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危险危险危险 红火蚁出没,请注意防范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1-10-26 分享:

  红火蚁是全国农业、林业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近年来,受商品调运数量增加、气候条件适宜等因素影响,红火蚁在全国部分省区传播速度加快,疫情发生程度加重。

  据了解,红火蚁常筑巢于草丛、田埂、堤坝、道路绿化带、垃圾堆、果园和园艺场等场所,身体呈桔红色到棕褐色。当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迅速冲出蚁巢攻击入侵者。红火蚁繁殖能力惊人,只要蚁后存在,便可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新的蚁巢。目前防治红火蚁,主要依靠的是药剂防治。

  当前正是红火蚁活动高峰期,请广大市民警惕防范!

  一、红火蚁防控方法

  (一)防控方法。以毒饵诱杀法为主,结合粉剂灭巢法,施药后2—3周检查防控效果,及时补施药剂,每亩防控二次。

  毒饵诱杀法:对活蚁巢密度较少发生区,可将毒饵环状或点状撒施在蚁巢外围10cm—50cm处。对活蚁巢密度较大发生区,在处理蚁巢的同时应结合整个发生区普遍撒施饵剂。撒施饵剂时,不要扰动蚁巢。

  粉剂灭巢法:破坏蚁巢,待工蚁大量涌出后迅速将药粉均匀撒施于工蚁身上,通过带药工蚁与其它蚁之间接触,传递药物,进而毒杀全巢。

  (二)防控适期。在晴天,气温为21℃—34℃地面干燥时投放毒饵,粉剂应在无风或微风天气情况下施药,雨天、洒水后及下雨前12小时内不能投药。

  二、防范红火蚁叮螫及处理方法

  不要长时间在蚁丘附近停留;在红火蚁发生区劳作时,要做好充分的防护准备,切勿扰动破坏蚁巢(蚁丘),以防被红火蚁叮螫;不慎被红火蚁叮螫后,建议及时用碳酸氢钠水(苏打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清洗完后,较严重的可用抗过敏的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等),伤口出现的水泡、脓包不要弄破,以防伤口继发感染;个别体质过敏者被叮螫后会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发热、头晕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如发现疑似红火蚁蚁巢时,不要自行处理,应立即向农业部门报告。

  镇农业服务中心本年度已向全镇13个村社区发放了近2000公斤的红火蚁药品,并加强了对红火蚁识别、防控知识的宣传,下阶段将积极开展群防群治统一防控、及时扑杀,动员群众集中时间统一施药,巩固提高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