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介绍
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坐落于兴中道73号,占地面积68599.5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431.4平方米,总投资5亿多元,是中山市人民政府“十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于2003年8月奠基动工,2005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由演艺大楼和培训大楼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演艺大楼建筑面积23879.9平方米,由1312座位的大剧场、636座位的多功能小剧场、展览厅、艺术长廊、文化广场等组成;培训大楼建筑面积19551.5平方米,设有各种门类的公益艺术培训室、综合展览厅、电影城等。
中心围绕“积极推广普及高雅艺术,加大公共文化普惠力度,满足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质量方针,积极发挥公共文化场馆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
二、剧场设施
文化艺术中心的大小剧场内拥有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舞台、音响、灯光设施,可以满足交响乐、芭蕾、音乐剧、歌剧、戏剧等不同演出需要。其中,大剧场观众厅采用传统的马蹄形设计,有1312个座位,舞台口长18米、高11.5米,景深39.6米,还有一系列国际一流的舞台设备。小剧场具有多种功能,共设座位636个,其无框式舞台可根据不同演出需要进行多种类型的变化,适合中小型音乐会、交谊舞会、实验话剧等演出。
三、艺术品牌
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不断提升市民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品位。作为中山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最高艺术殿堂,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秉承“高雅性、时尚性、群众性”的定位,致力于为中山市民奉献多姿多彩的文化节目。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以来,已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文化活动、展览2000多场次。其中:“新年音乐会”“元宵音乐会”“绚彩华章”演出季、“戏如人生”话剧系列、“绿色暑假”夏日演出系列、“星期二艺术沙龙”等已成为中山市的文化品牌。目前,文化艺术中心每年上演各类艺术节目近200场次,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民乐、声乐、话剧、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剧、歌剧、音乐剧、戏曲、儿童剧、综艺晚会等艺术门类,其中国家级艺术团体献演及艺术质量精湛的国内外经典剧目占全年演出60%以上。
文化艺术中心不仅着力为市民提供一流的艺术节目,更把培育市民的文化素养视为己任。目前,中心已打造了“星期二艺术沙龙”、“艺术之门”、“扶持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计划”等公益性艺术普及品牌,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不断提升市民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品位。
在引进、邀请国内外高雅艺术节目到中山演出的同时,文化艺术中心关注扶持中山本土艺术人才的成长,创办了“香山情韵”“梦想舞台”专属于中山人自己的演出品牌,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四、艺术普及
作为中山市最高的艺术殿堂,文化艺术中心不仅着力于为市民提供一流的艺术作品,更把培育人们的文化素养视为己任。
《艺术之门》是文化艺术中心面向市民,融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免费公益性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活动一般在周六举行。邀请国内著名的艺术表演家、教育家用精彩的表演、深入浅出的解读,赏析经典艺术。已举办了交响乐、室内乐、歌剧、声乐、古典音乐代表人物、提琴艺术、舞蹈系列、话剧系列、民乐系列、民歌系列、儿童剧欣赏、木偶艺术、杂技等丰富内容的讲座,自2008年5月开启以来,到目前为止已举办活动数百场,从2011年起,文化艺术中心还将《艺术之门》活动引进校园,对提高青少年的文化艺术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还通过与本地高校签订合作框架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艺术普及、志愿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
“扶持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发展计划”。2015年,利用文化艺术中心每年有众多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到中山演出的良好资源,与市内各大中小学、各艺术培训学校等共同合作,创造更多艺术家亲自指导青少年艺术成长的“面对面”培训机会,拉近高雅艺术与青少年的距离。组织了外来工子弟学校和边远水乡学校学生到文化艺术中心欣赏芭蕾舞剧《堂吉诃德》、邀请吴牧野钢琴大师为中山钢琴爱好者举办大师班、邀请了广东职工理工学院艺术系学生欣赏形体剧《孤儿》、还邀请了中国著名小提琴家朱丹、亚美尼亚萨克斯演奏家海瑞佩德•阿拉卡扬等艺术家为青少年举办音乐演奏大师班等艺术扶持活动。邀请享誉全球的芬兰大提琴演奏家马蒂•罗西、德国钢琴演奏家奥利弗•特林德、中国小提琴演奏家朱丹三位中外著名艺术家来到中山,深入古镇镇图书馆综艺厅,为当地镇区青少年音乐爱好者举办大师班,并受到社区各界好评。
五、大型公共文化活动及会议
作为中山市的文化地标,除繁忙的演出项目策划运作外,文化艺术中心每年还协助政府及上级部门举办大量的公益文化活动,如:博鳌亚洲论坛2005国际文化产业会议、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中山分会场)、全国“群星奖”合唱决赛、全国合唱指挥大赛、全国首届社会主义新农村合唱大会、首届中国民歌合唱汇演、首届全国农民合唱大会、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中山交流会、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等国家级和省级市级重要文化活动及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