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镇党委书记黄伟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薛治国率队到顺德容桂街道学习调研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我镇低效产业用地改造积累经验。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春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欧胜军热情接待了黄伟东一行。
黄伟东一行首先参观了容桂的“城市会客厅”、海尾桂龙工业区拆除现场,详细了解容桂街道在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的经验做法以及项目运营模式。
海骏达城中心43楼是容桂的“城市会客厅”,从198米的高空俯瞰容桂城市全貌,多个村改项目星罗棋布,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不远处,新发展理念千亩产业园——顺德(容桂)人工智能和芯片产业园正全力建设推进。

海尾桂龙工业区占地面积约227亩,改造前以旧式锌瓦厂房为主。项目将以“集体自改+挂账收储+复垦复绿+综合提升”混合模式开展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拆除工作。
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何春云表示,当前容桂向村改发起“强攻”,2020年,共完成土地清退拆除面积10839亩,村改跨入“万亩奔腾”阶段。目前,容桂还剩5400亩土地的清拆清退任务,全体干部以“一旦出发,必须到达”的工作信念和“没有困难,只有办法”的工作态度,做到应改尽改、应拆尽拆,让村级工业园退出历史舞台。
随后,小榄镇与容桂街道召开交流座谈会,就村改工作进行交流和探讨。对大家关心的“政府挂账收储”改造模式的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如何设置腾挪区安置待开发土地上原有企业、如何整备不同权属主体和用地性质的土地、如何鼓励村集体主动开发连片开发、如何落实大招商、如何保障村集体利益等情况,容桂街道各部门作了详细的经验介绍。

容桂街道探索出七种村改重点改造模式:政府直接征收开发、政府挂账收储、一二级联动开发、国资+村集体合作开发、综合整治提升、生态复垦复绿和企业自改。在多模式改造同时发力下,容桂街道村改多点开花,栋栋新厂房拔地而起,形态破旧、产能落后、安全隐患多的村级工业园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黄伟东表示,了解容桂街道的村改经验后,感触很大。容桂街道的村改工作魄力大、决心大、力度大,用心用情用脚,扎实走好村改群众路线。小榄的低效产业用地改造刚起步,迫切需要向容桂街道借鉴学习。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改造,将宝贵的产业用地腾退出来,带动产业格局加快重塑,推动小榄高质量发展。

天集智海项目效果图
借鉴容桂街道的经验,小榄的低效产业用地改造要解决三个问题:找准改造模式和路径,尽快做个样板出来,给老百姓算好经济账,既看到改造后收益翻倍的前景,又解决好改造期间租金断收的后顾之忧,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学透弄懂政策,优化顶层设计,解决改造资金怎么来?如何因地制宜活学活用政策,提升社区改造积极性,鼓励社区主动开发,连片开发。
学习容桂街道经验,把低效产业用地改造列为头号工程,组建我镇改造铁军,整合资源和力量,全力推进用地摸排、执法检查、宣传造势、征集意见、规划招商等组合拳,在攻坚克难中寻求突破,腾空间、拓新局,打好高质量发展的精细“功夫”。镇党委副书记曾顺秋,镇党委委员吴振棠、李家浩,副镇长张炼红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