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山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审计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审计工作在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的职责和作用,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以高质量审计工作护航中山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主要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政治属性,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
充分发挥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平台作用,提请召开十五届市委审计委员会第六次、第七次会议,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围绕“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加大治水、“百千万工程”和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审计监督,科学谋划并推进2024年度审计项目。深化市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贯通协同,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专题协调会,切实发挥监督合力作用。
(二)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监督服务保障作用
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紧扣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法扎实推进常态化“经济体检”,进一步彰显审计独特监督作用。全年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25个,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12件,提出审计建议64条。一是紧盯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加强审计监督。聚焦看好宝贵的财政资金,深入开展市本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项目,瞄准市级专项资金流向,将审计监督延伸到资金末端和政策“最后一公里”,促进资金规范使用。二是紧盯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审计监督。聚焦重点工程,完成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前山河流域)、市横四线西段公路工程、长江路PPP项目等重大投资建设审计。三是紧盯防范化解风险加强审计监督。聚焦发挥审计预警风险、促进风险防控的作用,持续加大对财政、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的审计监督力度,深入揭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四是紧盯兜牢民生底线加强审计监督。聚焦民生保障,加强对涉农、医疗、社保等重点民生领域审计监督。围绕“百千万工程”,开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民生政策落实,开展社保基金审计;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开展智慧停车管理情况审计,推动增进民生福祉。五是紧盯权力规范运行加强审计监督。聚焦规范权力运行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6个单位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以及3个镇街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决策部署、重大政策措施、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运行风险防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遵守廉洁从政规定等情况。六是紧盯内审质量加强指导监督。落实分片挂钩联系机制,以专项检查、调研交流等形式实行常态化指导监督。举办3场内部审计专题实务培训,累计培训500多人次。
(三)高位推进审计整改,构筑整改落实“全闭环”
聚力多部门协同整改落实。一是联动“齐发力”。与市委巡察办协作,互动反馈问题整改进展。二是设列“询问席”。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就重要领域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突出重点跟踪问效。三是用好“指挥棒”。强化考核评价,调整优化审计整改负面清单项目扣分细则。四是定期“回头看”。联合市政府督查室开展审计整改督促检查及“回头看”工作,确保整改落实落地。五是提升“前瞻性”。协调市财政部门严格落实财政预算与审计意见挂钩机制,将审计整改结果作为财政预算的重要参考,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四)加强自身建设,坚决守好“国家审计”金字招牌
一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治审。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细化实化党对审计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机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底线、不越红线,依法审计、廉洁审计。组织实施的党建业务融合项目获2024年中山市“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党建赋能类项目优秀奖。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以总成绩第二获评市第七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优秀”等次。二是全面提升审计质量。做实研究型审计,聚焦“百千万工程”,开展“入镇下村”提质行动,深入调研并制定实施清单。强化对审计对象日常跟踪分析,严格实施三级复核。优化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在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分析研判审计报告反映内容,确保每个审计事项事实清晰、定性定责准确、法规引用适当、处理意见恰当。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市审计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一)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审计监督。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审计署及省审计厅工作安排,科学谋划并推进2025年度审计项目。围绕更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政策落实、更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更高质量抓好经济工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多方面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二)紧扣监督效能推进贯通协同。健全完善市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市委审计委员会和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平台作用,积极推动审计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各类监督在结果运用、线索移送、案件查办等方面进一步形成合力。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加强与人大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贯通协同,推动审计成果运用更加权威高效。
(三)抓实能力建设提升审计质效。狠抓队伍作风建设,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使“审计作为”更好适应“审计地位”。强化政治建设,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配合选优配强各级领导干部,确保审计队伍政治过硬。强化专业建设,夯实审计人员审计基本功,塑造职业精神、提振担当意识。强化廉政建设,坚持依法审计、廉洁审计,落实保密工作纪律,确保审计权力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