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孕妇遭遇“数字暴力”
近日,“孕妇遭开盒”事件引发全网关注。只因网络发言,个人信息遭恶意曝光导致生活崩塌——这类新型“数字暴力”正从公众人物向普通群众蔓延,暴露技术滥用对公民权益的严重威胁。
案例2:企业数据泄露被严查
某地进行数据安全现场检查和技术检测时,发现某公司存在重大信息安全隐患。该公司未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对存储的公民敏感信息既未去标识化也未加密保护,且服务器存在未授权访问的漏洞,造成大量公民数据泄露。最终该公司及责任人被依法追责。
当人肉搜索升级为“产业链”、隐私成为“商品”,基层政府如何筑牢数据安全堤坝?对此,坦洲镇公共服务办公室创新构建“智防+共治”工作体系,用四项核心举措筑牢信息安全防线,为居民隐私加装“智能防护锁”,重建信任纽带。
一、打造政务安全“铜墙铁壁”
为政务系统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火墙架构,并配备了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实施立体化防护。在数据传输环节,采用国际领先的加密技术,为数据的每一次流转披上“隐形的铠甲”,确保防护能力动态升级。
二、构建全民防护“数字结界”
部署网络安全监测中枢平台,运用AI行为分析技术实时捕捉异常动态。建立“预警-响应-处置“全链条闭环机制,重要时期实行专班值守制度,确保突发风险快速精准应对。
三、织密风险防控“天罗地网”
组建政企联动的网络安全特勤队,制定标准化应急处置流程,提供系统安全评估、漏洞修复等全周期服务。开展“安全服务进基层”行动,通过定制化方案助力辖区单位强化防护体系。
四、培育安全生态“成长沃土”
编制政务数据合规操作指南,严格对标国际安全标准完善管理制度。联合司法部门建立“普法宣传+执法检查+群众监督”三位一体监管模式,筑牢数据安全法治根基。
给居民的3条“防开盒”建议:
设置“数字边界”:社交平台避免透露详细住址、单位门牌;
警惕“查户口”式聊天: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填写个人信息;
一键举报:发现隐私泄露线索,可直接拨打中山市的报警电话110,向公安机关报案。此外,还可以拨打中山市的举报热线0760-12345进行举报。
请谨记:捍卫个人信息安全没有旁观者,我们每个人都是守护自身隐私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