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洲镇党委坚持健全完善上下联动、创新协同、多元参与的党建共建格局,将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资源统筹起来,打造融汇、融合、融通平台,在“融”字上下功夫,形成多元治理力量集聚态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党建联盟与服务大局“融”汇,构建协同联动新格局
组建跨领域、跨行业的党建联盟,构筑党建联盟矩阵,以理论联学、资源联享、工作联动、作风联建为主要内容,为坦洲镇高质量党建工作提供“磁吸效应”,使基层党建以“小”聚“大”,由“个体”走向“集聚协同”、由“单一”转向“多样”融合。
一是市镇村三联动。积极落实“双联双助”工作机制。组织村(社区)开展需求摸排,协调市公安局、投促局与村(社区)党组织做好结对,研究确定共建项目79个,其中发展难题14个,民生实事46个,党建项目17个,其他2个,以项目化方式解决一批发展难题,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共建一个党建项目。
二是政企村三结对。积极推动政村企村党建共建。通过党员干部驻点联系村(社区)、两新党组织与村(社区)党建共建等结对帮扶形式,累计实现16个村(社区)与35个机关、两新企业党组织共建,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搭建政企友好互动平台。制定实施《坦洲镇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两新组织党组织结对共建方案》,实现39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30个两新组织党组织结对共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党建共建82场次,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制度、经验、资源等优势带动全镇两新党建工作全面提升。
党建引领与跨市共建“融”合,探索党建南联新路径
坚定不移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作为中山市“南联”的桥头堡,坦洲镇党委积极加强与珠海市毗邻镇街沟通交流,加强两地文化走亲、文体联办、党建联建等,探索打造“毗邻党建圈”,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一是毗邻社区共建。坦南社区党总支与珠海市凤山街道新溪社区党委以党建为纽带,聚焦两地工作重点,聚力落实需求、资源、项目等“三张清单”,坚持直面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积极推进“民生微实事”、文体娱乐、党员教育等28项共建项目,设立就业服务站,先后协助解决10多名社区居民就业问题。
二是村校党建联建。新合村党委与位于珠海的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旅游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等党组织实现结对共建,并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项目推进落地为契机,为高校提供社会实践点,鼓励大学生为村出谋划策,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共建联建活动13场次,助力乡村振兴。
组织架构与治理体系“融”通,形成多元共建新体系
坚持“党建+自治”,以党建为引领,大胆开展村级议事协商探索,通过构建“3+N”议事格局,筑牢多元参与、决策民主、成效显著的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3”指社区—小区—出租屋三级,以社区为单位建设“红心”议事会、以小区为单位建设“小区议事会”、以出租屋为单位建设“楼栋邻里会”,把议事平台搭建到最小单元,聚焦公共事务与居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发动党员干部、网格员、物业、居民等群体参与协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
“N”指针对不同群体建设多元化议事机制,毗邻珠澳、流动人口多且往来频繁、矛盾复杂的区域实际,面向不同群体、不同需求搭建N个不同主题的议事会,解决各群体问题。例如: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坦南社区举行暖蜂议事会;针对物业纠纷,坦洲人民法庭联合村(社区)、物业小区共建矛盾纠纷调解会;针对辖区企业维权需求,成立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