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三乡镇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努力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以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塑造乡村新气象新风采新面貌,聚力“百千万工程”,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挖文化内涵 传承活化非遗 ▲三乡前陇的茶果非遗传承基地 在三乡前陇的茶果非遗传承基地,负责人张华森老师正带领大家一起动手,体验制作三丫苦糕。据《香山县志》记载:“三月清明插柳,三日采三丫苦叶捣作粉团蒸熟以荐祖考。”三乡民间亦流传“三月初三,吃了三丫苦不怕蚊咬”的谚语。张华森表示,每年清明节前后,三乡许多村(社区)的文明实践站都会组织开展制作三丫苦糕的文化活动,让村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三乡传统文化和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乡泉眼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作三丫苦糕活动 据了解,2010年7月21日,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入选中山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乡镇大力支持三乡茶果传承保护与推广,提升非遗项目的群众知晓度、参与度,加强非遗项目的技艺传承。 ▲三乡镇雍陌村华桥楼。摄影/米立 除了开展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三乡还依托罗三妹山“不走回头路”主题公园、中山温泉、雍陌村艺术广场等重要场所,讲好文化故事。2023年,三乡镇申报“罗三妹的传说”第十一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 提升服务效能 ▲三乡镇桥头稻田“香山书房”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公布了2023年度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交流展示活动终评名单,三乡镇桥头稻田“香山书房”获评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案例类TOP60。三乡桥头稻田“香山书房”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村、文旅融合示范点桥头村,书房采用钢架玻璃幕墙结构,分为上下两层,面积约100平方米,藏书丰富,拥有3000册图书,2023年人流量达到11.1万人次。 ▲三乡镇文化广场“香山书房” 近年,三乡深入实施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优化乡村文化空间规划布局,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党群服务中心、“香山书房”等公共服务资源,依托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活动,使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一公里”。积极构建“15分钟乡村文化生活服务圈”,让文化触手可及。 ▲三乡镇雍陌“香山书房” 为推进全面阅读,2023年三乡镇图书馆联动镇内八处“香山书房”,开展了阅读分享会、非遗体验等活动,打造“书房+”新型文化公共阅读空间。引入热心公益文化事业个人参与大布三悦书房共建,借助社会力量打造家门口“文化驿站”,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农文旅体”多元融合 融出乡村振兴新动力 ▲2024年三乡镇“花田喜事”油菜花旅游文化月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摄影/米立 今年3月,2024年三乡镇“花田喜事”油菜花旅游文化月活动,开启了三乡镇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该活动持续整整一个春暖花开的三月,每逢周末,创意集市、金色大地音乐会、非遗表演、T台秀、欢乐马拉松等精彩活动轮番上演,为前来踏青玩耍的游客呈现了一场以“自然、生态、旅游、休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盛宴。 ▲“大美三乡 乐游乡村”2024年嘉宝欢乐跑(塘敢站) ▲和胜杯·2023中山三乡半程马拉松赛。摄影/陈守伟 ▲“走岐澳古道 读美丽中山”2024年中山元旦徒步活动。摄影/米立 2023年至今,三乡推出“大美三乡 乐游乡村”2024年嘉宝欢乐跑(塘敢站)、半程马拉松、元旦徒步等活动,体育IP抢眼,火爆“出圈”,体育与旅游融合游成为三乡的热词。山地车、卡丁车,不断涌现出新亮点,与乡村休闲游深度融合,把“体育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增量。 ▲2023年三乡镇金色大地音乐会。摄影/米立 ▲爱国主义教育沉浸式戏剧《郑家夜宴之秀峯家塾》。摄影/米立 ▲印第安音乐家—亚历桑德罗中国巡演 中山三乡场《最后的莫西干人》。摄影/尹浩 “金色大地音乐会”、《郑家夜宴之秀峯家塾》、《最后的莫西干人》,一场场视觉“盛宴”,推动文艺与旅游深度融合,让游客停下了步伐。当前,三乡已成功打造“春观烂漫花海,夏游乡村古韵,秋赏金色稻浪,冬浴养生温泉”的丰富旅游产品。 未来,三乡镇将持续整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综合性改革、文旅融合等3个国家级试点,深度谋划特色试点、精品路线,支持泉林欢乐世界创建4A级旅游景区,打造研学游等一批精品文旅产业项目,培育文旅、夜间经济等消费增长点。 摄影/米立 三乡也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市、镇关于“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以省级典型镇为新起点,坚持城乡融合、协调联动,以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推动乡村从“高颜值”向“高产值”转变,不断开创“百千万工程”建设新局面,打造镇域高质量发展三乡样板。
采 写:陈嘉宝
美 编:尹浩
编 辑:杨韶艳 袁旺
责 编:王琼 邓菲
编 审:艾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