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 >

中秋、国庆假期出行,注意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重点传染病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09-28 分享:

  月满中秋,喜迎国庆。“双节”小长假即将开始进入旅游出行的高峰期,期间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活动增加,疾病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镇卫生健康分局温馨提示您:假期出行,要重点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

  一、重点风险及外出防控提示

  假期出行前,要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形势及相关部门发布的健康风险提示,及时了解相关传染病防控知识,合理安排行程。目前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传染病有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等,需做好相应防护。

  (一)乘坐密闭交通工具、人群短时间内急剧增多以及接触频繁,将增加经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传染病的风险,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建议佩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卫生。

  (二)聚餐及在外就餐时,食源性疾病发生可能性会有所增加,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

  (三)赴有本地登革热疫情的省份、境外旅行,要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

  (四)出行前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暂缓出行。旅途中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并做好防护,佩戴好口罩等。

  (五)返程后,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诊,主动告知医生外出史。

  二、传染病防控知识

  近期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有上升趋势,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甲型流感感染为主,患者主要是儿童和年轻人,绝大部分症状较轻。主要症状以全身发热、咽喉痛、全身酸痛、乏力为主。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症状有发热、畏寒、干咳、乏力、肌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腹泻等。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个人防护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不仅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可预防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如出现发烧、打喷嚏、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需要戴上口罩,及时主动就医,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

  2.注意生活起居的调理。作息规律,饮食合理、有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注意保暖。做好健康监测并关注症状。 

  3.积极接种疫苗。符合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条件人员,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加强免疫。

  (二)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痰液在空气中传播。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主要症状为急起高热(腋下体温≥38℃)、畏寒、头痛、头晕、浑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及咽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

  预防措施 :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勤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学习“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

  3.勤通风: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

  4.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并正确佩戴口罩。

  5.及时就医:出现流感样症状(体温≥38℃,伴有咳嗽或咽痛之一)后,应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

  (三)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不会经人与人之间传播,与患者接触不会被传染。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5-9天。各年龄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症”(面、颈、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

  1.保持居住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室内外闲置容器和花盆底托等各类无用积水,种养水生植物应勤换水。

  2.安装纱窗、纱门、蚊帐等用具,避免蚊子飞入室内。室内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电蚊拍等驱蚊灭蚊。

  3.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时,外出应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及长裤,并在裸露皮肤处涂抹蚊虫驱避剂以防蚊虫叮咬。

  4.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四)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属杯装病毒科,具有高度传染性。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居多。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都可能会感染。

  预防措施:

  1.注意手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触摸眼口鼻前,应用流动水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进行手消毒。

  2.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应清洗干净,不吃生冷的食物以及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喝生水。

  3.远离呕吐物、粪便。

  (五)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

  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预防措施:

  1.避免与有疑似猴痘症状的人发生密切的身体接触(不触摸皮疹、分泌物、血液污染物)和贴身物品,不共用生活物品。

  2.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有境外活动史或接触疑似猴痘患者等情况,当出现不明原因皮疹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触史和旅居史。

  (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EV -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病毒变异株(CV -A24v)引起,腺病毒也可引起。主要症状包括眼内有异物刺激感、眼红、眼部刺痛、畏光、眼部分泌物增多。

  预防措施:

  1.勤洗手。

  2.不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

  3.如出现不适症状避免与家人直接接触。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坦洲分局

  2023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