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政协提案

关于兴建西河泵站的建议

信息来源:提案 发布日期:2008年02月24日

  中山市中心城区位于中顺大围围内,中顺大围包含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和中山市古镇、小榄、横栏、大涌、沙溪、板芙、东升、港口、神湾镇及石岐区、东区、南区、西区和火炬开发区部分地方。中顺大围围内常住人口约160万人,2007年度GDP超800亿元。
  中顺大围集雨面积709平方公里,西濒西江,东北临小榄水道,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区内雨量多、强度大,地势低平,既受洪水、暴雨侵袭又受台风、暴潮威胁,涝渍灾害时有发生。随着近年来防灾减灾工作开展,中顺大围抗御洪水、暴潮的标准不断提高,但其排涝能力仍不足够,自2000年以来,石岐城区及部分镇区出现多次不同程度的内涝,对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不便,若洪水暴潮期间遭遇大雨,内涝损失不可估量(作一不利假设,如2005年6月下旬洪水期间,中顺大围由6月20日至6月27日未能开闸排水,若此期间发生暴雨,中顺大围低矮地方几成泽国,城区排涝亦因岐江河水顶托或倒灌造成排水不畅)。为此,规划兴建排涝泵站,消除内涝隐患,保障围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区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已势在必行。
  中顺大围集雨面积709平方公里,按广东省水利厅高的排涝标准“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天排干”,并考虑中顺大围位于珠江口,区内河网密布,排涝模数约为1.80~2.3m3/s•Km2(若按城区防洪排涝标准,排涝模数达5~10m3/s•Km2),即中顺大围排涝泵站总流量规模约为1277~1632 m3/s。中顺大围现有外排泵站11座(其中大型泵站2座,中型3座,小型6座),排涝总流量:406 m3/s,初步估算,需新建外排泵站总流量871~1226 m3/s。
  中顺大围主要排水通道为石岐河东、西河口,目前东河口已建成广东省最大的排涝泵站——东河水利枢纽(泵站设计排涝流量为273m3/s),西河口是建设泵站另一合理位置。

  1.按高标准开展中顺大围排涝规划。                          
  2.根据中顺大围排涝规划进行西河泵站项目建议书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分析及项目报批立项。
  3.确定工程开工时间(建议2009年9月)和投产时间(建议2010年6月)。          
  西河泵站的建成投产,将成为中顺大围的又一个主力排涝泵站,提高中顺大围排涝标准,减少涝渍损失;暴雨期间降低石岐河水位,对城区排洪有帮助;有利于中顺大围围内水体流动,改善水环境。
  综上所述,西河泵站的建设,消减了中顺大围内涝隐患,促进中山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了围内人民生活环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