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广东中山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3)——南区打造“三项服务融合”的文化引领型社区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0-05-22 分享:


  目前,广东省中山市正在全力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中山模式”。为展示推广创建示范区创新亮点,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国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路径提供实践依据,中山市结合工作实际和地域特色,挖掘提炼出一批共10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时涌现出的示范案例,南区就是其中之一。

  

  一直以来,中山市南区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全方位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面向社区开展各类服务的公共活动阵地,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素质提升等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


社区文艺培训班开班仪式

  

  南区按照国家和广东省、中山市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部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部署,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在“三三三”运作模式基础上着力实施“文化、公益、便民”三大服务融合项目。

  

  

中山南区

  

  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南区实现了“三项服务融合”的文化引领型社区文化中心全覆盖,提升了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

  

创建综合服务阵地,打造“融”服务平台

  近些年,随着《中山市南区(2016-2019年)全面推进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南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方案》《“三项服务融合”的文化引领型社区示范项目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南区文化事业发展步入新的台阶。南区以“三项服务融合”为核心,加强统筹管理,打破条块分割,建立三项服务之间的协同机制,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发挥整体优势,实现共建共享,提高综合利用效益。

  

  

良都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南区良都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终端平台优势,以倡导公益文化为亮点,充分运用多功能活动室、舞蹈室、文化广场等场室,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营造百花齐放的氛围,有机地实现了“文化+公益+便民”三项公共服务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南区搭建起“社会资源共享、功能设施集中、服务对象互容、信息交流相通”的综合平台于一体的服务阵地,实现以党建为核心,公益为导向,文化为载体,全民参与公共服务的“党建+公益+文化”全民公益新生态。通过开展主题党建活动,形成了辐射全区的“党员志愿者+专业社工”的服务模式。南区“三项服务融合”项目强调文化服务引领功能,努力围绕提升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充分整合社区公共文化资源,定期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并通过购买服务、文化创投等形式,为群众提供专业文化服务。

  

  

引入社会力量开办公益咖啡厅


  同时,南区积极加强市、区和社区公共文化资源集约管理,通过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现市、区和社区图书通借通还,探索开展自助还书服务,并高标准建设良都社区、北溪社区、城南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覆盖全区90%的人口。依托深厚的华侨历史文化资源,开辟良都侨苑,增强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


  

南区自助图书馆


  “全民公益”,是南区“三项服务融合”项目强调的社会治理理念。南区以其为特色,探索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公益先行,共建共享共融社会工作新高地”的路径。南区积极引进专业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文化服务,并主动搭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期间,南区以良都全民公益园为阵地,积极开展“博爱100”“三社”联动、社区文化、公益路演等创投活动,以项目寻找资源对接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入公益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了社区服务参与维度。同时,南区大力引进公益“名牌”,激发社工服务新动力。加强公共文化资源集约管理,积极推进自助图书馆建设管理。还设置特色邮筒、衣物回收便民服务点,倡导“随手公益,随时公益”的理念。


  

电子阅览室 


  南区“三项服务融合”项目以便民服务为支撑,主动拓宽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增设公共服务设施,向不同群体提供多样文化服务。引入公益咖啡书吧和爱心超市,设立社区便民服务点,为群众提供报刊零售、打印复印等以便民为目的微利有偿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场室的效能。


线上线下齐发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除了做好一系列线下服务,南区还探索出一条将“全民公益”社会治理理念与“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相结合的新路子,建立通畅的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并以此作为提升文化服务质量的有力补充。引入社区文化O2O,搭建数字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文化、公益、便民等服务内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依托中山市“家在中山”和“文旅中山”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城南社区微信平台,广泛宣传推送社区文化活动资讯。


  

社区文化活动

  

  为将公共文化服务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构建起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南区严格落实人员编制,制定了文化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发展壮大文化队伍。各社区居委会均安排专人负责文化工作。每年组织文化队伍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水平及文化艺术水平。同时建设符合南区发展的社工服务体系,并在2016年以“三社联动”为试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社区工作下沉至基层。

  

  

社工开展三项服务融合活动

  

  此外,南区还不断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拓宽社会供给渠道,不断丰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鼓励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捐助设备、资助项目、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文化志愿者人数逐年上升。

  

  

良都文化公园

  

  经过多年的推动与发展,南区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均等化。目前,南区建有文化活动中心、中山市图书馆南区分馆、云峰画苑、明清木雕馆、良都文化公园、良都全民公益园及多个社区文化室等文化休闲设施,以及一个多功能健身广场、两个社区体育公园、两个全民健身驿站及多个健身苑点等文体活动场所,公共文化设施室内总面积超1.5万平方米,各类公共文化设施配套齐全。同时,南区还建设了配套大型影剧院,完善图书馆、展览室、舞蹈培训室、少儿活动室、老人活动室、曲艺室和南区文联各协会活动室等场所,满足不同年龄市民的需求,并保证开放时间。

  南区还积极推动文体团队健康发展。南区文联现有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文学、民间文艺、摄影等7个文艺协会,有多个文艺团体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每年积极开展文艺培训活动。

  

  

南区方志馆

  

  南区通过做好“融合”大文章,一方面,充分整合了社会资源,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既满足了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又提升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效能;另一方面,充分调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人、产品、服务渠道,真正实现了“大文化”的发展格局,提升了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专家点评

  文化、公益、便民三项服务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如何充分整合资源,把这三项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出1+1+1>3的整体效益,是摆在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共同命题。

  中山市南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创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契机,大力促进文化服务与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的“三项服务融合”,围绕文化引领型社区建设,践行文化服务为引领、公益服务为特色、便民服务为支撑的理念,提升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充分整合资源推进服务供给多元化,通过培育和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探索实现“公益+文化”服务新模式,并探索拓展多种便民服务,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广度与效率,初步实现了四个方面的融合:

  一是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部门之间的融合;

  二是填补了政府和社会之间的鸿沟,实现了政府和社会力量之间的融合;

  三是通过开展线上和线下活动,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线上和线下的融合;

  四是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方法,实现了公益服务和非公益服务的融合。

  这在全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领域是一次大胆尝试,值得肯定。

  (点评专家: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魏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