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镇始终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扎实开展儿童福利相关工作,通过加大关爱保护力度、联动社会力量等系列举措,不断提升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水平。
一、聚焦组织推动,规范化落实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镇党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立古镇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民政的副镇长任组长,明确公服办、公安、教体等为成员单位,建立层级负责制,确保工作层层联动、责任到人,切实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在全市率先取得突破。二是强化协同联动。充分利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各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解决议定重要事项及进行个案会商,以“协同联动”促进形成未成年人工作常态化。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出台强制报告、应急预案、个案会商、未保工作站轮值等制度,建立个案分派跟踪、亮灯督办、办结回访等机制,深入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聚焦关爱普惠,精细化服务保障。一是关注特殊群体,落实兜底保障。落实困境儿童定期走访制度,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通过入户走访、政策宣广、帮扶慰问、课业辅导等形式提供关爱服务。2023年共走访困境儿童999人次。对全镇困境儿童实施分类保障,定期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做到应保尽保。累计发放社会散居孤儿“儿童福利津贴”4.61万元,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金13.26万元。通过“微心愿”“微梦想”和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发动社会爱心人士、社会爱心企业认领困境儿童的小小心愿,共为29名困境儿童捐赠心愿约6000元。二是撬动社会资源,护航健康成长。依托第七届“博爱100·善治灯都”公益创投平台,联合“未来护蕾”未成年人保护支援小组服务项目实施单位,走进镇内五所小学和古镇学校初中部开展以青春期为主题的成长小组工作坊。2023年共开展小组活动24节,累计服务近500人次。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办“未”爱向“阳”未成年人公益课外兴趣班,包含篮球、羽毛球、图形化编程、围棋等课程,让孩子们锻炼身体,增长课外知识,缓解了困难未成年人家庭的经济压力。2023年公益班已连续开办三期,服务124人次。三是正面教育引导,提升精神素养。通过走访调查,摸排低保家庭儿童、残疾儿童的家庭情况和成长需求,为有需求的困境儿童实现全覆盖入户服务,开展困境儿童庆生、心理测评、心理咨询、亲子团康及亲子手工DIY等活动,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极开展普法进校园、进村(居)、进家庭宣传活动,积极运用“灯都古镇”微信公众号平台,与线下的慈善万人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诚信进社区”法律宣讲等志愿活动紧密结合,组织镇、村(居)民政干部、双百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大力宣传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2023年开展政策集中宣讲20场次,服务757人次;入户宣传7场次,服务492人次,派发宣传单张596份。四是设立慈善信托,呵护心理健康。设立古镇镇护童成长慈善信托,信托资金8万元全数投入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心理咨询项目中。成立古镇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内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公益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设置公益心理咨询坐班服务,公益心理咨询师逢周三、周六晚在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心理咨询室开展公益心理咨询服务。2023年,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公益心理咨询坐班服务25人次,跟进心理个案13宗,开展志愿者培训32场次。
三、聚焦个案跟踪,精准化关爱保护。一是建立网格跟踪,形成保护闭环。采取“网格员巡查发现+未成年人个案跟踪处理”的网格化基层保护模式,依托中山市综合网格调度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未成年危急情况的全流程发现、跟踪和督查督办,确保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通过网格化管理系统支持,成功跟踪处理多宗未成年人个案,实行未保个案一跟到底。二是启动“守护联盟”,筑牢保护防线。联合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镇综治、公安、妇联、团委、教体等部门启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守护联盟”行动。“守护联盟”心系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成员单位、学校、家庭与村居四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以“守护联盟”工作室为阵地,邀请心理医生、社工、律师进驻,为受侵害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未成年人帮教、法律服务、伤情鉴定、帮扶安置等援助服务,实现“一人一策”精准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