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 > 期刊选摘

《政务动态》--〔2012〕第24期(总第993期)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2年02月27日

[情况反映]
  中山检验检疫局六举措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一是开展企业调研。计划3-4月走访各出口行业协会及百家中小微企业了解经营情况,帮助企业现场解决问题。二是加强原产地业务宣传。组织中小微出口企业原产地业务政策宣讲会,提高产品进口国优惠关税利用率。对企业申办原产地证书实行当日发送、当日办理,提高办证效率。对所有小型微型企业暂免征收签发一般原产地证签证费和工本费。三是加快注册及认证认可办理。将自理报检单位备案登记业务下放至8个派驻区镇办事处,方便企业就近办理。对企业申请出口企业注册、出口许可证等认证认可类的审批事项,实行专人指导跟踪,加快审批进程。四是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检测资源共享。重点在古镇推进广东省出口灯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标准、产品认证认可指导服务和便捷优惠的产品检测等技术支撑,帮助企业建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五是实现标准信息免费共享,指导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加强标准法规基础资源建设,提升对国际标准机构、主要发达国家的标准信息资源覆盖率,注重加强收集俄罗斯、中东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标准题录数据,为企业免费提供标准服务。加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跟踪,重点加强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法律法规变化信息,及时通报影响、发布预警,指导行业与企业规避风险。六是开展免费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定期举办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免费培训企业检测人员,开展产地证业务、质量体系管理等培训,提高企业质量保证能力。 (中山检验检疫局办公室)

  中山海关扶持中小微加工贸易企业发展。一是积极引导中小加工企业用好用足政策。联合市相关部门通过“海关•企业面对面”等政务公开平台,宣讲转型升级优惠政策,解答企业转型升级疑难,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二是积极推动以合同为单元的“关、贸、企”三方联网工作。与外经贸部门配合,做好“关、贸、企”三方联网推广工作。在加工贸易业务现场安排专人专岗受理三方联网业务,指定联络员加强与联网企业和外经贸部门的沟通,及时处理三方在日常业务联系配合和数据交换中存在问题,帮助企业节省审批时间、优化订单生产安排和库存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快办理中小加工企业合同备案审批。以政府拟重点扶持的有特色的中小加工企业为重点,根据相应行业或企业名单,安排专人专窗优先办理该类企业的合同备案审批、新厂验厂、内销征税等手续。 (中山海关)

[镇区动态]
  黄圃镇第三产业实现首月开门红。1月份,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比增20%。房地产销售企暖回升,成功引入中裕丰田4S店进驻,投资2.5亿元的三鑫商务酒店进入运营阶段,完成大岑家电街区等一批产业规划,招商引资进展顺利。主要措施:一是盘活土地创效益。利用现时荒废或产能不高的土地、物业进行重新产业规划,实现效益最大化。如盘活原马新物流200多亩土地建设中山北部汽贸城;利用大岑5公里沿街商铺建设家电产业销售街区等。二是市镇共建促旅游。加快建设旅游特色镇,重点打造一地三园四区的景区建设。发展酒店、旅行社业务,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和宣传推广力度。三是产销分离增比重。选定广东格兰仕电器销售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作为试点分离对象,扶持引导推进制造业服务环节分离发展。四是多向发展推金融。协调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选址,筹建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本地投资基金,活跃民间投资,推动金融业多元化、多方向发展。五是加大力度上项目。加大力度促进重大项目上马,重点落实黄圃港项目、海蚀遗址公园项目、会展商城项目等。六是多元发展谋地产。加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组合地产的发展力度,推动房地产业全面发展。打造北部商业中心,筹建商会大厦、生产力服务中心等,促进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服务行业集聚发展。 (黄圃镇党政办)

  民众镇力争经济工作开门红。预计第一季度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8.66%;工业总产值50.3亿元,同比增长20.22%。主要做法:一是抓好招商引资。以“3.28”招商洽谈会为突破口,以四大工业园区为平台,围绕有机硅、精细化工、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1月份成功引入中山丸锦电子等3个新项目,投资总额达420万美元。二是抓好园区建设。利用沙仔、沿江化工区,发展化工产业。以新展有机硅的进驻为契机,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落户发展,形成化工产业链。依托中圣金属等企业,将多宝片区300多亩工业用地打造为五金、电器配件生产基地。三是抓好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传统产业进行技改创新,通过引进新设备,开发新产品,加大品牌培育,提高产品档次和生产效益。配套1000万元,鼓励企业开展技改、上市等转型升级工作。四是抓好项目落户投产。促进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尽早投产。抓好已签约项目的动工建设。加强联系有意向投资的优质企业,力促项目尽快签约落户。实行土地转让缴纳建设保证金制度,促使新引入企业即拍地即建设即投产即见效益。五是抓好人才储备引进。建设镇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建设镇人才交流市场,定期举行招才引智合作交流会。发挥人才关爱基金作用,鼓励高技能人才落户发展。 (民众镇党政办)

  神湾镇多措并举确保经济工作开门红。一是掌握企业生产情况。对全镇企业逐一摸排,了解企业增资扩产和新企业进驻情况。做好“3.28”招商洽谈会筹备工作,拟与5家企业签约。二是协调企业正常开工。深入厂企掌握用工动态,组织多场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确保企业顺利开工。目前全镇80%企业的返岗率达90%以上,返岗3445人,新招聘1415人,占年前预计招聘数的70%。三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对盛世游艇、绿道神溪等10家重点项目继续跟进服务,推动项目早日投产。省重点项目盛世游艇会项目正推进建设,今年计划投资4亿元开展多项建筑工程。抓好江龙船舶项目的建设生产,开展现代造船基地的总体规划和可行性报告。四是抓好培育物流平台。研究制定招商优惠政策,吸引国际贸易采购商、批发商和有实力的进出口贸易公司进驻。研究神湾港三期扩建项目,为全镇物流业快速发展提供新保障平台。五是抓好培植新税源。研究制定政策,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优质项目进行重点支持,保证重点税源企业的可持续增加。运用奖励、贴息、补助等财政措施,支持重点企业稳增长促发展。六是确保农业开春生产。组织好春耕春种工作,完成大排西泵站重建等6宗冬修水利项目建设扫尾工作。加快外沙现代标准农田等特色农业基地的规划设计。 (神湾镇党政办)

  南朗镇加快推进经济协作区建设。南朗镇与火炬区积极推进在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共建经济协作区,推动我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主要做法:一是成立高规格的领导机构。该镇与火炬区分别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经济协作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相关工作。二是制订合作协议及细则。继签订经济协作区框架协议后,双方起草了协作协议,明确领导机构、协作区域、招商政策、税收分成等具体做法,待双方确认后实施。三是加快平台建设。计划将华南现代中医药城部分用地纳入经济协作区范围,共约5000亩,实施整体集中连片进行规划、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近年投入近4亿元完成“七通一平”的前期配套基础设施和“三纵五横”路网基础上,着手打通与火炬区健康基地的直接连通道路,优化经济协作区交通、环境优势。四是争创政策优势。十三届8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山市关于促进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把健康医药产业作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支柱产业来打造,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领导小组,提出系列扶持措施。最近,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经济协作区引进的项目实行“一级财政”政策。五是加强招商引资合作。华南现代中医药城借助共建经济协作区的机遇,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今年新引进健康医药优质项目18个,总投资达58亿元,包括国药集团、中新药业集团等。同时,国家健康基地协助招商在谈项目4个,投资额达13亿元。 (南朗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