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我市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以及我市交通网络日趋完善,人们对出行需求日益增加,以我市目前现有的公共交通和出租车营运,远不能满足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出行需要,这就给非法营运车辆有可乘之机。据调查了解:这些非法营运车辆鱼龙混杂,除了蓝牌车外,还有不少是报废改装车,残疾人用车,外地车牌车辆,也有克隆套牌车,甚至有盗抢而来的赃车,总之五花八门,他们为瓜分营运这块“蛋糕”,罔顾国家政策法令,漠视乘客生命安全。非法营运团伙划地为牢,形成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地下非法营运组织,他们在城乡结合部、公共车站、码头以及公共场所从事拉客、抢客营运,因此也经常发生打架斗殴、抢劫勒索乘客财物、飞车抢夺路人挎包、金饰,甚至强奸、轮奸女乘客等恶性刑事犯罪案件,给前来我市观光旅游、洽谈业务生意、探亲访友的外地乘客留下极坏印象,给中山这座名人城市抹黑。非法营运种种违法行为,成为社会一大祸害,也成为近年来市民投诉的热点之一。广大市民对此深痛恶绝,强烈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惩治和取缔这些非法营运车辆,还中山文明和谐的城市形象。
近年来,我市公安部门联合市交通管理等部门曾组织多次的联合整治行动,取得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整治机制不健全等种种原因,非法营运这一社会毒瘤始终未能从根本上杜绝,非法营运现象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影响我市正常的交通营运秩序,危害广大乘客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不少出租车司机感叹:客源被抢,“李鬼”猖獗,营运成本增加,出租车行业生意难做呀!
一、加强以公安、交通、城管、工商、通讯等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的整治非法营运车辆专门机构,成立专门的执法队伍,加大对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依法取缔非法营运行为。
二、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打一场整治非法营运的人民战争,使非法营运行为无立足、生存之地。
三、对城乡结合部、公共车站、码头以及公共场所等重点部位设立常驻执法点,增设网络监控,严厉打击、惩治非法营运行为,发现一宗处理一宗,从根本上铲除这一社会“毒瘤”。
四、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投入,增加公共汽车、出租车辆投入营运,对有通车条件到村的,公共汽车应增加或延长线路到边远村庄、厂区,扩大交通网络覆盖面,以方便和满足广大市民、外地民工、游客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