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文化艺术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5-01-03 分享:

一、麒麟舞

        麒麟在中国古代相传是一种形态象鹿,而又有角的动物。是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是太平、吉祥的象征。在民间有“麒麟送子”的传说,春联中也有“麟趾呈祥”。由于麒麟是传说中的一种趋吉避凶的吉祥神物,以前无论是祭祀祖宗,还是乔迁新居,或生小孩,娶媳妇等,都要舞麒麟来庆贺。所以在古代,民间艺人多有将其传说中的模样,扎制成道具,以舞动作表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动物舞蹈。

        麒麟队每队大约20人左右,每到各姓宗祠前空地或大户人家的天井上表演时,随着锣鼓乐声翩翩起舞,其摇头摆尾,舐毛搔耳,上山、下山、出洞、采青、翻滚等技巧,大体上与舞龙舞狮的技巧相似。麒麟队的设备一般有麒麟、乐器(唢呐、锣、钹、鼓各一)、武术器械(有关刀、双刀、耙、藤遮、短棍、长棍、长枪等)。舞麒麟很重视蹄,特点是“丁字步”,麒麟总是有一只前蹄抬着的。每年正月初二各村选一队麒麟队集中在学校操场表演(打盘)。表演时,各队先奏乐,后表演麒麟舞;接着拳术表演,先由年纪最小的开始,依次表演;接着双打表演;最后是器械表演,器具有关刀、双刀、耙、藤遮、短棍、长棍、枪等,也是先单人表演再到双人对打。每次表演历时两三个小时,观看者甚多,气氛十分热烈。

        三角麒麟舞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沙田地区具有吉祥寓意和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由传统武术和民间舞蹈结合演变而来。三角镇重视麒麟舞传承和保护,2009年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积极参加市、镇慈善万人行等展演活动,2013年参加香港首届中山文化节民间艺术展演,影响力进一步增加。

e247f56a-6461-41bb-887a-faf884d82c38.png

二、醒狮舞

        三角镇舞醒狮源远流长,自清朝初期已经传入,以南狮为主,通过跳跃、跌扑等动作,并配以五星、七星狮鼓点刻画醒狮骁勇性格,是我镇喜闻乐见的群众活动之一。2007年醒狮舞纳入镇文联下属龙狮协会,积极参与镇级公益培训活动,覆盖面得到扩大,多次参加全省醒狮大赛获金奖等好成绩。

11 (3)(1)_调整大小.jpg

醒狮_调整大小.jpg

醒狮获奖.jpg

三、咸水歌

        我镇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大沙田地区,咸水歌是我镇劳动人民喜爱的原生态民歌形式。咸水歌分长短句并加上衬句增强表现力,歌者以独唱、对唱等形式进行,感情真挚,镇选送咸水歌选手每年参加市级民歌民谣大赛均获好成绩。

无标题.jpg

cfe0bc7e-7f5c-4fc6-af8c-145da9666ab0.png

四、三人根艇

        三人根艇赛诞生于清末时期,至今已有逾百年历史,是三角群众根据劳动和生活技能而创造的以纪念节日为主题的传统体育活动。三角镇已连续多年举办三人根艇赛,均吸引逾几万名群众观赛,场面热闹。根艇赛由验艇、放龙、比赛、夺标、领奖、吃龙舟饭、收龙等多个环节组成,这一传统体育活动,至今一直得到活态传承。

cf00bbc6-abdf-4f83-9795-f8ad0659ba0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