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 > 期刊选摘

《政务动态》--〔2011〕第174期(总第953期)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25日

  我市产业转移工作取得新突破。目前,我市参与共建的四个产业转移园已开发37600亩,已签订正式协议项目396个,总投资额1123亿元。园区开工建设项目335个,投资额722亿元,其中已建成项目261个,投资额324亿元。首批省级产业转移示范园中山肇庆(大旺)和中山河源两个产业转移园居全省产业转移园前列,成为当地工业发展引擎和新兴产业集聚地。阳西、怀集两个镇级共建产业转移园近日举行了我市企业项目入园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将生产基地落户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项目占地1000亩,总投资16亿元,预计投产后总产值达50亿元。东升商会将绿色家具产业园生产基地落户中山大涌(怀集)产业转移园,项目总规划占地6000亩,其中首期占地2000亩,投资15亿元,预计产值达30亿元,实现税收近1亿元,安排劳动力转移3000多人。美味鲜生产基地和绿色办公家生产基地落户入园,为阳西、怀集两个共建产业转移园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市经信局办公室)

  灯都小额贷款公司缓解灯饰企业融资困难。古镇灯都小额贷款公司自去年5月成立以来,以中小企业、“三农”和自主创业居民为目标客户,坚持“小额、分散”的贷款原则,支持当地灯饰企业和个人创业。至今累计向100多家中小企发放贷款4.5亿元。该公司目前发放的贷款以不超过一年的短期贷款为主,额度从20万元至500万元不等。只要资料齐全,可在2-7天内审核完毕,最快一天即可放款。考虑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利率承受能力,公司平均综合贷款利率基本保持在11%左右,与银行实际利率水平相近。为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公司推出“速保通”、动产质押贷款和三方联保贷款等创新贷款产品。一些没有抵押物的企业或个人,可凭个人信誉,或者得到有信誉的人或公司推荐担保,可到公司办理贷款。集体土地的租赁权,经集体地属地的村委同意,也可作为权利质押担保方式,因此备受当地灯饰企业欢迎。近年来,古镇镇政府大力发展金融产业,继出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后,目前正积极筹建我市第三家村镇银行,筹建中的全镇第一家融资担保公司也已上报省金融办。同时尝试推行企业之间联保或仿照肇庆商会设立基金,为外地企业解燃眉之急。 (市金融工作局)

[镇区动态]
  古镇镇积极促进外贸出口增长。一是及时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迅速将《2011年中山市出口退税征退差资金管理办法》及《2011年中山市促进镇区加工贸易发展奖励办法》等政策传达到相关企业。由主管领导亲自带队前往企业开展动员工作,鼓励有潜力的出口企业利用好扶持政策。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每年预算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出口业绩突出的企业,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自主出口品牌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是进一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制订培育企业争创名牌名标的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自主出口品牌,充分宣传品牌效应,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四是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扩大出口搭建信息和服务平台。组织企业参加法拉克福、米兰、香港等地专业灯饰展会。五是加强培训,提高外贸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不定期组织企业参加外贸业务培训班和出口商品交易会,使企业熟悉谈判、签约、制单、报关、商检、结汇等外贸业务,培养更多外向型经济人才。 (古镇镇党政办)

  西区汽车街改造取得初步成效。为做大做强西区“汽车一条街”,促进汽贸行业转型升级,西区积极推动汽车街改造,取得初步成效。1-9月,该区整车销售额为26.56亿元,增长11.3%。主要措施:一是党工委高度重视,分管领导挂帅。由分管领导负责专项工作,安排专人落实具体工作。分管领导带队对规划区现状进行现场勘察,收集行业相关资料,与汽车销售行业协会深入沟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广泛征求销售企业意见。参与草拟汽车街规划设计方案,召开专门党工委会议进行讨论。二是深入研究,合理布局。认真汲取先进经验,参考国内外成功改造典范,召开汽车企业座谈会。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基础上,将彩虹大道“汽车一条街”改造列入“三旧”改造重点项目,形成“两轴三区”的空间规划格局。三是形成督办,分步实施。制定详细推进计划,将汽车街改造项目纳入年度任务进行督办。目前,改造工作已完成总体概念规划初步方案和其中两个区域的城市设计初步方案,及支撑相关规划内容的八个专题研究。率先开展标志性雕塑、路牌、广告灯箱建设工作。 (西区党政办)

  东区“六个狠抓”创新社会管理。一是狠抓机构建设。成立由副书记担任组长,综治、公安、消防、安监、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在10个社区设立流管服务站,配备62名专职综合协管员开展日常工作。二是狠抓制度完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工作意见》、《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等,以制度促管理,规范各个环节和工作流程。三是狠抓信息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规范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信息系统、居住证信息系统等相关业务系统流程。推行“以屋管人”、“以证管人”工作模式,确保出租屋和流动人口信息真实、及时、准确。至10月底,全区共登记出租屋5059户,流动人口42989人,征收房屋租赁税291.9万元,持有效居住证31996张。四是狠抓队伍建设。制定针对性培训工作方案,定期组织协管员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业务技能训练、走访工作技巧等集中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五是狠抓团支部建设。今年初在全市率先建立流动人口团总支,各社区分设流动人口团支部。组织丰富的活动,拓宽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青少年间沟通交流。以花苑社区流动人口团支部为试点,通过开展对流动儿童的定向志愿活动,为其提供融入本地户籍儿童群体的空间,社会效果良好。六是狠抓安全管理。重点加强出租屋消防安全整治工作,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东区出租屋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共检查出租屋5000多间次,查出安全隐患351处,整改271处,跟踪落实80处,有效提升出租屋消防安全环境。 (东区党政办)

  沙溪镇扎实开展全民修身行动。一是多管齐下,扩大宣传覆盖面。在镇内主要路段设计悬挂宣传标语,让修身活动及名言警句随处可见,深入人心。编印《全民修身格言》单张、小册子派发到每家每户。编印《文明礼仪常识读本》,派发到机关部门、企业单位、工厂农村、学校,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个人礼仪、公共礼仪等礼仪常识,提高文明素养。出版《全民修身简报》,及时互通活动信息,促进相互学习。在镇政府、单位、学校办公室、课室、会议室、饭堂张贴格言,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二是设置全民修身教育长廊。在沙溪车站、龙瑞市场等群众活动聚集地设置3处全民修身教育长廊,每处长廊长达200米,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现修身活动,群众喜闻乐见。三是在电视台开辟专栏,报道各单位活动情况。四是启用信息平台,每天编发手机信息,向机关、单位、农村干部发送修身格言信息,促干部群众修身正行。五是结合镇内“12.8”慈善筹款活动、沙溪人精神大讨论活动,倡导群众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提炼沙溪精神,提升沙溪凝聚力,延伸全民修身内容。 (沙溪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