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福桑梓
19世纪中叶,相传大洋彼岸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相继发现金矿,随后,香山涌起淘金热,一批批穷乡青壮纷纷漂洋过海去“金山”。他们凭着一颗致富的决心和一双勤劳的巧手,披星戴月,惟勤是举,渐渐涨了腰缠,衣锦还乡……他们,很可能就是香山的第一批华侨。
中山人得风气之先,又开风气之先。及至清末民国,中山华侨当中的成功人士纷纷携资回国创业。澳洲中山籍华侨马应彪、郭乐兄弟、蔡昌兄弟、李敏周和刘锡基,他们先后创办了先施、永安、大新、新新中国四大百货公司,开创了近代中国百货业的先河。
从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救国运动开始,到后来的抗日救国运动,中山华侨迎着时代的巨浪共同演绎着“爱国”、“救国”、“报国”的动人篇章。时至今日,旅居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万中山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依然带着满腔的爱国热情造福梓里……
如今的中山市,已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 华侨和港澳同胞一贯支持中山经济建设,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来,为中山市捐资共14.3亿元,侨捐项目达2100多项。
二、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
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每2年1届。
1996年由马来西亚中山会馆发起,于是年9月14~1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主办第一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
1998年10月21~24日,香港中山社团联合会在香港主办第二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
2000年9月23~24日,美国夏威夷中山同乡会在美国檀香山市主办第三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
2002年11月9~12日,中共中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在中山主办第四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
2004年10月6~8日,澳洲中山同乡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市主办第五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
2006年4月9~11日,澳门中山同乡联谊会在澳门主办第六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
2008年7月5~7日,加拿大温哥华铁城崇义总会在温哥华主办第七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
2010年10月16~18日,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主办第七届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
世界中山同乡恳亲大会加强了中山的对外宣传,增强海外乡亲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及信心,提高中山对旅外乡亲和全市人民的凝聚力,促进了中山经济、教育、文化、公益、对外交往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世界各地主要中山社团简介
三藩市阳和总会馆:于1852年由中山人袁生在旧金山创立,是美国大陆华人较早创立的社团之一,会馆的成员包括中山、东莞、增城、博罗的移民。以联络侨梓感情、增进旅美同乡福利、团结互助、亲爱精诚、共同遵守美国法律、从事慈善工作,谋求发展会务、裨益侨群为宗旨。辖下有同善、积善、喜善、敦善、集善、归善、德善、良善、义安、宝安、博善、乐善十二个善堂和俊英、协善、仪英三个工商会。
夏威夷(檀香山)中华总会馆:创立于1884年。1928年向夏威夷州政府立案,成为夏威夷的慈善机构。历届主席及协理多由中山人担任。
夏威夷(檀香山)中华总商会:创立于1911年。曾创建美国50个州中最老的华侨学校——明伦中学,又与中华总会馆共同赞助成立夏威夷华人历史研究中心,并于1950年创办水仙花节庆祝会,为宣传爱国思想、弘扬中华文化作出较大贡献。
夏威夷(檀香山)中山同乡会:1950年5月20日成立。以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发扬互勉互助精神、为会员排难解忧、提倡中国传统孝道为宗旨。每年都会举行一次会员大会。
温哥华铁城崇义总会:1915年5月9日成立,是香山(中山)人的同乡会组织,也是温哥华主要侨团之一。
墨国下加省中山总会馆:1915年成立于墨西哥墨西加利市,为下加省重要侨团之一,该会旧称同山会所,至1918年改为香山会所。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香山县改为中山县,香山会馆亦随后改为中山会馆。
巴拿马中山同乡会:已有百多年历史,前身是香山公所,1985年11月12日改名为中山同乡会。
秘鲁中山隆镇隆善社:1908年成立,以关心祖国、家乡,增进同乡福利,支持社会慈善公益,协助解决纠纷为宗旨。
澳洲中山同乡会:1982年7月成立。以团结乡亲、共谋福利为宗旨。
昆士兰中山同乡会:2003年11月成立,以团结联络旅澳乡亲,增进会员之文化、社交、医疗及其它福利事宜,繁荣本地经济,促进家乡建设为宗旨。
奥克兰中山同乡会:1984年12月成立于奥克兰。1995年有会员200多户。宗旨是:联络新旧中山籍华侨、华人,寻根思源,帮助新移民适应社会。每逢春节、中秋节及成立周年纪念都举办聚餐活动,还常组织团组到中山等地参观访问,与中山市一些单位联系密切。
新西兰屋仑中山同乡会:1984年成立。以团结互助,造福侨社,宣扬祖国文化为宗旨。
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总会:1954年成立。以联络乡谊、共谋福利为宗旨。
新加坡中山会馆:创办于1821年。下属有榄镇同乡会、隆镇同乡会、海洲同乡会、曹步同乡会。
菲律宾中山同乡会:创办于清同治年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会务停顿。1948年复会,自置会址,有养老院及招待所,并设青年助学金。每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为会庆日 。
四、中山市荣誉市民芳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重视发挥侨乡的优势,认真落实党的侨务政策,争取了侨心,团结了广大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二十多年来,广大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或自愿捐资赠物,在家乡兴办公益事业;或积极投资办企业,发展经济合作,对中山市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为表彰他们的历史功绩,表达中山人民对他们的感激之情,进一步调动广大侨胞、港澳台同胞支持中山建设的积极性,1989年6月15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在中府[1989]109号文提出了《关于对我市有重大贡献的华侨、港澳同胞授予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的方案》,拟对我市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有重大贡献的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授予“中山市荣誉市民”称号。同年,经中山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1989年:霍英东、杨郭恩慈、郭得胜、吴桂显、林余文姬、陈星海、麦克贞、李立、郑亮均、方若愚
1991年:蔡继有、张锦、邓棣新、李俊驹
1992年:卢伟硕、林中翘、陈耀星
1994年:苏计成、苏继滔、刘俊文、王立文、郑观聪、谢硕文、李文彬、梁林
1997年:谢冠豪、黎桂添、胡顺谦、李三元
1999年:古润金、郑家安
2000年:王仲熹
2002年:李东海、吴明村、梁耀
2004年: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余金晃、许国伟、林百欣
2005年:杨碧儿、杨秉坚、杨秉刚、杨秉樑
2006年:杨凯山
2007年:林伟骏、黄志强、黄广流、林建名、黎灿
2008年:李永强、李永胜、李铭浚
2009年:王少帅
2010年:陈卓林、陆倩芳、梁杰
2011年:冯志强、钟明昆、胡瑞连、施维雄、谭炳照
五、海外中山人
2004年起,中山市侨务局和中山市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制作的专题片《海外中山人》,足迹跨域大洋洲、北美洲和亚洲共10个国家约30个城市,访寻近200位海外中山人,展现海外中山乡亲艰苦创业、爱国爱乡的精神,凝聚了乡情、亲情和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