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2000MB2C9091X4/2024-00731 分类:
发布机构: 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4-05-09
名称: 提醒!慎防野生蘑菇中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5-0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提醒!慎防野生蘑菇中毒

发布日期:2024-05-09  浏览次数:-

  进入夏季,降雨量增大、温度升高,正是野生蘑菇快速生长的时候,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要慎防野生蘑菇中毒。

  1.毒蘑菇的种类

  据有关资料统计,有毒蘑菇在我国分布广泛,已知约有400多种,其形状特征和普通蘑菇并无太大差异,我市常见的有白毒伞(致命鹅膏)、大青褶伞(铅绿褶菇)等。专家提醒,目前没有直观鉴别毒蘑菇的方法,通过肉眼和经验难以辨别,极易误采误食而引起中毒。

  2.毒蘑菇的中毒类型

  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按中毒的症状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不等,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3.如何预防野生毒蘑菇中毒

  最有效防止蘑菇中毒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食用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

  4.不幸中毒怎么办

  目前治疗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药,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一旦出现蘑菇中毒症状,催吐是最常用的自我急救方法,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有人发生中毒后,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保留剩余蘑菇样本或呕吐物,送有关部门鉴定,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