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3-08-07 分享:

  2023年上半年,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决策部署,锚定“一个大市场、两个强国、三个监管、四个安全”目标,以“五个着力”扎实推进市场监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全市市场主体保持活跃势头,截至6月底,全市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61.60万户,同比增长12.01%,总量位居全省第七,其中,实有制造业市场主体12.68万户,同比增长6.89%,为经济行稳致远储备了宝贵资源。国内首宗“港澳企业跨境委托生产”备案落地中山,由香港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出品的“维生素C泡腾片”在中山生产、上市销售,开创了“港药粤产”的先河。“港澳药械通”累计获得9个批件(药品8个、医疗器械1个)。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山市深中标准质量研究中心、中山市“工业产品医院”小榄站点和古镇站点揭牌运行。中山连续4年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连续7次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连续3年在全省药品安全责任考核中获评A级,连续3年在全省“双打”考核中位列“第一档次”,在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中排名第32(在全省排名第5),较2020年、2021年分别上升96位和28位,2宗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4宗案例入选省局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推进“个转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打造“香山新街市”、智慧监管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1宗行政诉讼案入选《2022年度广东法院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首次承办国家级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着力于强政治、固根本,新时代党的建设持续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抓牢抓实。制定《2023年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要点》,部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开展“十个一”工程和 “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深入实施“双联双助”行动,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以高质量党建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党组领学、机关党委督学、支部研学、党员自学等方式,不折不扣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开展“第一议题”学习,深化党员教育培训,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宣讲会等,组织参观中山市“风清气正 干事创业”图片展览,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加强。夯基固本强堡垒,推进建设全面过硬基层党组织,完成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18个党支部换届选举等工作,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支部委员会”。做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完成团总支换届选举工作,为团组织注入新生力量。

  ——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发力。拧紧管党治党的“螺丝”,印发《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干预过问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制定《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年度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完善行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持续开展“组地联动”重点任务专项监督,扎实开展纪检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强化元旦、春节、“五一”、端午期间纠治“四风”监督检查,突出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全面推进年度考核、平时考核、干部考察、调研走访、谈心谈话等工作,及时修订《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持续扎紧“八小时内外”监督圈。积极支持市纪委监委驻局纪检监察组履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干部选育管用整体优化。坚持依事识人、以事择人、精准选人,优化强化干部梯度建设,提拔正、副科级领导12人,职级晋升20人,干部交流轮岗7人;招录1名公务员、2名雇员,招聘8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服务导向,全面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扎实推进青年理论提升工程,组织开展“书韵致远 阅动青春建新功”读书分享会、“市场监管学堂”等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宣讲培训23场次、3219人次;选派7名干部到招商引资、基层治理、“创文”、“工改”、巡察等岗位挑担子、练本领,选派1名干部到省局跟班学习。坚持正向激励,对在2022年度政府绩效考核中作出突出贡献的23个科室予以通报表扬,评选出1名“中山市2022年度担当作为先进个人”。坚持需求导向,举办 “巾帼逐梦 相约美丽中山”主题体验活动、“奋楫开新局 建功新时代”趣味运动会、“书香伴成长”亲子阅读活动等工会活动,进一步营造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氛围。坚持示范引领,持续推进镇街分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组织火炬开发区、板芙、南区分局开展总结自评,火炬开发区分局获省局通报表扬。

  (二)着力于优环境、争一流,“一个大市场”建设稳步推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头号工程”,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制度性成本,自2023年2月1日起,推行新增登记注册企业首套印章免费刻制服务,实现开办企业“零费用”。加大“一网通办”推广力度,提高证照联办水平,全市企业设立登记网办率、核准通过率分别提升至93.13%、89.77%。健全标准化住所(经营场所)数据库,提高登记准确性。全面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编制形成中山市地方标准《企业开办服务规范》《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服务规范》,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在市镇两级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流程化审批。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审批模式,将企业设立、企业注销、食品经营许可与其他部门的业务“一件事”办理延伸至镇街。稳妥做好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人民币鉴别仪以及直接接触食品的材料等相关产品三类省级行政权力事项承接工作,审批时限从法定最长的6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结(不含特殊程序)。完善重大项目快审、快批、快建服务机制,健全重点项目帮办代办队伍,提前介入为上市企业、后备上市企业提供120次精准服务。推进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两地中央厨房和餐饮管理企业实现跨区域许可资质互认。

  ——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加强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落实公平竞争审查问题整改,督促东区街道修订违反审查标准的政策措施;推进公平竞争审查举报试点建设,全市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入口正式上线;深入推进“黄金内湾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工程”,在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开展先行区建设,先后成立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园区、火炬开发区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持续推进规直打传工作,加强直销经营检查,严打聚集式、网络传销活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加强市场流通领域乱象线上线下一体化治理。聚焦食品药品、教育培训、金融理财、房地产、重大节日商品服务、涉企收费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强价格、网络交易、广告、计量监管与执法,扎实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互联网广告领域治理、加油机计量专项治理、计量领域安全生产专项监督检查、食品领域“铁拳”治理、检验检测领域专项执法行动等,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发挥了市场监管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大局的作用。上半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3190宗,结案3303宗,罚没金额1725.51万元,移送司法机关51宗。

  ——消费维权效能持续提升。持续推进“香山新街市”建设,首批31家“香山云街市”智慧农贸平台上线投入使用,第二批“香山新街市”建设有序推进,已组织动员34家市场申报。加强统筹联动,率先在全省启动“放心消费粤行动”,在全市以点带面铺开多项“放心消费”活动,形成一批特色放心消费新地标,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1322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122家,提前超额完成“省民生实事”任务;新建石岐万象汇、三溪古屋文化商圈、中国(大涌)红博城、三乡古鹤市场4个放心消费承诺街区(商圈),评选出20家“中山文明诚信餐厅”。用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接收处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48760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93.37万元,全国12315平台上的投诉按时办结率和举报按时核查率均达100%。

  (三)着力于补短板、扬优势,“两个强市”建设稳中有进。

  ——质量强市建设持续加力。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建立局领导对点联系、精准服务“十大舰队”产业集群重点企业机制,对接服务企业123家次。聚焦中山新时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大力推进“中山制造高质量在行动”,中山市“产品医院”服务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广东省质量服务平台中山专区正式启动,“工业产品医院”小榄站点、古镇站点先后揭牌运行。持续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累计推动4019家规上工业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获省局主要领导批示向各地市推广。发挥质量奖的引领、激励作用,组织申报第五届中国质量奖,举办中山市2023年“中国品牌日”主题活动,大力推广省、市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的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举办中山市第一届“紫微杯”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赛,参与人数创新高。全市新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获证组织728家、证书731张,排名全省第5。聚力打造中山制造业品质标杆,起草《“中山精造”优质评价工作方案》。

  ——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步伐提速。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大会暨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会议。“1+1+N”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2023年4月26日正式挂牌运行,人员队伍逐步充实,管理制度有序建立,硬件建设加快推进;古镇国家级灯饰快速维权中心功能不断完善;完成石岐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服务中心验收,全市4个市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服务中心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挂牌成立10个镇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新建成1个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实现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23个镇街全覆盖;累计建成46家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流动工作室,“一对一”为“专精特新”重点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申请、布局、管理、维权等全方位服务。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推动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价值、利用知识产权资源上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惠及更多企业。上半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金额达25.71亿元,同比增长7.46%;全市专利授权量20996件,全省排名第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44件,同比增长34.92%;全市PCT专利申请量119件。截至6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965件,全省排名第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7件,全省排名第6。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纵深发展,全市累计获批地理标志产品3个,另有7个地理标志产品正在申报中。

  ——标准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完成本年度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拨付工作,共资助124家单位、291个标准化项目,金额达2500万元。推动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5项,发布《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场所规范》等团体标准23项,发布《青皮冬瓜栽培技术规程》等市地方标准6项,新增《知识产权信用分级管理规范》等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16项;完成第二批200项“香山之品”团体标准起草工作。积极组织申报示范项目,新增2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推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智慧农贸2个项目通过省级终期考核。聚力打造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深中标准质量研究中心完成筹建并于3月7日揭牌成立,有序开展承办重大标准化活动、标准制修订等工作。全面加强企业标准监管,推动343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1097项。推进市委主要领导交办事项,与市自然资源局、工改办研究推进省地方标准《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指南》及现代产业园建设标准制定工作。

  ——检验检测基础进一步夯实。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新增59个产品类别800个参数的检测能力,新增92种测量仪器的校准能力,新增3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并推动1项科研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好来化工牙膏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CMA)扩项评审,成功扩项80项。广东省特检院中山检测院获全国压力管道安装监检能力验证一等奖,持续为深中通道、中开高速、中江高速等重大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助力明阳集团研发的国内首台套“制氢储氢加注一体化设备”安全落地;承办广东省首届电梯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大大提升中山电梯产业在全省的影响力,助力涵盖电梯产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质量基础建设加速推进,中山市压力管道协同创新中心顺利通过验收,国家电梯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林芝服务中心”建成并运营。

  (四)着力于夯基础、筑平台,“三个监管”积极推进。

  ——法治监管不断强化。与市司法局签订《法治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开创“市监蓝+司法蓝”的崭新工作局面。动态调整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新增下放12项处罚事权、调整上收119项处罚和强制事权、划转1项检查事权。分类编制32份《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高频执法事项工作指引》,确保镇街对新增事权“接得住、管得好”。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审核行政处罚(含撤销许可)案件339宗,共对963宗轻微违法案件不予行政处罚,对79宗案件不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制定《2023年度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两个清单”,明确21类、100多部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的普法责任单位。组织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和涉企政策文件,共梳理16份规范性文件、500份一般政策文件。

  ——信用监管提质升级。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运用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合理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升级中山市商事监管平台双随机抽查系统,实现抽查事项和执法人员横向智能融合,组织抽查3983户。自4月起全面开展无照经营整治,共检查市场主体2031户,引导办照740户,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案件65宗,并对无照经营文身服务开展专项整治,核查处置120户文身经营服务场所、186家经营户。持续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开设市场监管领域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为企业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打印等服务,2个项目入选2023年广东省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计划项目。引导督促约22.4万户企业完成年报公示,年报率97.19%。发挥信用修复机制在鼓励失信当事人自我纠错、诚信经营中的作用,将2323 家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12951家个体工商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5家企业提前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智慧监管加快完善。智慧市场监管运营中心建设顺利竣工,于2月28日成功举办首场现场演示会,获省局主要领导高度肯定,被指定建设“全省市场监管信息化试点单位”。智慧监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完成第一阶段成果应用,2个子专题、3个子系统上线试运行,实现了市场主体、知识产权领域数据的汇聚互通,为探索推进网络监管、知识产权裁决、工业产品抽检领域数据多维度应用夯实了基础。

  (五)着力于防风险、强监管,“四个安全”总体形势稳定向好。

  ——食品安全监管全程发力。完善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2位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级创建领导小组,并组建工作专班;积极指导火炬开发区做好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验收和整改工作。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落细,全面梳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68775家,匹配包保干部5457名,100%完成对镇街包保情况的督查。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攻坚年行动,已检查食品主体7273户,处置风险问题936项。用心用力办好省、市“民生实事”,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检测力度,完成食品抽检9858批次,任务完成率55.13%,合格率达98.2%;全市77家农贸市场快检农产品16.87万批次,合格率98.59%,处理不合格农产品3736.87公斤;在全市学校食堂、养老机构、中央厨房等重点餐饮单位广泛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共1049家重点单位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完成率75.4%,位居全省前列。组织开展“湿粉统一查”和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风险防控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小作坊提档升级。加强技术审评和服务,通过专家诊脉、质量分析、现场指导等方式,帮扶抽检不合格调味料生产企业开展风险排查,指导饼干生产企业破解许可准入难题。有序推进多个专项整治,完成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全覆盖检查,深入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治理、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培育23家规范化建设的农村食品经营店,实现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检查覆盖率、食品安全总监配备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实施率、自查上报率、“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食品安全规范档案建设率“六个100%”。全面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动,督促餐饮服务单位、“美团外卖”、“饿了么”及入网餐饮单位引导消费者适度点餐。组织开展特殊食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自查,继续推广使用特殊食品电子追溯系统。

  ——药品安全监管与服务并进。持续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全链条监管,完成省“民生实事”药品监督抽检408批次,开展中药饮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药品网络销售等6个专项检查,推进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积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中山港药品进口口岸累计进口药品18个品种(覆盖国务院批准允许进口的所有品种),共398批次、3526吨,报关货值约1.8亿元;“港澳药械通”新增获批药品1个;国内首宗“港澳企业跨境委托生产”备案落地中山,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为香港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的“维生素C泡腾片”正式获准委托我市企业珠海联邦制药公司中山分公司生产;中山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成为国内目前唯一在PD-(L)1耐药的肺癌治疗领域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的药物品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过评率居全省前列。首次承办国家级化妆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并举办首届中山美妆产业大会、中山现代时尚产业集群工作座谈会,“中山美妆”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扎实推进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连续14年获评“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表现突出监测机构”。圆满完成年初防疫抗疫药械应急保供任务,迅速推动本地重点药械生产上市、扩产扩能,实施疫情防控药品拆零销售、线上云预约购买,推动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为我市首家具有抗原检测试剂资质的企业,为全市平稳渡过疫情感染高峰期提供了强大支撑。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持续加强。高效完成特种设备检验任务,上半年检验特种设备36372台次、压力管道66.1千米,检验完成率达99.77%,隐患发现率6.80%,不合格设备发现率1.51%。深入推进锅炉安全专项整治,检查企业1138家次、锅炉693台次,完成全市在用电站锅炉全覆盖专项检查。完成快开门式、移动式压力容器专项检查,封停设备3台。部署开展燃气气瓶安全专项整治及“回头看”工作,扎实开展工业气瓶充装、燃气压力管道(工业管道)专项整治行动,全方位保障居民 “用气安全” 。强化电梯安全监管,组织召开全市维保单位工作会议,开展电梯安装环节专项检查。开展叉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发现、处置5起使用未经检验叉车的违法行为。全面开展特种设备定期检验、使用登记 “两大排查”,排查出无证设备56台,机电类飘红设备连续多月降至千台以下,承压类特种设备“飘红”率连续多月实现动态清零。推进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运用和共享,全市约205万只液化石油气瓶纳入平台管理,联合住建等部门部署开展瓶装液化石油气行业“最后一公里配送”工作,推进建设全市统一规范的配送信息管理系统,探讨与中山市城镇燃气安全监测预警综合管理平台的数据对接工作。组织指导应急救援演练13场,提升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逐步完善。扎实做好产品质量检验及计量检定工作,完成工业产品质量检验9705批次(含企业委托8004批次),其中,开展家用电器、燃气用具及其配件、锁具、照明光源及灯具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690批次,不合格发现率32.2%;免费检定17.5万台件强检计量器具,免征检定费用1008.5万元;完成计量仪器检定校准5.8万台件。有序开展区域产品质量信息采集、质量不合格产品复查,以及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执法、专项整治等工作,共排查578家企业651款产品质量信息,排除安全隐患2处,立案调查156宗,其中1宗移送公安,列入经营异常12家。以燃气灶具等重点产品及东凤、黄圃、南头等产业集聚重点镇街为试点,制定印发《中山市试行落实燃气灶具及配件产品质量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工作方案》,建立燃气灶具企业产品质量总监、质量员协助主要负责人落实产品质量的长效机制。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整治,建立强制性认证产品认证活动和产品质量监管协同机制,及时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涉及CCC认证产品的名单通报认证机构,15家企业CCC认证证书被认证机构暂停或撤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生态环境监测领域检验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全市现有CCC认证获证组织3557家、证书47345张,均排名全国第1。

  同时,上半年统筹做好政务公开、舆情监测、宣传引导、信访维稳、后勤保障、统计分析、财务审计、应急管理、档案管理、离退休干部、工青妇等工作,充分发挥科研院所、检验检测机构、学会协会商会等积极作用,为推动市场监管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做好下半年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八个奋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赋能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奋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铸就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推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为省委 “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以及市委“坚持党建引领、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展‘强镇’八项行动和‘兴村’八项行动”的“1388”行动落地担当子、挑梁子。持续推进“一把手”抓改革工程,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行风建设,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优化干部教育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团结协作、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生动局面。

  (二)奋力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夯实经济发展微观基础。深化市场准入准营改革,持续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推进二期“一照通行”改革,探索实现从准入到退出全生命周期全覆盖。深入推进“个转企”,统筹建设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线上服务平台,实现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企业设立登记等事项“一网通办”。分类分批地将市场监管领域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深中通办”业务范围,实现深中高频服务“双城通办”,构建两市便捷快速的一体化审批服务体系。

  (三)奋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厚植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针对燃气具、小家电等质量不合格的顽疾,全面落实东凤、南头、黄圃等北部三镇的工业产品质量问题“包保”制度。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等领域试点打造“中山精造”区域品牌,制定关键质量指标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中山精造”团体标准,开展产品达标评定。谋划设立制造业领域市属检验检测机构;推动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划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推动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山检测院筹划建设国家游戏游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基地。推动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大力推进“中山制造高质量在行动”,完成其余4家“工业产品医院”挂牌,发挥省质量技术帮扶平台中山市专区和“产品医院”中山市专业院区作用,以中山“产品医院”质量服务体系为依托,为企业产品质量“把脉问诊”“强筋健骨”。

  (四)奋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倍增计划,争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突破100亿元。加强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力争早日建成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领域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引入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中山分中心。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实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流动工作室增至60个;推进市级知识产权快维中心提质扩面,完成中山市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服务中心验收,指导小榄镇、翠亨新区建设五金(家具)、化妆品快速维权服务中心。开展全市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培育。

  (五)奋力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引领产业提档升级。加快研制“工改”产业园标准,用地方标准规范园区建设。推进深中标准质量研究中心建设,加快与深圳规则、标准对接,为做好深圳产业链协作配套奠定坚实基础。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联合有关机构推进《氢能制储加一体化设备》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积极参与大湾区计量检测认证一体化建设,为产业提供全链条的计量检测认证服务,实现标准、计量、检测、认证协同落地,更好服务中山企业“出海”开拓市场。

  (六)奋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保障人民舌尖安全助力食品产业发展。全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抓好示范引领项目,着力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加强食品安全宣传,营造浓厚创建氛围。积极推进预制菜标准制定,推动预制菜产业链健康发展。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持续开展校外供餐排查整治,继续推动有条件改建扩建新建学校食堂的学校自办自营学校食堂。推动学校大宗食材“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模式。推动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新建一批“香山新街市”。

  (七)奋力提升产业发展环境,助推药品、美妆产业升级发展。推进药品进口口岸建设,做好药品进口备案及通关工作,向国家药监局申请将中山保税物流中心纳入药品进口口岸,申报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便利化试点。继续实施“港澳药械通”政策,推进上市许可持有人改革,探索“澳门药批+中山制造”模式,推动优质港澳中成药在本土生产上市。全面发挥生物医药注册服务专班作用,推进建立医疗器械产业服务站,着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实,及时服务生物医药企业需求。加强“中山美妆”区域品牌建设,专注特色优势,进一步深化牙膏、面膜、润唇膏、气雾剂、彩妆等品牌和质量优势,努力将中山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化妆品先进制造示范区及持证人创新发展引领区。

  (八)奋力建设智慧监管平台,推动市场监管数字化提速、智慧化转型。推进市场监管智慧监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争取覆盖全市市场主体从登记成立、服务指导、监督检查到风险管理、注销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和服务,实现“一号享服务、一库清底数、一网抓监管、一图知风险”。努力建成全省市场监管信息化试点单位,争取在数字化、智慧化方面更多的接入省市场监管数据信息,为更全面掌握和分析中山市场主体情况和市场监管状况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