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中山市总工会举办《咱们的“百千万工程”中山市2025年“百千万工程”职工文艺汇演》,市直部门派驻三角镇治水干部刘东参加活动。市委主要领导慰问全市“工改”、治水以及劳模工作者代表时,充分肯定了三角治水工作。
2024年,三角镇在水污染治理的赛道上一路疾驰,全镇上下众志成城,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向着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全力冲刺。
一.高位统筹,筑牢治水坚实堡垒
三角镇构建起一套严密高效的治水组织体系。形成“指挥部高位统筹、治水办日常协调、工作组驻村督导、村干部沟通落实”的四级联动模式。镇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治水工作,将其视为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镇党委会议雷打不动,每周把治水列为固定议题,深入剖析工作进展、研究解决难题,从顶层设计层面为治水工作指明方向。
镇治水工作组充分发挥中枢协调作用,全年无休,坚持每周召集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举行调度会。在会上,明确各参建单位的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落实到人、执行到位。同时,选派7名经验丰富的驻村工作组高工深入各村,他们就像治水战场上的“技术尖兵”,针对工程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实施蹲点指导。通过现场勘查、分析研判,对问题逐项梳理、逐个销号,大幅提升了水污染治理工作的专业性与实效性。
二.融合推进,雕琢生态景观画卷
三角镇巧妙地将治水工作与“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秉持统筹兼顾的理念,协同推进项目建设。在打造生态景观方面,有了新突破。
绿美河涌(新涌光明段)经精心雕琢,旧貌换新颜。河道岸墙完成全面修复加固,稳固的岸墙守护着河水的安宁。新建的仿木护栏沿着河岸蜿蜒伸展,散发着自然古朴的气息,既保障了行人安全,又为河涌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景致。醒目的标线标牌有序设立,成为河涌上独特的指引与点缀。
碧道(乌沙涌结民段)的建设同样亮点频出,迎来华丽转身。沿河护栏崭新而立,勾勒出优美的水岸轮廓。亲水平台的建成,为群众提供了亲近河水、感受自然的绝佳之地,人们可以在此驻足赏景、休闲娱乐。周边农房的外立面也进行了精心提升,粉墙黛瓦与绿水清波相互映衬,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水乡画卷。
统筹开展河道水岸绿化项目22个,累计种植苗木5325株,新增绿化面积超28亩。整治河涌“四乱”问题453宗。
通过一系列举措,为群众打造出一个个亲水、乐水、畅享慢生活的理想空间,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在良好水环境中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三.协同攻坚,全面推进“六污同治”
三角镇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秉持“一盘棋”的思想,向“六污同治”发起全面总攻。
2024年,治水工作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依法依规组织施工42次。面对复杂的管线迁改工作,他们迎难而上,成功完成超100宗管线迁改,为工程顺利推进打通了“脉络”。同时,高度重视村民诉求,快速协调解决村民对现场施工提出的近300宗各类诉求,营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有力保障了施工作业面。
在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年累计完成未达标新建截污管道约138.6公里,完成率从2023年底的42%飙升至99.7%,污水收集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告捷,累计铺设管道91公里,全镇7个行政村治理率全部达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100%全覆盖。
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顺利通水,污水处理能力从4万吨/日提升至7万吨/日,为处理日益增长的污水提供了坚实保障。提前完成128家工业企业雨污分流改造任务,22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也实现全覆盖,大幅减少了污水对河涌的污染。
此外,大力开展河涌清淤工作,完成河涌清淤12公里,累计清淤总量达50735立方米,让河涌重焕生机,水流更加通畅,自净能力显著增强。排水许可证核发任务圆满完成,规范了污水排放管理。
通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三角镇2024年第四季度综合水质排名全市第6,保持全市前列,劣五类水质河涌数量从央督时的19条下降至8条,占比从27.14%降至15%,河涌整体水质稳步提升,水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胜利。
展望未来,三角镇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决心,全力冲刺治水攻坚。坚决打赢水污染治理这场硬仗,为建设美丽宜居的“金三角、绿三角、福三角”不懈奋斗,让三角镇的水域环境成为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