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违法广告

警惕快递广告陷阱 守护信息财产安全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4-22 分享:

  案例一:某地消费者王女士收到快递,面单下方有“扫码得惊喜”。扫码后跳转抽奖平台,她抽中“限定手链”。兑奖需填电话、住址、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还得先付99元邮费,王女士最终放弃。

  案例二:某地消费者李女士收到匿名快递,内有写着“二十元代金券”的卡片及二维码。扫码下载App后,李女士按要求进行相关操作,最终被骗19万余元。

  消费提示:

  部分商家利用快递包裹投放虚假、诱导性广告,甚至暗藏诈骗信息。为避免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损失,中山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牢记以下注意事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是不轻信广告内容

  快递盒广告常出现“低价抢购”“中奖免单”“免费赠送”“扫码红包”等夸张宣传。切勿被“低价”“免费”等话术迷惑,对于明显违背市场规律的信息,务必保持理性,不轻易相信。

  二是不随意点击链接

  广告中附带的二维码、网址链接或下载链接,可能是恶意程序或钓鱼网站。随意点击可能导致手机被植入病毒,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卡盗刷等风险。如需了解商品信息,建议通过官方电商平台或正规渠道搜索。

  三是不盲目转账交易

  若广告涉及转账、汇款、先付款后发货等要求,无论理由多么“合理”,都可能是诈骗陷阱。正规交易应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担保完成,切勿直接向个人账户转账。

  四是不泄露个人信息

  谨慎对待广告中要求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的行为,索要此类信息的行为都可能存在风险。

  如果不慎扫码导致自身利益受损,要及时留存广告图片、链接等证据,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举报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