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山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省药品监管局工作部署,扎实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内化转化,以“头号工程”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开好局、起好步,着力促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序推进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强市落地落实,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加强民生领域市场监管执法,市场监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年来,国内首宗药品“港澳企业跨境委托生产”备案落地中山,开创了“港药粤产”先河。“港澳药械通”新增获批药品2个,累计获得10个批件。中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中山市深中标准质量研究中心、中山市“工业产品医院”6个服务站点揭牌运行。中山市局被列为全国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数据质量提升的六个试点工作单位之一。中山市连续4年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连续8次在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获评A级,是唯一一个连续3年在全省药品安全责任考核中获评A级的地级市。中山市消费者委员会荣获“2022-2023年度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先进集体”。中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连续15年获评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表现突出监测机构。推进“个转企”、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打造“香山新街市”、智慧监管信息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获省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充分肯定。
一、2023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持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组对市场监管全领域工作的领导,持续开展“第一议题”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研究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议题,对“三重一大”事项开展前置审查和集体决策。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持续发力,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形成党组成员调研报告7篇,获省委主题教育巡回督导组领导高度肯定。激发党建品牌创建新活力。打造“市监服务零距离”党建品牌矩阵,开展“民天卫士”陪餐检查、“食安益”食品安全宣传服务活动以及“特安宁”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服务活动。积极参与万名党员干部“入镇下村”行动,开展“四强”党支部、“五好”模范党支部以及模范机关创建,荣获第十一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三等奖。锻造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完成局机关18个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提高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局党组班子成员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党课共50场。扎实推进青年理论提升工程,组织开展青年学习交流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著作选读》主题读书沙龙等活动,激发青年干事创业力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党组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干部干预过问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拧紧管党治党的“螺丝”。开展重点节日期间纠治“四风”、整治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等专项监督。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扎实开展纪检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全力夯基固本。精准选才,加大干部教育培养力度。提拔和晋升了一批干部职级职务,有效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全面推进镇街分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火炬开发区分局获评全国首批五星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南区、南朗、三乡、板芙分局获评全省首批四星市场监督管理分局。智慧市场监管运营中心建成启用,智慧监管服务平台项目完成第一阶段成果应用,第二阶段进入试运行。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施首套印章免费刻制服务,实现新开办企业“零跑动”“零费用”。出台市场主体歇业备案十条措施,助企纾困解难。进一步提升便利化水平。全市企业设立登记网办率和核准通过率分别提升至95.63%、90.32%。深化“一照多址”改革,“变更登记”简化为“备案”,方便企业扩大经营规模。试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场所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畅通重大项目快审、快批、快建“绿色通道”。推进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融合发展。2月15日起两地中央厨房和餐饮管理企业实现跨区域许可资质互认,85个事项实现“深中通办”。全面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实现市镇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审批标准、审批流程“三统一”。扎实推进“个转企”。累计推动32244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个转企”率8.48%,排全省第一,2023年新增2157户。
(三)不断加大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力度。强化法治监管。与市司法局签订《法治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开创“市监蓝+司法蓝”新局面。动态调整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编制《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高频执法事项工作指引》。推进信用监管。统筹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市随机抽查16521户。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引导办照1274户。2个项目入选广东省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计划项目。企业年报公示率97.19%。加强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措施1277件,修订废止文件13件。推进公平竞争审查举报试点建设,上线举报入口,出台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办法。加强价格监管。扎实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持续规范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以及涉企收费行为。强化网络交易监管。以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以及“618”“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等为重点,监测网络主体及商品82.17万个。推进广告监管。加强广告导向和民生领域执法监管,有力防范和制止借主题教育搞不当营商活动,巩固提高医疗美容行业专项治理成效。优化计量监管服务。完成计量仪器检定校准54.3万台(件),其中免费检定计量器具42万台(件),免征强制检定费用约2573万元。以电子计价秤、加油机为重点,强化民生计量监督检查,在沙岗墟市场、竹苑市场等12家集贸市场试点构建市场诚信计量体系,在130家加油站全覆盖推行加油站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全面打击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执法办案“铁拳”行动,推进市场流通领域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守护人民群众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持续改善消费环境。首批31家“香山云街市”上线运行,新建42家“香山新街市”。率先在全省开展“放心消费粤行动”,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2585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301家。珠中江横琴澳门消费者组织联合发布2项团体标准,实现大湾区内跨区域消费纠纷处理“一网转办”。全国12315平台投诉按时办结率100%、举报按时核查率99.99%。
(四)有序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健全统筹机制。建立局领导对点联系服务“十大舰队”产业集群重点企业机制。全面落实“中山制造高质量在行动”。在全省率先建成广东省质量服务平台中山专区,建成“工业产品医院”6个服务站点,为企业开展“一对一”产品质量问诊帮扶。打造质量标杆。大力推动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实现全市4915家规上制造业企业全覆盖,做法获省市场监管局推广,榄菊、明阳分别入选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推进“中山精造”优质评价工作,发布《吸油烟机》团体标准,5款吸油烟机获评首批“中山精造”优质产品。遴选35家标杆企业,开展质量标杆学习交流活动28场。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开展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举办11场线下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成功举办首届“紫微杯”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赛。加速推进质量基础建设。中山市压力管道协同创新中心顺利通过验收,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林芝服务中心建成运营。规范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建设,打造“质量特派员”服务品牌,3个“一站式”平台累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983个、节约费用1580万元。加强质量文化宣传。举办中山市2023年“中国品牌日”主题活动、“质量月”活动,大力推广省、市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的先进质量管理模式。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69项、行业标准28项、“湾区标准”5项,发布团体标准460项、地方标准20项,新增获评企业标准“领跑者”11项。5个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通过终期考核。
(五)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全年全市专利授权量39745件,排名全省第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速居珠三角第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34件,排名全省第6。全市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金额达110亿元。集体商标获批呈爆发式增长,新获准注册集体商标8件。推进“1+1+N”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建设。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有序开展智能家电产业专利导航等多个项目,成功举办首届中山市知识产权论坛。2个市级快维中心挂牌运行,2个获批在建。建成15个镇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新建36家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流动工作室。完善公共服务网点布局。新建1个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实现23个镇街全覆盖,各指导站办理商标业务2132件,占全市总量56.12%。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中山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广州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中山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中山市地理标志技术研究工作站先后挂牌。推进协同保护。开展“清源”地理标志、“护航”重点市场等专项整治,加强与公安、海关、司法、检察院等部门协作,侦破1宗特大假冒注册商标案,探索与平安、人保公司推广海外侵权责任险。推进“黄金内湾商业秘密保护创新工程”建设。成立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园区、火炬开发区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
(六)不断筑牢“四大安全”底线。保障食品安全。完成食品抽检20283批次。首次全覆盖开展农产品快检,全市253家农贸市场完成快检55万批次。全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全市包保干部包保企业8.9万家,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获市场监管总局肯定。推进食品生产、销售、餐饮风险分级管理,在全省率先实现1380家重点餐饮单位100%建成“互联网+明厨亮灶”,推动新建学校食堂20家。与卫生健康、民政部门分别就托育机构、香山长者饭堂建立联合监管机制。督促全市11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00%完成年度两次自查和问题整改。保障药品安全。圆满完成年初防疫抗疫药械应急保供任务。完成药品监督抽检807批次,提高监管靶向性。在全省率先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与深圳市、丽水市、云浮市开展监管合作。药品进口口岸成效初显,累计进口药品23个品种1504批次,报关货值近3.8亿元。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工作扩项增效,新增20个省级检验检测服务事项。出台《中山市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医疗器械风险评估及会商,重点整治医美行业使用医疗器械行为,推进建立医疗器械产业服务站。推进化妆品质量大提升行动,首次承办全国化妆品监管大会,成功举办首届中山美妆产业大会。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深入推进锅炉、城镇燃气、重大事故隐患、叉车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开展特种设备超期未检、使用登记“两大排查”,主动开展小型锅炉水容积测量工作,着力规范特种设备超期未检、小型锅炉“虚标”蒸发量等违法违规行为,承压类“飘红”率实现动态清零,机电类“飘红”率创历史新低。推进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运用和共享,联合住建部门开展瓶装液化石油气行业“最后一公里配送”工作。“广东省特种设备学院”正式挂牌。保障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市级产品监督抽查力度,责令各级监督抽查不合格的企业落实整改。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深入开展燃气用品、电动自行车及电池等专项整治。以东凤、黄圃、南头等产业集聚重点镇街为试点,建立燃气灶具企业产品质量总监、质量员协助主要负责人落实产品质量的长效机制。强化认证检测监管,建立强制性认证产品认证活动和产品质量监管协同机制,及时通报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的CCC认证产品名单给认证机构。
二、2024年重点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88”行动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工作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建设“百千万工程”、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高质量发展水平,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眼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市场监管干部队伍。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扎实做好主题教育“后半篇文章”。持续推进“一把手”抓改革工程。修订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清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清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开展党纪法规教育,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推进机关纪委、党支部纪检委员联合监督,促进政治生态山清水秀、风清气正。用心谋实干部队伍长期规划。瞄准未来3—5年发展需要,系统规划干部队伍建设,实现空缺行政编制“应招尽招”,扩大年轻干部队伍“蓄水池”。综合研判干部队伍专业缺口和能力短板,在机构改革完成后分批为所属事业单位招录高层次人才。不断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递进式培养、多岗位历练年轻干部,及时提拔使用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创新培训方式,培养“行家里手”,把年轻干部放到招商引资、工改治水、乡村振兴等一线挑担子、练本领。发挥各年龄段干部优势,实现梯队使用、薪火相传。推进智慧监管。谋划2024—2026年信息化建设规划,完成智慧监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二)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打造深中一体化标杆。
进一步便利市场准入。深化“一照通行”改革,推动服务平台升级改造,实现涉企审批服务高频事项办理从准入到退出全生命周期覆盖。拓展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业务范围,实现企业开办相关信息变更全程网上办理。优化食品药品经营许可办理流程,探索开展连锁单位经营许可远程核查。提高经营主体质量。开展分型分类培育,进一步便利“个转企”登记,发放“个转企”奖励资金,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实施“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选育计划,选树一批品牌口碑好、经营有特色、产品质量优、思路理念新的个体工商户。推进深中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完善深中自动设备售货商跨城摆放设备资质互认工作,优化珠江口东西两岸企业开办通办和跨区域迁移登记服务,推动港澳自然人投资者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推进“全流程网办”事项纳入“深中通办”业务范围。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持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价格监管、知识产权、食品药品安全、广告等专项执法行动,着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开展企业信用监管数据质量全面提升行动,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提升双随机抽查规范化水平。抓好平台经济监管。出台《中山市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合规经营指引》,推动网络交易平台企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平台经济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路径、关键支撑作用。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动态调整不予行政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进一步统一执法标准,提高执法质量,最大限度保护企业创新。
(三)着眼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作用。
完善质量服务。出台服务创新事项清单、公益课程清单,打造一批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等综合服务。健全“工业产品医院”质量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省级各产品医院、各镇街市场监管分局的联系对接,利用“质慧眼”智能快筛服务,对重点不合格产品质量问题实现“智慧问诊”“贴身帮扶”。打造质量标杆。积极推荐企业申报省政府质量奖,组织开展市政府质量奖申报和评审。开展小家电、灯具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中山精造”工作。推动东凤镇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东凤小家电”的品牌影响力。建设“大涌红木家具正品联盟”,推进集体商标“大涌红木家具”的授权、使用、保护,重塑“大涌红木家具”质量品牌。推进先进质量文化建设。推行“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协会融通”联动模式,持续推动规上大型制造业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动态全覆盖,并向中小制造业企业推行。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工作,提升企业质量意识。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推动企业参与各类标准制修订,鼓励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争创企业标准“领跑者”,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强化标准化服务平台建设,深化深中标准化交流合作,培育标准化人才队伍,推动深中标准质量研究中心做大做强。以计量服务带动产业升级。筹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5项,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能级和覆盖率。完善广东省制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计量比对等活动,举办第二届“计量工匠”技能大赛,提高企事业单位计量管理、检定意识和水平。
(四)着眼于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努力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
完善“1+1+N”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建设。推进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培育市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服务中心,提升镇街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水平,设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流动工作室达到100家。加大知识产权运用的力度和广度。继续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企工程。建立知识产权助力上市企业培育库,开展企业潜力初测、尽职调查。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加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力度,提高办案水平。加快构建“维权+智力”援助体系,继续开展专利预警分析、“337”调查监测等维权援助服务。完善深中双城知识产权高效协作联动合作机制,推动跨区域联动执法监督。强化企业商业秘密立体化保护。深入推进先行区建设,推动“十大主题产业园”启动建设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园区。在各镇街市场监管分局设立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指导站,提升经营主体创新创造的活力。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指导培训,举办2024年中山知识产权论坛和专利实务技能大赛,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科普活动。压实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责任。优化知识产权考核体系,调整考核指标,督促镇街全面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属地责任。
(五)着眼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安全风险,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建立“专家问诊”团队,为湿粉类、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完成食品监督抽检2.4万批次、全市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不少于50万批次。深化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长者饭堂等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打造不少于30家“星级学校食堂”。开展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快检员培训考核,提升校园食品检测水平,推动出台《校园配餐企业管理服务规范标准》。深入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互联网+阳光作坊”建设,推广使用农产品市场销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扩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覆盖面。新建15家“香山新街市”,加快“香山之品”在“香山新街市”、集中用餐单位、商超的推广应用。加强网络订餐线上监测,推进网络订餐放心餐厅和“五好”小餐饮建设,打造镇街特色美食街区,擦亮中山“粤菜名城”金字招牌。推进优化预制菜产业布局,培育具有中山特色的预制菜生产企业。严防严管药品安全风险。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行动,持续加大对无菌制剂、特殊管理药品、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儿童及特殊化妆品等高风险产品监管力度。加强药品智慧监管能力建设,打造全新药品监管监测平台,加大对药品零售企业药学技术人员在岗履职的监管力度,探索建设“非接触现场检查”平台,提高监管效率。推进药品进口集中仓储和通关后快速抽检,争取将中山保税物流中心纳入药品进口口岸,争取在大湾区药品进口口岸通办药品进口备案手续。持续扩展“港澳药械通”临床应用,进一步释放大湾区药械监管创新政策红利。完善生物医药注册服务专班服务机制,主动对接、帮助企业通过审评审批,加快产品注册上市,促进成果转化。举办第二届中山美妆产业大会,常态化推进化妆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打造新时代中山“现代时尚产业集群”舰队。持续提高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水平。加大特种设备“打非治违”力度,推进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两个规定”。推进中山市特种设备安全核查技术服务项目。建设中山市电梯应急处置综合指挥平台运营服务项目,设立电梯应急处置运营服务中心,设立96333电梯应急救援专用呼叫号码,实现电梯维保、故障处理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强化叉车安全监管,开展全市中大型物流园区叉车摸底排查、监督检查,探索信息化监管新模式。推进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电梯安全技术)建设。推进广东省特种设备学院建设,筹办特种设备数智化研究机构并投入运营。举办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拓展无损检测技术的国际交流合作空间。全力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开展家用电器、燃气用具、照明灯具质量提升行动,检查生产经营企业不少于5000家,抽查产品不少于2000批次。严格落实强制性产品认证和检验检测监管,加大对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产品未经CCC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规范认证机构审核活动和检验检测市场。在燃气用具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率先开展企业质量信用赋码,建立产品质量信用档案,推进溯源管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强化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管理员配置、培训、考核,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东凤、南头、黄圃三镇挂牌整治工作,适时开展验收。抓好民生实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高质量完成省、市民生实事任务。紧紧围绕提振和扩大消费,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双承诺”活动,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效能,探索建立预付式经营监管长效机制,提高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单位发展质量,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