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老屋新颜 美映中山】第3期:当艺术品遇上老宅院,隐秘的角落大放异彩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07-01 分享:


  导言

  “老屋新颜、美映中山”栏目,带您寻访全市各镇区改造活化老旧建筑的案例,聆听老旧建筑内正在发生的新故事,引导和鼓励更多有创意、有想法的人们在中山开展老旧建筑活化工作。

图片46.png

逢园门前(油画)

  本期坐标南区,一座隐密老宅院。它低调得悄无声息,泯然于一众老屋之中,但院落之中别有洞天,屋内装饰古朴优雅,在艺术品的衬托下,营造出生活之上的精神空间,让老房子更显时光磨蚀的独特魅力。

图片47.png

沙涌历史文化街区街景

  隐秘于历史文化街区角落的老宅院

  南区沙涌,一个见证中山历史变迁的地方,中山本地人都略有听闻马南宝与南宋末代皇帝的故事,对沙涌出身的四大百货创始人之一马应彪及其后人更是如数家珍。沙涌由于名人辈出和保留传统建筑数量众多,于2009年被评为历史文化街区。离马公纪念堂不远处,走进南宝大街的另一侧,是与南宝大街并行的街巷教忠街。教忠街两侧是传统建筑最密集的一片,游人踏入这里,在街头就会被连片且精美的老房子吸引住。但是大多数人走到街巷中间就浅游辄止了,沿着教忠街一直往北走,在街巷尽头的转角处,一个别致的门楼惹人眼球。老宅院的室内设计师尤小姐说,门楼是仿古而建,原本跟对门的老房子一样是一扇普通简陋的低矮木门,连接着老宅院前院的围墙,怀着对旧时大户人家的想象,特意重建成传统豪宅才有的门楼样式。门上题字“逢园”二字——园子的主人很喜欢中式园林的感觉,一开始也想过用园子的某个植物来命名,但看到那些在园子里自然生长的好多植物,与园子和谐共生,这恰好是一种缘分。更重要的是,老宅经历了岁月沧桑,修复回来实属不易,恰逢奇缘,缘的音同“园”,“逢”则是相遇、相逢。

图片48.png


图片49.png

逢园门楼

  艺术品与老宅院的碰撞

图片50.png

  庭院内是一座三进的老宅院,原屋主是马氏后人,侧屋窗檐上孔雀含着书卷的灰雕,透露了这里曾是书香世家,上一代屋主马石川和李尘夫妇是本地有名的中医,屋内至今还保留着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患者赠送的“神鍼(同“针”)济世”的牌匾。

图片51.png

孔雀含书卷的灰雕窗檐

图片52.png

神鍼济世的牌匾

  现屋主马先生是隔壁恒美村人,“沙(沙涌)竹(竹秀园)恒(恒美)上(上塘)”以前就是连成一片,也算是同地同根。热爱收藏字画的马先生不忍于老宅院荒弃破败,而又苦于藏品无处展示,刚好接下这座老宅院,一举两得。现在老宅院的前两进用于挂放字画和旧物,就像一个小型的私人展览馆,主屋的中央有一个天井,透过天井阳光照射进屋,光线晕映在这些艺术品和旧器物上,与青砖白墙相衬,让人不禁沉醉于此。马先生平日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做一桌子美食,沏一壶好茶,欣赏着墙上的字画,在老宅院里静静地享受时间的钝感。

图片53.png


图片54.png


图片55.png


图片56.png

艺术品与老宅院的搭配

图片57.png

  “修旧如旧”的情怀

  说是“老屋新颜”,其实这座老宅院更像是“老屋旧颜”,房子保留着旧貌,屋檐下的灰雕有些许剥落,墙身上布满日晒雨淋的痕迹,青砖的颜色也愈发深沉。设计师尤小姐看出我们的疑惑,指着正门上已经有些模糊不清的壁画跟我们说,有很多手法可以翻新这些看似破旧的地方,就如这幅壁画,照着现有的模样重新涂上鲜艳的颜色即可,然而时光给予这座老宅院的历史感也会骤然消失,我们喜爱这些百年老宅,不就是寻找这种历史感吗?

图片58.png


图片59.png


图片60.png

在改造中保留或引用传统元素

  于是她坚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避免对老宅院作过多的改动,仅在部分的墙面上刷白和适当的开窗采光,必须要改动的也尽量采用传统元素,让老宅院整体协调搭配。看似没有太大变化,但其实背后对老宅院的整修、加固、复原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现在所见的“新颜”,更像是尤小姐对重现老宅院原有历史感的执念。

图片61.png


图片62.png


图片63.png


图片64.png

改造前的老宅院

  尤小姐说最得意的地方是主屋的玻璃屏风及两侧的小开窗,原本的木屏风由于长期曝露在天井底下,已经腐朽不堪了,考虑到实用与美观兼顾,她采用玻璃加大面积红砖构件的形式重新搭建一个半透的屏风,又在屏风正对的两侧墙拆下一竖排青砖,代替以传统式样的镂空砖加强通风采光,在正午时分,从天井而来的阳光会透过半透屏风和镂空砖,在地面上照出漂亮的光斑和投影。不是特意而为,更像是老宅院变幻空间的神奇魔术。

图片65.png


图片66.png


图片67.png


图片68.png

巧妙的采光

  一龙一凤守住老宅院的根

  成长在北方的尤小姐对前庭后院的两棵老树念念不忘,前庭种有一棵龙眼树,后院种有一棵凤眼果(本地称“苹婆”),都是岭南地区常见的树种,然而她感叹于传统民间智慧,将“龙凤呈祥”的寓意寄托在前庭后院的老树当中。两棵老树估摸约几十年光景,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保育一座老房子和传承传统文化又何止百年。

  荒弃的老屋,尘封的往事,随着逢园修复,宛若新生,似是留下这前尘记忆,说与人听,留下这精致空间,让人怀想。

图片69.png

前庭的龙眼树

图片70.png

老宅院的全景

  本案例地址:

  中山市南区街道崇义街46号

  (本文原刊于2020年7月24日原市城市更新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