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 > 执行公开

市审计局科学管理审计项目计划,有效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信息来源:中山市审计局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11日

  2018年,是我省全面推进审计计划管理改革的第二年,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在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创新方式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科学管理,有力推动审计全覆盖,促进审计监督职能有效发挥,并获得省审计厅有关工作通报中给予了充分肯定。经统计,2018年1至11月我局已完成审计项目26个,审计查出违规金额5.02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28.41亿元、损失浪费金额1799万元,出具审计报告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31篇,向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8件,审计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40.97亿元,审计提出审计建议75条,提交审计信息57篇,其中被上级批示、采用12篇。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科学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措施:
  一、建立完善审计对象库,科学确定重点审计项目计划。      
  根据国家审计署的工作安排,我局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开展审计对象调查摸底,基本确立审计对象并完善审计对象库。在此基础上,对近5年审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分类汇总,筛查超过5年未开展审计的部门、单位和镇区党委政府、市直部门以及国有企业主要领导干部名单,根据省厅的工作安排和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并征求人大、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后,初步确定审计项目计划,范围涵盖重大政策落实、财政、民生、政府投资、企业、资源环境、经济责任等七大板块。
  二、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提高审计资源统筹利用效能。
  为大力推动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点面结合、协同审计、一审多果,我局采取“1+1”的组织方式,对镇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同步安排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市直部门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同步安排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与其他审计项目同步进行,相互融合,实现一审多果,成果共享。
  三、积极探索大数据审计,加快推进审计全覆盖。
  围绕审计署提出“科技强审”的工作要求,我局大力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一是成立电子数据审计科并专门配备计算机人员,专责我局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二是积极发挥“金审二期”建设作用,建成财政、社保数据联网审计平台,以及住房公积金、政府投资、经济责任等审计应用模块,并建立了400多个审计分析模型,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年度的电子数据查询、分析工作,大大提高审计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正在开展大数据审计信息系统前期立项调研工作,为顺利开展大数据审计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利用无人机、GIS地理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进行取证和数据分析。四是重视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派出一线审计人员参加上级审计机关组织的计算机中级培训班,目前已有12名审计人员获得计算机中级证书,大大提升了队伍计算机整体应用水平,有效推动我局大数据审计。五是积极向先进地区学习。由局长带队,有关局领导和业务科室负责人专程到杭州、南京等市审计局交流学习,借鉴其在大数据审计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审计新模式,有效补充审计力量。
  为解决人手少、任务重的矛盾,我局积极探索研究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审计的途径与方法。一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至2018年招收7名雇员和28名辅助审计人员,充实审计力量。在招收过程中,我局严格把关,注重招收人员的政治素质、从业资格、经历及相关专业技能,大大缩短工作磨合期。二是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将过往委托中介机构出具审计报告的形式改为按审计项目需求直接向社会中介机构聘请专业人员,切实加强对聘用中介机构人员管理。三是积极探索实践通过跨界邀请专家参与审计工作,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共邀请25名医疗、环保行业专家,参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污染防治专项审计、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等项目,弥补审计人员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不足,确保审计结果权威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