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三农信息 > 农村信息

中山农信社因需而变金融创新富民惠农

信息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中山农信社富民惠农 “三大工程”建设系列报道之三

  近日,中国银监会在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启动了“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和“惠民惠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中山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三大工程部署,下沉金融服务重心,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将三大工程打造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品牌工程。
  ●组织创新
  中山农信社在中山市金融系统率先成立了三农金融服务中心,努力探索完善科学合理的“三农”服务营销、维护方式,实现贷款服务与综合金融服务的有机统一。
  ●产品创新
  中山农信社在贴近“三农”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切实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满足各层次“三农”融资需求。一是针对本地已购买“农保”的农户向“城保”过渡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缺口,推出“农保”转“城保”养老保险贷款,赢得了社保机构、村委、居民的一致好评。二是开办“种植贷”、“养殖贷”业务,将农户保证担保贷款提高至30万元。三是借助自助终端,创新贷款借款与还款途径,推出卡贷宝业务,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卡贷宝贷款额度一次核定、随借随还、循环使用、自助办理、操作便捷,可帮助农户节省重复办贷的费用。四是建立信用村,采取保证担保和抵押担保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农户的资金需求。
  ●服务方式创新
  一是提出五大服务承诺:廉洁,不以任何名义索取和收受不正当利益;节省,不以贷款名义收取任何中介费用;保密,绝不泄露客户重要信息;高效,资料齐全3个工作日完成贷款审批程序;审慎,诚恳接受公众服务。二是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突出“公开、透明、高效”的特点,实行限时制,进一步提高了信贷的服务质量和办贷效率。
  ●服务渠道创新
  中山农信社通过搭建“物理网点+电子设备+网络银行+合作平台”立体化的“三农”服务渠道,最大限度地延伸服务范围。一是作为中山市营业网点数量最多的金融机构,中山农信社充分发挥网点多等特有的渠道优势,推广网点农户贷款业务申请模式。二是不断拓宽授信业务申请渠道。利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自助终端等科技手段广泛受理农户申请,同时与乡镇村委、农办、农协、商会等组织共同搭建合作平台,畅通“三农”服务渠道。开通96138贷款电话申请预约业务,实现24小时随时接受客户贷款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