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 > 期刊选摘

《政务动态》--〔2011〕第93期(总第872期)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15日

三乡镇多项举措提升中心城镇软实力

    近年来,三乡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经济转型、文化繁荣、一流生态为主抓手,全面提升城镇软实力,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打造中山“南部中心”城市奠定良好基础。
    一、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出台三乡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奖励方案》、《促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限上三产单位奖励方案》、《专利奖励暂行办法》、《企业工程技术和研发中心认定奖励暂行办法》、《加快发展金融业方案》、《促进企业上市的意见》、《奖励企业创建名牌名标方案》、《行政服务绿色通道》等政策措施,强化工业企业扶持奖励力度。每年镇财政安排数百万元,对全镇积极转型、上市、创建自主品牌、建立研发中心、发展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实施扶持奖励。2007年9月至今三乡镇未出让过一寸土地,相反土地储备比2006年增加1211亩。外来务工人员减少近7万人,来料加工企业由2006年236家锐减至目前88家。2008年以来全镇外来劳动力、用水用电等生产要素投入连年递减。同时,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年均增长11.35%,产值年均增长22.44%,工业土地亩产率年均增长19.52%。地方生产总值、工业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16%以上增速;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值、国地两税保持年均4%以上增速。“十二五”期间,三乡镇预计实现3-4家企业上市。
    (二)加快打造平埔工业区、温泉片区两大发展平台。按照全面实施工业强镇、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为可持续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竞争基础。2007年以来,基本理顺平埔工业区土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多次忍住中小企业项目投资的诱惑,以更高标准面向吉林汽车制造厂、广州好迪日用化工等知名大企业洽谈招商,全力引进优质项目助推三乡工业转型升级。成立三乡镇“中国日化基地”可行性研究和招商引资工作组,积极利用平埔工业区平台,打造南方“中国日化基地”,有关招商引资工作正紧密论证中。深入整合温泉片区资源打造中山南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成功举办两届古典家具文化节,实现中山南部会展经济零的突破,与广州长隆集团、深圳华侨城集团、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招商局集团和雅居乐集团等进行友好合作洽谈,全力引进三产巨头进驻开发,推动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与雅居乐集团达成40亿元合作协议,已列入市“十二五”重点现代服务业项目,前期工作有序进行中。与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即广交会集团)达成62亿元投资意向协议,全力整合雍陌、前陇、古鹤古典家具市场和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显著行业地位的全国性高层次焦距展览交易平台——中国品牌家具交易中心,力争纳入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
    (三)加快以大交通为主框架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定格局、拉骨架”的要求,推进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5000万元,按照城市道路标准对金涌大道进行升级改造,项目资金已基本到位,进入方案规划阶段。投入8000万元,按照城市一级交通客运站要求建设南部交通一级站,已完成项目征地、前期方案设计工作,进入征求意见和修订完善阶段。积极配合市加快升级改造城桂公路、打通三乡至神湾的金凤路,加快原广珠公路三乡雍陌-古鹤线升级改造工程,筹划论证三乡至南朗、神湾的公路立网建设。配合广珠西线三期项目建设,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4月全面完成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另外,加快桂山中学新校区一期项目、茅湾涌水利二期项目、南部金融中心大楼、西山及南龙150千伏变电站项目等工程建设,为打造南部教育、金融、水利、电力供应中心奠定基础。
    二、打造文化名镇,彰显现代文明城镇魅力
    (一)唱响主旋律。借助辛亥革命100周年、建党90周年重大纪念节庆,突出《三乡风采》、三乡广播电视站等镇内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开展“公共文明工程”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系列读书月活动,倡导全民读书、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推进文化名镇建设工作,提升文化氛围。创建17家“农家书屋”和村报,实现村村有“农家书屋”和“一村一报”,宣传推广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文化新风尚,全面提升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举办多元健康的群众文体活动。全市率先建立“中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镇区分会、“郑观应研究分会”等高端学术文化团体,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大力培育工人业余艺术团、女子业余学校等外来工文化品牌,工人业余艺术团成立9年来,出入广大农村、工厂及珠三角等兄弟镇区演出400多场次,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100多次,团体及演员个人先后获得国家、省市荣誉奖励50多次,被誉为中山版“旭日阳刚”。目前,全镇拥有文化体育等文体协会30多个,每年举办公益性文体活动300多场次,近年来先后获得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首届社会主义新农村合唱比赛金奖、首届全国农民合唱大赛金奖、全国全民健身活动优秀镇等荣誉。
    (三)激活文化产业活力。打好“中国古典家具名镇”品牌,通过每年一届的“中国(三乡)古典家具文化节暨招商洽谈会”,突出文化产业的商业化运作,从以宣传活动为主转变到以经济活动为主、以政府主办为主转变到以企业参与为主,更好地释放三乡古典家具行业的经济产能和市场影响力,提升专业镇产业水平。积极整合温泉养生、休闲体育、古旧建筑等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休闲旅游产业。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建成全球首座有孔虫雕塑园及其博物馆,被美国、法国等科学科普杂志刊登介绍。落成开放以邓小平“不走回头路”为主题的罗三妹山公园,成为红色旅游新亮点。重新修缮郑观应故居,美化绿化周边环境,建设配套设施。今年力争成功申报“中国休闲体育名镇”。
    三、倡导绿色生活,构建宜居幸福家园
    (一)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十二五”期间,三乡镇继续大力推进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响应“清洁生产”行动计划,率先在该镇宝元鞋厂启动“清洁生产”项目,目前已投入500多万元,顺利通过市环保验收。下阶段宝元鞋厂将继续投入4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相关硬软件升级改造,力求通过省环保厅验收审核,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
    (二)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推动村企发展绿色低碳能源。伟强科技公司从2009年开始将研发部门整合搬入三乡,进军节能环保产业和开发新能源,着手研发高亮度的LED照明散热、LED封装、液晶电视被光模组散热、汽车高级晶片散热等高端产品。同时引进先进设备生产质酒精,挖掘蕴藏的巨大市场潜力。目前该公司年产值超2亿,纳税总额过千万。白石村投入600多万元建设沼气工程,该工程(一期)已于6月顺利竣工,其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成效得到省市人大认可。工程完成后可实现年产沼气7.3万平方米,每年输送给100户村民,同时产生固态有机肥料400吨、沼液约2500吨。
    (三)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制定《三乡镇“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方案》,狠抓执行落实。目前全镇污水处理率83.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筹备上马三期污水处理工程,力争实现全镇生活污水截污全覆盖。投入1.34亿元,继续建设茅湾涌综合水利(二期、三期)工程,开挖800亩蓄洪湖,配套进水泵闸、文阁河泵站技改等,全面改善三乡内涝旧患,整治沿河环境。以迎接国家卫生镇复检为契机,大力开展“美城行动”和“绿化工程”,仅今年全镇在交通道路、镇村公园、沿河路岸等地段绿化重点项目拟投资3000万元,绿化长度7400米,超过3万平方米。今年,在已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基础上,确保高分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复检,让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城市形象成为三乡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三乡镇党政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