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 财政预决算

中山市2009年决算(草案)报告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0年08月23日

——2010年8月20日在中山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中山市财政局局长 黄国庆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中山市2009年财政决算(草案)情况报告如下: 
  2009年,在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和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多措并举增收入,严控支出保民生,求变创新推改革,顺利完成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各项财政收支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全市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一)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情况。2009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4,409万元,较2008年增长10.31%,完成年初预算100.28%。其中,市本级收入973,49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00.06%;火炬区收入130,91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01.89%。 
  (二)一般预算支出完成情况。2009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79,019万元(含镇区税收分成转移性支出),其中市本级1,064,881万元、火炬区114,138万元,比2008年增支166,830万元,增长16.48%;结转2010年支出136,879万元,合计1,315,898万元。 
  (三)预算平衡和结余情况。2009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1,104,409万元,加上级补助、债务转贷等收入224,729万元,财政收入合计1,329,138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179,019万元,体制和出口退税等上解支出103,756万元,财政支出合计1,282,775万元,全年收支结余46,363万元。加上年结转本年支出94,544万元,减结转下年支出136,879万元及增设预算周转金3,000万元,全年收支净结余1,028万元。 
  (四)基金预算收支及结余情况。2009年全市预算内政府性基金收入448,50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7.57%,其中市本级309,640万元、火炬区138,866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368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449,87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32,17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4.69%,其中市本级303,252万元、火炬区128,918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17,704万元。 
二、预备费使用及预算调整情况 
  2009年市本级安排总预备费16,900万元。由于在全年预算执行中未出现自然灾害救灾及其他特殊支出,经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对照年初预算编制计划,在保持财政收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将总预备费调整至其他项目。主要包括:增加上解支出6,096万元、教育投入1,677万元、卫生投入1,061万元、扶持企业发展2,014万元、公共安全投入1,837万元、文体旅游投入841万元、援藏经费投入338万元等。 
  同时,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对照年初预算编制计划,根据实际情况,经报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在保持财政收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因增人增资、政务信息化等项目因素对部分支出预算进行了科目间适当调整。 
三、各区办事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五桂山五个办事处一般预算收入共完成133,316万元,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6,293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0,523万元,预算内总收入合计170,132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36,780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6,464万元,预算内总支出合计153,244万元。 
  各区办事处按照年初市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目标,努力提高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面,顺利完成各项财政指标。各区办事处预算执行各具特点:石岐区科学定位,积极实施“退二进三”产业调整战略,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东区按照“巩固骨干企业、引进优质企业、扶持中小企业”的理财思路,强化服务经济、加快发展的意识,加大税源财源建设力度,不断挖掘和培植税收增长点;西区积极落实支农惠农强农措施,加大对经济欠发达社区脱贫扶持力度,实现社区脱贫目标;南区集中财力向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倾斜,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环境生态建设效果更加突出;五桂山继续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力度,重点建设生态保护区。各区办事处加大公共服务支出投入,公共财政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均超过50%,财政支出重点投向教育、社保、公共安全等方面,教师福利待遇得到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综合治理效果明显,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四、重点收支完成情况及效益 
  从决算结果看,2009年财政决算情况总体良好。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财政支出严格执行市委决定和市人大决议,确保社会保障、就业、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等重点支出,全市财政收支保持平衡。2009年重点收支完成情况如下: 
  (一)积极作为,多措并举,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9年继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财政增收形势严峻。我市各级部门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千方百计组织收入保增长。一是财税联动,加强分析。坚持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深入分析财税运行情况及经济发展趋势,关注重点税源变化和国家出台一系列减税政策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想方设法保收入促增长。二是强化征管,应收尽收。通过开征农业二税滞纳金等措施,规范税收征缴行为,确保应收尽收,扭转年初收入下滑局面,全年农业二税同比增幅高达67.2%,拉动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增长6.2个百分点。三是扶持企业,稳固税基。出台科技扶持、重点中小企业融资扶持、外贸扶持、价格补贴、汽车及家电下乡等一系列帮扶企业的财政政策,及时下拨各类产业扶持专项资金3亿元,积极扶持企业扩大投资和再生产,有效巩固税基,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四是大力挖掘,非税收入与税收并重。通过实施小汽车号牌拍卖、推进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克服减收不利因素,实现非税收入可持续增长。五是及时通报,促进各镇区增收。实行市镇收入通报制度,及时掌握各镇区收入增长情况,促进市镇齐抓共管保增长。 
  (二)严控支出,优化结构,公共财政保障能力有效提高。为有效应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市财政部门一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五个零增长”和“四个减半”的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另一方面优化调整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实实在在保障民生。2009年,市财政用于公共服务、公益事业的支出达到5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59%。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保障低收入人群利益。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投入3,000万元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扩面资金,扶持4个二类镇区农民参保。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投入5,300万元将我市参保人员门诊医疗支付限额从250元提高至400元,将统筹基金报销支付比例由原来60%提高到80%,将全市高校学生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纳入我市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基本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加大对困难人群补助力度,市镇两级投入4,838万元,将全市24,986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城镇和农村最低保障线分别提高至330元/人·月、310元/人·月,首次尝试以租赁住房补贴方式解决困难家庭住房保障问题。全面落实促进就业政策,提取失业保险金,安排就业专项资金2,500万元,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使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96%,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1,400万元,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二是加大教文卫投入,保障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发展。教育投入方面,市镇两级拨付免费义务教育经费1.5亿元,扩大免费义务教育对象范围,使本市户籍、本省外市户籍以及部分外省户籍学生接受免费义务教育,惠及学生达23万人;拨付1,753万元落实困难助学政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达16,762人次;安排增人增资经费1.5亿元,落实教师收入待遇“两相当”工作;市镇两级拨付1.07亿元,创新高中阶段教育成本“市镇共担”机制和“钱跟人走”统筹调配机制,激发镇区办学活力;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振兴初中建设、创建示范性高中及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建设等教育专项经费6,300万元,完善教育硬件设施。文化投入方面,安排贷款贴息1,000万元,确保数字电视整体转换项目顺利推进;投入100万元,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及中山咸水歌、醉龙等传承基地挂牌;安排文化名城专项资金1.7亿元,提升“文化名城”效应。卫生投入方面,安排873万元用于“婴幼儿奶粉事件”、“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等防控工作,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对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备购置和启动经费给予补助;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进行补贴。 
  三是加大“三农”投入,保障农民、基层利益。加大农村支持力度,通过“一折通”直接向种粮农民发放共1,151万元种粮补贴;安排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补贴1,130万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拨付农路硬底化建设、开通大面积耕地农桥农路、农村公路建设补助5,000万元,提升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安排专项资金649万元,用于能繁母猪和水稻种植保险,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安排1.2亿元用于对镇区财政转移支付,其中对4个欠发达镇区转移支付1.06亿元。 
  四是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市财政投入3,100万元补贴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18个镇区污水处理厂首期全部通过环保验收;投入700万元用于全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污染源全国普查、减排、自动监测站维护以及创建国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复检工作等;投入1.5亿元加大内河整治,有效改善全市水生态环境。 
  五是加大基建投入,保障重点民生工程实施。2009年累计基建支出25.31亿元,有效推进了中山中专迁建、纪念中学扩建、实验高中扩建、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三期工程、北外环路建设、北部垃圾综合处理基地建设、岐江河综合整治工程、中顺大围西河水闸重建工程、廉租房建设等全市重点项目的实施。 
  (三)夯实基础,求变创新,各项财政改革全面推进。针对财政形势,我市财政部门对内夯实基础,理顺业务流程;对外推行多项改革,规范财政管理。 
  一是不断推进各项公共财政改革。积极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断扩大直接支付范围;推进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试点和公务卡结算试点,打造“阳光支出”、“阳光消费”;认真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稳步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工作,加强对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管理,增加政府采购透明度。 
  二是不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为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009年我市财政部门及时推出规模预算、绩效预算、细化预算等三大改革措施,用科学理财手段理性安排逐年递增的资金需求。通过实行规模预算,使各部门预算申报额度得到合理控制;实行绩效预算,对项目支出进行有效核减;实行细化预算,将预算编制基础工作做细做实,为有效执行预算奠定基础。 
  三是积极推进收支联动管理改革。建立收支联动管理制度,对预算单位历年沉淀的指标结余进行彻底清理,进一步规范年终预算指标结转程序,有效解决年终结余资金逐年大幅递增的问题,预算管理力度不断加大。 
  四是继续深化绩效管理改革。大力推进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抽取120个社会影响较大且涉及民生的市级支出项目组织绩效自评;组织专家对农田水利建设、内河整治、创建示范性高中等项目进行重点评价。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切实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追踪问效,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市本级及火炬区预算超收安排支出情况 
  2009年,我市可支配财力较年初预算增加5,481万元,其中市本级3,052万元、火炬区2,429万元。市本级超收收入主要用于归还省国债转贷本息,火炬区超收收入主要用于教育系统增人增资、改善学校办学环境、完善教学设施等。 
  2009年,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财政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初提出的目标任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宏观经济调控影响,财政增收压力不断增大;二是社会事业发展、基础建设、转移支付、政府债务偿还等各方面支出压力日益增加;三是部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不断改进工作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整改和创新力度,推动我市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