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除了“病从口入”,开学食品安全还要注意什么?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5-02-11 分享:

  2025年春季开学,广大师生陆续返校。为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春季开学季餐饮食品安全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一、学校食堂注意事项

  (一)落实主体责任。学校食堂及校外供餐单位要严格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陪餐制度;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有关要求,配齐配足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风险隐患清单并动态调整,推进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

  (二)全面排查隐患。开学前对经营场所环境卫生、设备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清洁消杀,加工场所天花板和墙壁无剥落、霉斑、积尘、蜘蛛网等,地面无破损,排水沟通畅。防鼠、防蝇、防虫“三防”设施齐全并运行正常,各类加工设备、留样冰箱、冷藏冷冻设施设备等运转情况正常。对食堂内存放的食品原料全面检查清理,防止不合格食品原料进入加工环节。

  (三)加强原料管理。购进货物要严格把关,通过正规渠道选购,不购买“三无”食品以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时,要查看包装是否密封完好,包装上标签的内容是否齐全,并按照产品包装上标识的条件进行贮存。贮存散装食品,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使用期限等内容。此外,要通过看外表、闻气味、触摸食物质感等方式挑选新鲜安全的食材,防止购进可能被致病微生物和化学物污染,以及过期、变质的食品及原料。

  (四)强化人员管理。上岗前确保每名从业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严格落实从业人员晨检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严防从业人员带病上岗;注意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加强日常管理,各学校(幼儿园)要组织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工作,增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开学前,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规范加工制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加强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制作、洗消、留样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各环节管控。采取有效措施防控食品变质和交叉污染。不加工制作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及法律法规禁止加工制作的各类食品。

  (六)全面彻底洗消工作。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开学供餐前对食品加工和就餐场所、设施设备、餐具用具等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洁消毒。使用化学消毒的要符合规范要求;清洗后的餐用具必须使用清水冲洗干净;使用热风循环消毒柜、洗碗机等消毒设备时,要注意餐用具摆放不能过于紧密,以保证餐具内部的消毒效果。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须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受到二次污染。

  (七)学校应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组织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同时做好师生的安抚和赔偿工作。

  二、广大师生饮食需要注意事项

  (一)日常饮食要均衡。注重营养搭配,平衡膳食,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尽量少食或不食以油炸、烧烤等方式烹饪的食物,做到低油低盐低糖。

  (二)居家烹饪需讲究。在家制备餐食时,应洗净双手,厨具和餐饮具等要清洁并生熟分开。挑选新鲜、卫生的原材料,认真清洗并做到烧熟煮透,凉菜要现做现吃。加工后的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三)外出就餐要留心。在外就餐时,应选择持有有效证照、环境卫生好、实施明厨亮灶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前要注意检查食物感官性状是否异常、是否新鲜、是否烧熟煮透,就餐后索取发票等凭证。

  (四)饮食卫生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饭前饭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在公共场所与公用物品和部位的接触。

  (五)文明餐桌要践行。做“光盘行动”“文明餐桌”的实践者和推行者,适量点餐,选择“小份菜”“半份菜”,避免铺张浪费,珍惜粮食,养成按需取餐、公筷公勺的健康就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