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 >

沙溪非遗旅游文化周丨省市文艺大咖齐聚沙溪,共话隆都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05-17 分享:


5月15日下午,值2024年中山沙溪非遗旅游文化周系列活动暨“沙溪四月八”民间艺术巡游活动举办之际,中山沙溪举办以“隆都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沙溪四月八”专家调研交流会,邀请省市非遗专家、学者、领导、嘉宾等,围绕隆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交流,并结合沙溪实际,就传统文化如何在保护和传承中助力高质量发展进行探索、讨论,为沙溪发展赋能。


图片


沙溪镇党委书记、镇长黄景辉,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张肇达,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朱刚,广东省非遗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陈忠烈,广东省食品学会监事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胡卓炎,广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刘正刚,教育部餐饮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烹饪学院院长陈健,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胡波,沙溪镇党委副书记王瑾,沙溪镇党委委员李海龙,沙溪镇副镇长余添宏、彭泳勇、符文俊,中山市文化馆副馆长杨宁,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林凤群,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山市中华诗词楹联学会主席高松,以及相关部门、村(社区)负责人,沙溪镇美食文化、服装行业、书法、美术、武术、篮球、民间艺术、曲艺、摄影、音乐舞蹈、文学、诗社等协会,省市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学校艺术老师代表等100余人参加分享交流。


图片


本次交流会以“隆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为主题,汇百家之智,谋创新之道。既是研究交流隆都文化,也是深度探索如何以文化振兴,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隆都文化,助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实施的新发展、新路径。

图片

黄景辉表示,隆都历史底蕴深厚,隆都文化更是包罗万象,沙溪镇被确定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近年来,沙溪镇多措并举,大力弘扬隆都文化,积极发掘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和非遗旅游资源,通过“沙溪三月三”“沙溪四月八”等非遗项目开展民间艺术大巡游、非遗进校园常态化、打造非遗传承基地,以及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等方式,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一代参与到隆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让文化步伐更有力,走得更深远。目前,沙溪镇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个,占全市非遗项目总数的1/7,居全市之首。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项。


已编辑图片


齐聚一堂话传承

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交流会现场

省市各级非遗专家、学者、领导、嘉宾

围绕隆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

沙溪民俗及美食等进行主题发言


图片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

张肇达

图片

  建议巩固沙溪人

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图片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张肇达就文化的内涵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文化就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群体长期保有的特有习惯(习俗)的总和,例如,沙溪凉茶、沙溪扣肉、“四月八”等,这些习惯(习俗)的总和,就是一个人能够称自己为沙溪人的基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首先要围绕这个出发点去思考,一是给予人类身份认同感,二是赋予人类生活的多元性。”


他建议,可以先从本地人的角度出发,巩固沙溪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在本地人之间建立文化自信,提高他们对沙溪文化的热情和认同。其次,是从外地人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对外地人进行文化输出。沙溪有很多特色文化,但需要提炼出一个最具有辨别性、最有话题性、最有现实性的点,集中去传播,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图片

广东省非遗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陈忠烈

图片

建议将非遗项目等

纳入地方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


图片

陈忠烈认为,隆都地区是国家级的民间艺术之乡,不仅历史悠久,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一个四面环海的孤岛,慢慢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城镇,在沧海桑田的岁月里,沙溪保存了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50多处文物,还有数不清的人文景观,这些都是支撑隆都精神的丰厚文化资源。


15日上午亲身体验过“四月八”巡游活动后,陈忠烈表示:“沙溪‘四月八’既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又通过非遗集市等形式带动了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让传统与时俱进,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他希望,未来沙溪能继续发扬隆都精神,不断守正创新。他建议将本地的非遗项目、文物、人文景观、自然环境、城镇风貌,整体纳入地方的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里,充分整合文化资源的综合实力,助推沙溪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走得更快更远。


图片

沙溪镇文化顾问


蔡宇元

图片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朱  钢

图片

广东省食品学会监事长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胡卓炎

图片

教育部餐饮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烹饪学院院长

陈  健

图片

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

胡  波

图片

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

中山市中华诗词楹联学会主席

高  松

图片

中山市文化馆副馆长


杨  宁

图片

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林凤群

图片

中山市人大代表

沙溪镇美食文化协会秘书长

冯嘉锐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沙溪镇文化顾问蔡宇元:长期从事沙溪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推出大量文化丛书,为底蕴深厚的沙溪文化自豪。沙溪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方言文化、华侨文化等等,各具魅力,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刚:来参加“四月八”活动,看到人们满满的幸福感,感受到了“沙溪四月八”的魅力。“沙溪四月八”是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建议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让非遗进街区、进社区。


广东省食品学会监事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胡卓炎:沙溪的民俗活动特征特色突出,美食种类丰富。饮食文化是构成地方人文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食在满足口感外,要有文化支持,要凝聚文化内涵、拓展宣传与推广渠道,发挥科技支撑,守正创新。


广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刘正刚:看到沙溪有很多历史遗址,很多碑刻碑文非常有价值,建议将其整理成册。此外,“四月八”活动中的酒文化也可以深入挖掘。


教育部餐饮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烹饪学院院长陈健:见到沙溪的古遗迹如获至宝,并结合顺德美食的传承和发展,建议沙溪美食申报国字号。


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胡波:沙溪镇地灵人杰,环境优美,重视人才培养,未来要加强“文”来“物”往,交流互动,要聚力创品牌。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好,人文风貌需要保持好,特色产业需要振兴好,活动品牌需要发挥好。


广东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山市中华诗词楹联学会主席高松:沙溪镇要发挥美食小吃的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借助新媒体,打造文化品牌。


中山市文化馆副馆长杨宁:我曾经是沙溪文化工作的一分子,对沙溪的文化非常熟悉和有感情,今年“沙溪四月八”活动组织得非常好,内容比往年也更加丰富。沙溪非遗还有继续深入挖掘的潜力,相信此类活动将加快促进沙溪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


中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林凤群:我参与了沙溪很多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和申报,感受到沙溪文化底蕴的深厚、非遗项目众多,需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中山市人大代表、沙溪镇美食文化协会秘书长冯嘉锐:作为沙溪本土人,七岁开始参加“四月八”活动,已有30年。沙溪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需要去挖掘。我们要找到和其他地区传统民俗的差异化并提炼放大,让“沙溪四月八”进一步大放异彩。这就需要更多年轻人用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去热爱和传承,不断赋予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


此外,在交流会开始之前,省市专家学者还前往圣狮村进行了古村文化遗产调研考察,参加了“沙溪四月八”大巡游活动,走访了沙溪非遗文创展(文化广场)、沙溪镇创意消费集市(旧市场)、圣狮村史馆、中山非遗文创展销会(旧粮仓)等地,深入了解隆都文化以及古村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情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城市的发展根植于城市的文脉,城市的文脉是城市发展的基因。此次专家调研交流会的举办,通过省市专家学者的探讨交流和建言献策,为隆都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未来沙溪镇将继续做好隆都文化的传承,以文促旅,擦亮“村BA冠军”“沙溪美食”“休闲服装名镇”等金字招牌,做旺沙溪、激发消费活力,推动隆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通过展示文化之美,传承文化之根,为实现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为“百千万工程”落实落地增添文化动力。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