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 >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到小榄镇开展立法调研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2-19 分享:


为增强《中山市特色菜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草案)》起草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地方立法质量,2月13日上午,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冯镜华带队到小榄镇开展立法调研。部分市、镇人大代表、部门相关负责人及餐饮行业协会、企业、养殖户代表参加了会议。


222e18b5e9a539150eb9c975b288ffb_副本.jpg


在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结合各自的实际,围绕本镇特色菜产业发展这一主题,针对《条例(草案)》立法的“特色菜”定义和范围,中山特色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或者限制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并提出需要市协调解决的问题。


张卫均代表表示:脆肉鲩作为中山市地理标志产品,肉质软滑、爽脆,小榄镇养殖历史已超40年,目前全镇养殖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年产值超11亿元,已成为带动数万人就业的“富民鱼”。在特色菜产业发展带动下,脆肉鲩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建议后续持续加强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联合协会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安全;同时,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如根据消费者对口感、价格、营养等方面的重视,优化产品,推动脆肉鲩产业更好地发展,为中山市特色菜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农业服务中心黄铨添副主任表示:特色菜的定义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文化及饮食习惯等因素综合影响,经过岁月沉淀与积累,通过烹饪技艺将本地特色产品制作成具有独特地域风味的,并被其他地域普遍认可的地方特色菜肴。范围包括本地传统民间美食、名小吃、地方特色农产品烹饪菜肴等。建议在总则中进行列举,以凸出特色菜的地域性和饮食文化,如小榄炸鱼球、小榄脆肉鲩、小榄菊花宴等。


工业信息和科技商务局刘云峰副局长表示:目前中山特色菜产业发展面临三大主要问题,一是缺乏品牌推广主体;二是产业化销售、推广能力不足;三是部分食材受原材料季节性影响。建议加大行业组织的建设,促进行业团结、规范和抱团发展;以政府为指导和扶持、行业组织做主导,投入资金加大品牌、地理标志、特色菜的新媒体宣传推广;支持特色菜产业化建设,主要在推动农、文、旅结合,推动与互联网、新媒体结合方面,加大资金扶持方面,支持企业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和生产技术升级。


小榄餐饮协会会长刘宇昂就中山特色菜品牌的目标和定位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美食文化IP,坚守传统与拥抱现代中找到平衡点,通过技术升级、品牌重塑、产业协同实现从“地方风味”到“文化经济符号”的跨越。通过精准定位、系统策划和持续传播,不断加强中山特色菜的品牌策划、品牌传播、品牌维护。


冯镜华认真听取参会人员的汇报,并针对各部门汇报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冯镜华表示,本次调研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各镇的实际情况,听取多方面意见,了解实践需求,掌握各镇对中山市特色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限制因素以及对其促进的意见建议,为立法起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增强立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冯镜华强调,希望通过立法方式,增强政府扶持,促进中山特色菜产业升级,形成新型产业;通过合理扶持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以深度加工深挖产业附加值,将产业链做长,进一步提升产值,推动中山特色菜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