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建立深中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20164号)收悉。经综合深圳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要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中山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战略决策和省工作部署,举全市之力参与“双区”建设,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以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为桥头堡深度对接珠江东岸,全力推进与深圳的规划协同、交通协同、创新协同、产业协同、营商环境协同和公共服务协同,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和高质量发展。
一、积极谋划,探索深中深度融合体制机制
(一)谋划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按照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的工作部署,2019年底深中两市启动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规划建设研究,提出立足深中所需所能,充分发挥互补优势,以基础设施为先导拓展发展空间和腹地,以产业链协作和产业集群共建为核心推进产业合作,以公共服务共建为纽带推动民生领域共享,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构筑融合发展新态势,努力将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打造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经济带。在中山临深区域共建产业链专业协作基地,建设一批深圳链主企业专业配套园区,引导上下游关联企业布局打造万亩级深中合作创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围绕资源共建共享、成果协同转化、企业融合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仪器装备攻关、科教合作等领域加强深中合作,共同推动重点创新平台的对接合作,探索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建设深中产业协同孵化中心,建立两市科技企业与创投机构信息对接机制,通过项目化、机制化等方式,争取将走廊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典范和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动力轴。
根据中央湾区办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谋划建设一体化发展试点的指示要求,我市积极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建设总体方案,推动位于翠亨新区的深中合作创新区(深中产业链专业协作基地)、深中港高端制造合作基地、深中澳文化与科技合作基地纳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范围。
(二)积极创建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2022年4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请示,支持中山谋划前海创新政策对接、产业发展空间拓展、跨市域交通畅联、科技创新体系协作、公共服务协同衔接、跨市域规划共议共编等六大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创新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一体化等六大一体化工程,并同意中山复制推广省内已批复的改革创新实验区支持政策。
(三)积极探索一体化创新制度安排。深入学习借鉴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模式,充分发挥深中通道作用,研究制定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按照中央及省统一工作部署,联合深圳、东莞共同研究深圳前海、东莞滨海湾和中山翠亨联动开发建设方案,开展推动中山与深圳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方案研究重大课题,积极配合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围绕管理架构、规划对接、要素衔接、企业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一体化创新制度安排,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协同发展。
二、对标提升,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服务体系
(一)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聚焦中山创新发展需求,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中山。国家和省支持将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纳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重点创新平台,省支持将中山翠亨新区纳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26个重点创新平台之一,并支持高水平建设翠亨科学城。目前我市规划建设包含中山光子科学中心、先进低温研究院两个重大科学装置的中山科技创新园,其中光子科学中心、先进低温研究院已纳入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省科技厅支持我市将光子科学中心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规划、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范畴。
(二)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和企业创新平台。积极吸引国家大院大所、央企等“国家队”科技资源向中山集聚,布局中山市华南理工大学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风电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中山市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创新平台。支持我市建设省企业重点实验室,以及省高精密光学镜头(晶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金属3D打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锂离子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2021年我市成功筹建培育广东省海洋新能源创新中心,围绕海洋新能源发电前沿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研发攻关,将进一步推动海洋新能源开发的应用装备及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三)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初步方案提出,支持中山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提升发展能级,探索建立前海创新政策对接机制,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营商环境一体化。近年来我市与深圳共同推动前海制度创新成果的复制和推广,不断深化区域高质量改革联动,已在我市适合区域率先复制推广国家级和省级自贸区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的改革创新经验,积极申报建设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出台《中山市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行动方案》《中山市2022年度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一系列文件,对标深圳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三、互利共赢,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一)构建高效协作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深中两市按照省建立健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动协调推进机制有关要求,因地制宜出台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工作全面落地落实。我市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对接深圳相关产业集群,推动各产业集群内部、产业集群之间以及两市之间的协调联动,推动我市深度融合深圳产业链分工,共同打造创新能力强、产能集聚度高的区域产业集群。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围绕我市特色产业,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试点,布局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我市加快工业发展平台载体建设,结合本地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我市根据省各相关部门的工作部署,着力打造重大产业载体,大力推动头部企业项目落地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构,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多措并举推进深中产业融合发展。
(二)规划打造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大型产业集聚区。整合火炬开发区(含民众街道)、翠亨新区(含南朗街道)等东部镇街的部分区域,成功申报省级大型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省首批七个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大型产业集聚区之一,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产业集群,拓展深中一体化发展承载空间。目前中山南区产业园成功申报省产业园,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获批首批省特色产业园。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以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为牵引,联合深圳市共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依托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推动国际会展业高端化发展。拓展现代物流服务领域能级,促进与大湾区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四、加快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高效互通
(一)构建快捷高效轨道网。积极推进深江铁路(中山段)建设,开展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前期工作,共建“轨道上的大湾区”。与深圳共同深化深大城际西延至中山相关研究,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支持,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修编或深圳都市圈城际和市域(郊)铁路规划等契机纳入上位规划。
(二)完善深中通道对接网络。规划公路通道与深中通道快速直连,同时加快推进中开高速、东部外环高速等项目建设,提升深中通道在珠江西岸的通达能力。与深圳共同研究符合两市需求的深中通道收费机制,对接开通跨市公交线路,特别是研究依托深中通道开通公交市际班线的可能性,目前正在组织编制跨市公交线路方案,待进一步讨论成熟后,将与深圳就线路、场站配套设施等进一步沟通协调,促进深中两地交通便捷性的提升。
(三)提高水上客运便利度。目前已开通深圳蛇口至中山水上客运航线,中山港马鞍港区新客运码头工程已交工验收,正在加快联检大楼建设,推动新客运码头尽快投入使用,届时会同客运企业研究完善水上客运航线,加强水上客运服务水平,提升水上客运航线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协商共建,推动跨区域公共服务提质共享
(一)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积极对接深圳优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在办学理念、大学筹建、研究生联合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在打通职业教育上升渠道方面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共建共享。
(二)加强医疗社保医药领域相互协作。深中两地医疗机构加强协作,积极推进两市医疗卫生对接融合,推进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两市共同推进“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加强社保医保领域对接合作。推动医疗保险在全国率先全流程完整上线国家医保信息系统,与深圳共享信息资源,共同推动医保线上服务提质增效,实现省内门诊和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功能。持中山居住证和在中山接受全日制教育的深圳居民在中山参保,深圳居民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在中山可享受参保地医保待遇并可直接联网结算。
(三)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通过签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合合作协议等措施与深圳加强环保领域合作,在信息共享、环境治理先进技术和经验交流、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六、下一步工作
(一)按照中央及省的工作部署,积极推动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等平台建设,加速深中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扩大与深圳公共服务同城化的广度和深度,共同打造现代优质公共服务体系。
(二)借助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大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聚焦土地管理、科技创新、金融投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领域探索改革举措,打造更加公开透明、专业高效、接轨国际的现代企业服务体系。同时,学习复制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建立健全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以规则机制衔接为重点的制度开放新格局,创新优化均衡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加大对深圳产业和企业的研究,集中优势资源规划建设高水平产业发展载体。主动吸引和对接深圳健康医药、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产业,大力引进和对接深圳先进城市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推进深中产业一体化高质量融合发展。
(四)恳请省、国家支持将翠亨新区打造成为国家级平台,对深中合作创新区、深中港高端制造合作基地、深中澳文化与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给予更多资金和用地保障。
(五)配合省争取国家支持系统性谋划珠西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强化珠江口西岸内部和跨珠江口的高效联通。同时加强与深圳对接沟通,加快推进深中通道建设,推动深江铁路开工建设,共同研究符合两市需求的深中通道收费机制,研究依托深中通道开通公交市际班线的可行性,持续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互联互通。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中山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