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我们也迎来了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为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宣传宪法知识,加深大家对宪法的认识,我们一起学习关于宪法和国家宪法日的基本知识。
一、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公布实施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二、今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和“宪法宣传周”时间安排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今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时间为12月1日至7日。
三、历年“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和时间安排
第1次:2018年“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时间为12月2日至12月8日。
第2次:2019年“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间为12月1日至12月7日。
第3次:2020年“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时间为11月30日至12月6日。
第4次:2021年“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时间为11月29日至12月5日。
第5次:2022年“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时间为12月4日至12月10日。
四、重点宣传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宪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成就。
五、我国现行宪法的通过时间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现行宪法。
六、现行宪法修改的情况
现行宪法已进行了5次修改,先后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
七、宪法的主要特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依据。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要以宪法为依据。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八、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权力监督和制约原则、法治原则。
九、我国现行宪法的结构
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一百四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