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走进中山 > 中山故事

昔日中山柴炭业

信息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6日

昔日中山柴炭业 

  上了年纪的中山人,大抵都熟知这样一句歇后语:“五十斤柴——一乐(络)也!”这或许能让人了解当时柴行柴店装售木柴的概况。他们把以薪木劈成的柴,在竹兜内(俗称络)叠齐盛放,每络为50斤,这样交易起来比较方便。当时用的是司码秤,其斤曰司斤,比今市斤略多。

  既然在开门7件事中“柴”被列为首位,成语中也有“米珠薪桂”之说,可见柴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旧时未有其它燃料可代的岁月中,简直是不可一曰无此君,缺不得的。所以不难想象,柴炭业必然成为百业中最早出现之一。虽然中山(香山)最早的柴炭业盛况已无可考,但流传着一则文人与柴的故事。话说南海状元伦文叙在孩童时就曾以“有柴出卖”四字作鹤顶诗:“有意披星戴月来,柴门紧闭扣不开。出声恐怕惊邻里,卖酒人家请出来。”南海与香山相近,大抵也有这类佳话。

  中山的柴,既有采自本地山区,也有沿西江河水运而来。本地山柴,多经五桂山石鼓运往石岐。后山柴缺乏,则一方面割芒代替,另一方面从西江购进。西江进入中山的木柴统称西江柴,主要有松碌(松树树干截成段,俗称“碌”)、杂柴、□柴。杂柴是天然林中多种树木混合的总称。□柴是□木所产,还有荔枝柴也很旺火,砍的多为野生荔枝,今已难找到。而山上常见的鸭脚木、黄桐等速生树种,烧起来火不旺,无人乐意取用,故保存较多,这也是树木间的保命哲理。

  既然水运船载,在河岸就会有柴仓。一些柴店亦沿河开业。如楠记柴店等,成为首家接西江柴的较著名字号,从此批发给多家城内柴炭店,购销畅旺。岐江河岸至老安山一带,都有柴仓或栏栈。

  辛亥革命后中山有柴店200间,1949年工商登记时,仅石岐便有58间,员工181人。行业同业公会会长由郑藻、黄楠、徐鲁满等人担任。

  柴店多兼售炭,故统称柴炭店,但烧炭的木材更要讲究,所以炭的供应少而价昂。有的店还兼售火水,以便居民用火水炉烹饪。

  1956年1月,石岐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组成几间“燃料商店”,4间门市部,柴仓在老安山,人们购较大量的柴,便往柴仓去取货。以后又增加了煤的供应,成为柴煤店。70年代社会物资紧缺时,连木柴供应也很紧张,不少市民都曾入山取柴割芒,以补国家供应之不足,但这又与护林政策抵触,以至出现连夜摸黑运柴草进城的现象。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多数居民都已用上煤气炉,主要燃料从柴变为煤气,煤柴业已无多大空间,以至逐渐消歇,只留下一些卖炭小店,提供烧烤者用炭之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