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是中山文旅业的丰收年。今年以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和旅游发展大会会议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统筹抓好高品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维护文化旅游市场平安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香山文化保护传承取得新成效
一是文物保护不断加强。深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增库充大街14号碉楼等10处不可移动文物。修订《中山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资金管理办法》,竣工验收黎氏大宗祠等9处文物修缮工程。开展2024年度不可移动文物岁修,划拨300万元岁修资金补助不可移动文物维护项目109个,覆盖文物点135处。“‘岁修制度’实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全覆盖”获评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二是文博事业蓬勃发展。完成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基础设施修缮工程,基本陈列改造及展馆设备改造提升进入全面施工。成功举办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推出“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和他的时代”等10个特展,“孙中山生平事迹展”等展览20场次,举办第八届孙中山研究青年研习营活动。出版《我的曾祖父孙眉》(增订本)、《黄绍芬图传》等重点文献著作,出版物《孙文全集》荣获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是非遗传承持续改善。认定罗三妹的传说等18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实现全市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数量“破百”;修订印发《中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新增16个非遗传承基地。举办小榄菊花会、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暨中山市龙舟文化月、沙溪非遗旅游文化周、南头黄鱼宴非遗美食周、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三角)非遗文化嘉年华、月上烟墩·香山剧场等系列活动,以非遗文化赋能文商旅高质量融合发展。
四是香山文化传播力明显提升。办好香山文化频道,引进梅花奖获奖剧《李商隐》、大型新编历史题材粤剧《张九龄》等文艺精品,推出《戏里繁花 粤剧非遗在身边》《香山新韵 唱响金色大地音乐会》等精品节目,制作《灯火里的中国》合唱MV并参与央视电影频道2024“湾区升明月”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截至12月底,香山文化频道全平台浏览量超300万,新媒体移动端总浏览量超650万。
(二)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新提升。
一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完成2023年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开展2024年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工作,完成小榄、南头2个镇街全部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任务。
二是优化香山书房建设运营。建成华侨公园香山书房并向市民开放,启动建设康方湾区科技园等4个香山书房“进园区”项目。出台《香山书房服务规范》,优化书房服务标准,累计建成开放香山书房超过一百家。截至11月底,香山书房人流量合计约326万人次,外借图书约62.2万册次,同比分别增长29%、4%。承办全国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推广活动,以香山书房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管理经验成为全国推广典型案例。紫马岭公园香山书房、市文化馆非遗主题香山书房获评2024广东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
三是举办高品质文化活动。举办粤剧《白门柳·董小宛》专场演出、“中山之约”全国合唱艺术交流展演周、潮剧《李商隐》公益演出、粤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演出、“五一”小岛音乐会、萧友梅艺术馆开馆活动、“品读湾区”9+2城市悦读之旅、“岭南潮声”2024粤港澳大湾区书法作品展等精品文化活动,联合镇街举办金色大地音乐会系列活动54场次,累计吸引超百万人次群众观看。
四是推动文化惠民活动提质扩面。举办“香山书房之约”等阅读推广活动686场,举办高雅文艺演出44场,开展公益性艺术普及活动24场次,开展10场“你点我送”美术精品巡展,资助60支文艺团队赴基层开展350场公益文化演出,通过“你点我送文化惠民通”平台提供122场公共文化活动,2024年1-11月全市累计举办各类公共文化活动1.56万场次,受惠群众超1126万人次。
(三)文旅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是不断完善文旅产业政策体系。印发《关于促进中山市乡村酒店(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山市文化旅游领域设备更新提升实施方案》,修订2024年文化产业、文创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启动编制《中山市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4年中山市文旅消费促进工作若干措施》,完善文旅产业政策体系。
二是支持文旅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广东金马游乐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新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金马“无轨黑暗乘骑”项目和世宇科技“陆本大陆”项目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科技创新)项目。举办中山游戏游艺产业招商引资暨“金鼎奖”游戏游艺产品供需对接活动、2024中山品质产品消费周,组织40家中山本土企业参加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举办第16届游博会,达成意向成交额13.72亿元。
三是加强文旅项目招引建设。编印《中山市文旅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手册》,推出文旅领域对外招商引资项目42个;举办2024年中山市文化旅游产业暨乡村酒店(民宿)招商推介活动、“美丽中山 投资热土”2024中山营商环境推介会文旅、现代服务业产业专场对接会,参加2024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招商暨投融资对接会等5场招商活动;签约蛟龙港海滨智谷、爱情摩天轮、金钟湖国际文化旅游度假项目3个超50亿元重大文旅项目,累计签约文旅项目37个,总投资267.4亿元。香山古城孙文西路东段先行区建设成果显著,香山剧院建成投用。中山影视城完成更新升级,四大街区引入文化创意与地道美食等多元业态。华侨城欢乐海岸项目、密林水语主题乐园等重大文旅项目有序推进。
四是文旅市场消费持续活跃。推荐上报天弈星河coco city、石岐万象汇2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入库项目,石岐万象汇微风广场、小榄響朵LIVEMUSIC入选第二批“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开展“文旅新生活 乐享趣时光”2024年中山市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之“团GO美市”活动,线上专区参与商户营收额达620万元;协助假日广场获2024年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省级奖补资金12万元,统筹镇街开展西区醉龙文化嘉年华等9项文旅促消费活动,获得28万元2024年省级促消费专项资金支持。今年1-11月,全市接待游客2868.23万人次,同比增长76.50%;接待过夜游客964.82万人次,同比增长31.69%;实现旅游收入215.69亿元,增长68.25%。
(四)旅游规划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是强化旅游发展顶层设计。完成《中山市文旅发展与城市影响力突破战略及行动策划》课题初稿,初步确定了“一人、一山、一城、三海、推进八大重点工作”的“11138”文旅发展格局。
二是做好文旅资源开发。完成全市旅游资源普查,整理登记旅游资源2777个。南朗街道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南朗街道崖口村等5个村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神湾镇丫髻山宥南旅游景区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大盛陶艺非遗文化研学入选2024年度广东省特色研学旅游产品称号。推出中山特色旅游商品目录,涵盖石岐米酒等特色旅游手信32件。设计开发春、夏、秋、冬4条全国特色节气美食旅游线路,推出乡村四时好风光主题线路,其中寻味春天--中山滨海休闲美食之旅、寻味中山魅力金秋之旅乡村美食线路分别入选2024年广东省四季美食之春夏季、秋冬季旅游精品线路。推出岭南水乡、名人文化等十条国庆假日精品旅游线路,带动节假日经济。
三是培育发展民宿新业态。制定《关于促进中山市乡村酒店(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报市政府印发,成立中山市旅游协会乡村酒店(民宿)分会,与深圳市民宿协会签订《推动中山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今年以来新增旅游民宿15家,全市累计登记备案民宿达到65家。
四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结合深中通道开通印制公交旅游地图,推出2条深中通道城际公交旅游线路,联合推出“深中通道”主题系列港深中三地联游线路产品。新增深中通道东出入口处旅游集散中心并对游客开放,开发10条接驳各镇街的客运线路,全市旅游集散中心增至4个。全年评定49座2类及以上标准旅游厕所,推动三星级及以上酒店全部安装外币POS 机等文旅消费设施。“智游中山”小程序列入全国2024年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
(五)文旅宣传推介呈现新面貌
一是加强文旅宣传推介。举办“龙腾美景 游赏中山”春节文旅主题活动、游赏美丽中山—“五一”文旅嘉年华、“人间烟火气 湾区好生活”国庆文旅主题活动,发布《出发,中山》城市文旅宣传片和《共筑湾区梦,中山欢迎您》等系列短视频,设计制作“游赏美丽中山”文旅消费地图、“深中联游攻略”折页。利用视频号、抖音号、小红书、Facebook、X等国内外多媒体宣传矩阵开展全方位宣传,提升中山文旅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是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举办“湾区畅想”—中(山)深港澳青少年民族管弦乐慈善音乐会、“四海同心·畅想湾区”第二届粤港澳台侨青年戏曲艺术交流活动、粤港澳大湾区流行音乐周等区域文艺交流活动,联合珠海、澳门、台湾三地旅游业界举办“走进伟人故里 体验香山精彩”两岸文旅交流活动,会同香港旅游界举办“畅享深中通道 游赏美丽中山”文旅推介会,赴深圳举办“穿越深中通道 游赏美丽中山”文旅推介会,组团参加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香港国际旅游展、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2024广西文化旅游嘉年华、202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推动中山文旅“走出去”。我局荣获2024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优秀组织奖”。
(六)行业服务监管展现新作为。
一是完善文旅市场综合服务。优化政务服务效能,“导游证核准”事项纳入“深中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理各项审批服务2880宗,其中行政审批1132宗,预审1748宗。开展2024年度镇街行政审批案卷评查工作,各镇街行政许可案卷合法性审查合格率87.5%,优秀率53.13%。制定《中山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云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全市互联网上网服务上云试点。完成765家文旅市场主体2023年文旅市场年报填报,推动90%的旅行社完成旅行社质保金补缴。举办中山市第十届“文明小导游”大赛等活动,宣传倡导文旅旅游。受理旅游投诉77宗,办理结案66宗,为游客理赔金额11.49万元。
二是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监管。加强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安全播出管理,全市广播电视播出实现“零事故”。完成应急广播系统市级平台及南朗、阜沙、三乡、三角4个镇街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余下各镇街应急广播系统建设进度。完成酒店电视复杂操作治理工作。开展市镇两级联合行动93次,检查各类场所724家次,责令拆除卫星接收设施52个,查办案件6宗。荣获2023年广东省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优秀组织机构奖。
三是加强文旅市场执法监管。部署开展旅游市场、校园周边出版物等6个专项行动,推进扫黄打非、扫黑除恶等专项工作,今年以来市镇两级文旅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6571人次,检查各类文旅场所8145家次,查办行政处罚案件209宗,联手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文旅部门查办旅游行政处罚案件6宗。
四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出台《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分级管控实施细则(试行)》,印发《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5030人次,检查各类场所7515家次,排查出问题隐患356处并责令整改。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100周年,也是孙中山逝世100周年。2025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扣市委“文化兴城”决策部署和“百千万工程”实施,全力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以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一)做好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继续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修订完善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资金管理办法。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评审第十二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第十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梳理挖掘中山市第十三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继续办好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组织开展非遗项目系列培训班。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开展2025年全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工作,力争年底达标率达到100%。加强香山书房运行管理,开展“香山书房之约”“香山书房之学”等文化活动。推动郑锦艺术馆建设,依托中山市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加强名人艺术馆服务效能。举办“岭南潮声”粤港澳大湾区摄影作品展、“品读湾区”9+2城市悦读之旅,加强湾区文化交流合作。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办好“金色大地音乐会”系列活动,引进高质量艺术剧目,组织各类艺术普及活动、阅读推广活动、中华优秀诗词楹联文化下基层等活动。
(三)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升级。优化《中山市文化旅游产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做好规上重点文旅企业发展数据监控和实地走访,举办广东(中山)第十三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和2025年游戏游艺产业供需对接交流会。加强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和落地建设。围绕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系列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推出若干消费场景及惠民措施。
(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环五桂山文旅资源开发。筹备孙中山故里旅游区5A级景区复核迎检工作,推进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管理机制改革、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展厅陈列改造以及兰溪河滨水步道建设、国道G228改线等工作。编制《中山市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联合港深等湾区城市推进“大桥游”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推出跨城市联游线路。完善乡村旅游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发展高品质乡村酒店(民宿),培育创建文旅融合特色样板村。推动中山港客运码头、西区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完善翠亨东旅游集散中心功能。
(五)持续优化广播电视服务供给。深化4K超高清项目建设成果运用,发展高清视频产业。推进媒体融合技术、大数据、智能广电应用,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加快镇街应急广播系统平台建设,推进市级平台与省级平台、镇级平台与市级平台的对接,制定《中山市应急广播系统管理办法》。完成农村电视线和老旧小区“三线”整治。做好重要时间节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安全播出。深化香山文化频道建设,继续加大“文广旅新媒体”平台应用推广力度。
(六)做好文旅宣传营销。围绕“人间烟火气 湾区好生活”文旅城市定位,打造中山特色节庆活动品牌,依托新媒体矩阵扩大文旅宣传推介。组织参加境内外重要文旅展会,加强与大湾区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展示中山的“文化味”和“烟火气”,吸引八方宾客到中山游玩。
(七)加强文旅行业管理。进一步推动深中文旅领域营商环境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与“中山市一照通行服务平台”对接,实现“经营国内和入境旅游业务旅行社设立审批”“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事项一网通办。完成存储上云平台和算力上云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存储上云”“算力上云”。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行动,倡导市民文明出游。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动包容审慎监管。加强娱乐场所、网吧等公众聚集场所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做好旅行社业务安全生产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