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镇生态环境保护局联合多部门查处涉嫌偷排污水案例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3-06-16 分享:

  近日,坦洲镇生态环境保护局执法人员巡查发现某某废旧塑料加工场所涉嫌私设暗管,利用逃避监管的方式偷排污水,镇生态环境保护局立即联系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机关对该加工场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目前,坦洲镇生态环境保护局已将该案件材料移送至公安机关处理。

  本次执法坦洲镇生态环境保护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相关刑事责任,真正在实践中做到“应检尽检、应移尽移”,不断强化“两法”衔接效能,移送检察院,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确保“谁损害、谁赔偿”充分落实,有力地打击污染环境违法行为。   

  下一步,坦洲镇生态环境保护局将持续加大坦洲镇辖区内巡查和监管执法力度,针对部分企业仍有侥幸心理,想方设法逃避环保责任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相关法律的落实和执行力度,形成高压态势,震慑一批,从而提高企业守法意识,维护水环境质量安全,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以案释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依法确定的重点保护区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

  (二)向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

  (三)致使大量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四)致使多人重伤、严重疾病,或者致人严重残疾、死亡的。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29号)第一条第五项: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第十五条第三项:含重金属的污染物,涉嫌构成污染环境罪。

  四、暗管是指通过隐蔽的方式达到规避监管目的而设置的排污管道,在认定“暗管”时,应作广义理解,而不应局限于“埋入地下”或者“暗藏”的排污管道,也包括地上的临时排污管道或其他未经依法申报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