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人文中山 > 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孙中山故居

信息来源:中山文化网 发布日期:2017-05-12 分享:

    孙中山故居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始建于1892年。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515.40平方米,建筑面积373.6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主持建成,包括主座建筑和右后方厨房等建筑。主座建筑高两层,砖木结构,具有中西合璧风格。一、二层外廊上部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二层设内阳台。房屋中间是正厅,左右各有一耳房,二楼楼板为木质。主楼前面庭院右侧是孙中山祖居遗址,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出生于此。1913年后孙家把祖屋拆除,并在此挖了一口水井。前院的左侧有一棵酸子树,据说是孙中山先生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树种亲手栽种在此。后院建有厨房、厕所及杂物间,是孙眉于1913年左右回乡建造。
    孙中山在澳门和广州行医期间,经常回乡居住、读书和行医,在此撰写《上李鸿章书》,并与陆皓东共商救国方略。1912年5月,卸任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回乡省亲,在此小住3天。现在主楼陈设复原孙中山先生1892—1895年经常在此居住时的景貌。
    孙中山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为我们研究孙中山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86年10月18日,孙中山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