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 > 期刊选摘

《政务动态》--〔2011〕第134期(总第913期)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1年09月08日

横栏镇“四个突破”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横栏镇依托良好的区位、资源、生态优势,把发展以花木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全力构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新格局。花木产业已成为横栏镇农业主导性产业之一,种植总面积近2万亩,种植品种350多个,年产值近10亿元。花木业的发展壮大,使横栏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主要措施和成效体现在“四个突破”:
    一、以规模集约发展为切入,突破传统生产模式
    一是改革土地利用方式,创新性实施“土地反承包”制度,有效改变过去小面积、小规模经营状况,真正实现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大大提高农业效益。二是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将古神公路沿线打造成花木产业集聚带,强化“集聚发展”效应,引导农户加快土地流转和集中,为花木产业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以实施“三化”工程(集聚化、园区化、基地化)为重要措施,坚持走农业与先进技术、深加工业、现代管理融合发展路子,有效解决过去农业基础条件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全、产业链条不长、劳动力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四是强化政府引导,在完善村级统一核算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引导、下基层走访等方式,引导各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土地资源,实行花木连片集约式发展。
    二、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突破土地价值瓶颈
    出台《横栏镇扶持村级农路农桥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最近4年累计投入近2400多万元修建农路38公里、修建农桥和涵洞25座,建成硬底化农路28公路。同时,以“一河两岸”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如新茂村投入近4000万元进行“一河两岸”护栏建设、改造和建设村内道路和排污工程;贴边村投入近1000万元对村道进行硬底化改造和“一河两岸”建设;五沙、三沙、横西、裕祥等村根据自身实际推进“一河两岸”环境改造工程。在今年植树月活动中,全镇各村均加大投入绿化美化工作。随着基础设施和环境不断改善,土地附加值也不断提高。到2010年底,花木基地每亩产值最高超过10万元,每亩年纯利润最高超5万元;全镇花木基地每亩年租金平均约7000元,居我市农业用地租金价格的前列。
    三、以延伸产业链为抓手,突破单一发展路径
    经过多年发展,花木产业已初步形成“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至2010年底,全镇有花木场近400个,种植规模在20亩以上的专业户有200多户。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花农已从过去单一种植向生产、销售、运输等环节延伸,培育出一大批专业销售、专业运输、专业肥料销售、专业吊装队伍、专业泥土贩卖队伍等专业化公司,出现了一批具备国家二级资质的园林绿化工程公司。花木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扩大,不仅有效带动花木的生产、销售和产品结构调整,而且促使花木产业从单一的苗木生产向规划设计、绿化施工、养护管理一条龙服务方向发展。产业多元发展、深度发展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全镇10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均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农民年纯收入跻身全市前列。
    四、以强化品牌创建为导向,突破做强做优难点
    一是利用古神公路和新岐江公路创造了交通新优势,扩大花木种植面积,重点引导中高档花木种植,形成低、中、高档花木生产及销售一体的产业链,全力申报“中国花木之乡”,促进花木产业由“量”扩展向“质”提高转变。二是计划扶持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强势花卉苗木龙头企业,着重培育特色花木,形成多个花木业知名品牌,推进优势品种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三是以“水•印•江南苑”生态旅游项目为载体,步打响花木绿色产业在珠三角地区的知名度,致力打造西江沿岸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基地,助推花木基地做强做优,进一步擦亮“横栏花木”这一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