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村(社区):
《港口镇防洪潮台风抢险预案》业经镇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原预案自行作废。
中山市港口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5年2月24日
港口镇防洪潮台风抢险预案
为了防御西江特大洪水和台风暴潮的袭击,确保中顺大围港口堤段、大南联围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制订本抢险预案。
一、基本情况
(一)港口中心片区基本情况
中顺大围位于西北江下游出口处,主流小榄水道,于1953年1月由410多个小围联为一个大围。1974年东西河水闸建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堤防体系。我镇负责中顺大围东干堤由东升堤段至东河水闸共9.56公里堤段的管理、维修、除险加固及抗洪抢险。我镇的耕地灌溉及抗旱用水可利用中顺大围全围开闸灌溉并辅助电动排灌站,镇内主要河道4条、总长约55公里,镇内外电排站33座,机组35台装机容量3375千瓦。镇内集雨面积30平方公里。捍卫镇内耕地2.8万亩,捍卫人口13.1万人,工农业产值98亿元。
(二)大南联围片区基本情况
大南联围东临珠江口,南向小榄水道,西邻五乡联围,北靠鸡鸦水道。全围堤线总长22.95公里,主要受益村有:阜沙村(横迳片)、上南村、中南村、下南村。围内河道纵横交错,属沙田冲积水网地区,平原高程一般在珠基面+0.5米到+1.2米之间。围内主要产业以农业生产为主,捍卫耕地面积2.47万亩,捍卫人口2.10万人,全年平均工农业产值1.25亿元。
1.堤防工程基本情况。大南联围现有防洪堤长度22.95公里,起点为横迳0k+00,终点为石基22k+950,平均堤顶标高约+4.3米,堤面宽6米,堤面硬底化宽度5米。捍卫耕地面积2.475万亩,捍卫人口2.10万人。全堤绿化长度22公里,绿化率达95%以上,有效地防止堤身的水土流失。
2.水闸、涵闸工程。大南联围现有防洪水闸:西闸、南闸、壳塘闸、莲池闸、大崩闸、良涌闸、大南尾闸(在建)、六顷闸、急流闸、藤蛇闸、河口闸、石基闸12座共15孔总净宽72米,闸孔最大净宽20米,最小净宽4米。内河节制闸有:东闸、会安闸、二扁闸、北闸、横河闸、横迳内闸、千丈闸7座共8孔总净宽26米。穿堤涵闸有:良涌北涵闸、卫民中节尾涵闸(已临时封堵)、惠民壳塘涵闸、公平妇女围涵闸、莲花同丰头涵闸及苏岑份头暗窦等5座。各防洪水闸是大南联围农田灌溉、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在建围初期对水闸设防标准要求不高,年年经受洪涝肆虐。因此,由过去掩闭式的落后操作方法,改为电动提升门,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保养维修。
二、指挥机构
三、组织分工
(一)港口镇各职责单位落实三防责任制
港口镇三防责任如下:
总责任人:党委副书记、镇长
常务总责任人:分管三防的党委委员、副镇长
副总责任人: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应急管理局局长、武装部副部长、城市建设和管理局局长、农业农村局局长、水务事务中心主任。
三防责任单位: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公室、平安法治办公室、经济发展和科技统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公安局港口分局、市财政局港口分局、市卫生健康局港口分局、公共服务办公室、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市消防救援支队港口大队、港口医院、电信港口分公司、港口供电分局、供水港口分公司、各村(社区)。
总责任人为三防“第一责任人”。
常务总责任人为“三防”直接负责人。
港口镇各三防责任单位服从市“三防”指挥部和港口镇人民政府的指挥。在非突发危急的情况下,镇各三防责任单位负责当地的抢险救灾工作,非常时期及时报告请示市“三防”总指挥部,服从统一调动,联合作战。
镇内各村(社区)也是三防责任单位,各村(社区)主任担任村(社区)三防总责任人,为各村(社区)防汛、防台风第一责任人,分管干部任副总责任人,为防汛、防台风责任人。护堤任务划分到各村(社区)负责。组织巡逻队、抢险队把守,责任到人。同时严格按省定标准储备三防物资。
(二)建立警民联防抗灾体系
港口镇三防责任单位服从市“三防”指挥部和港口镇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一般情况下由港口镇三防责任单位组织开展防洪潮、防台风抢险救灾工作,非常时期按要求与中顺大围指挥部联合作战。各村(社区)协调本村防汛抗台风救灾工作。
市公安局港口分局和基干民兵组成一支防汛抗灾突击队伍。
(三)三防责任单位内的组织与任务
三防责任单位内设一个参谋部、一个后勤部,各部设若干个小组。参谋部下设二个小组:
1.水文气象组:运用市“三防”办、水文气象信息,与市三防办、中顺大围三防办保持联系。主要任务是:准确及时收集水文气象资料,向港口镇人民政府提供科学数据与台风动向。
2.抢险技术组:在市水务局、中顺大围工管科指导下组成一个有抗洪潮经验的工程技术组,掌握港口堤段工程状况,对出现的险情及时提出分析意见并制定抢险实施方案。负责港口堤段抢险工作的技术领导并监督抢险实施方案的执行。(水务事务中心负责,人数3-5人组成)
后勤部下设十个小组:
1.物资粮食组:落实抗洪潮所需物资的调动,与辖区内各大超市签订粮油供应协议,落实防洪潮所需物资。(应急管理局负责)
2.通讯组:确保抗洪抢险期间有线、无线通讯畅通,及时传递水情、电报和明传电报。(电信港口分公司负责)
3.电力组:对堤段沿线电路进行架设维修,保障全镇供电和抢险用电,做好险段或抢险队伍驻地照明供电,并及时抢修被台风破坏的线路。(港口供电分局负责)
4.交警治安组:保障非常时期道路交通顺畅和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市公安局港口分局负责)
5.交通运输组:组织车船运载防洪抢险物资或人员前往出险地点。(城市建设和管理局、水务事务中心负责)
6.卫生救护组:建立前方医疗救护点,保证前方所需医疗物品,做好水灾的检验和消毒工作。(港口医院负责)
7.安全生产组:组织开展日常防汛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防汛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负责)
8.灾后复产组:主要负责台风灾后工农业复产工作,稳定民心,保障全镇经济平稳发展。(城市建设和管理局、经济发展和科技统计局、农业农村局、公共服务办公室负责)
9.宣传组:组织安排新闻单位到现场采访,向社会各界报道抗洪抢险实况,并充分利用多元化宣传手段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表扬好人好事,鼓舞士气。(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公室负责)
10.综合组:做好水情、雨、强风动向及出险情况记录,搞好资料的整理,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做好后勤生活供应,并掌握全堤段抗洪抢险和防台风情况及出险地点、抢险队伍驻地、当地负责人的姓名联系电话、镇有关领导的分工等。(应急管理局负责,武装部、水务事务中心参与)
四、运作规定及防御措施
每年4月15日汛期前,港口镇人民政府必须召开一次三防会议,明确各“三防”责任单位的职责、任务并落实各项准备措施。
(一)保障措施
当预报中山市将出现8级以上风力影响及十年一遇以上洪水时,需增加抗洪力量,经请示镇长后,根据“抗洪抢险紧急措施”所制定的方案,由港口镇人民政府发出指令如下:
1.港口镇三防责任单位及水利技术人员应立即到大堤地段就位,投入抗洪抢险工作。
2.由基干民兵组成的抢险队伍集结待命。
3.公安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密切配合交警、武警、水利有关部门做好交通和治安工作。
4.如大堤出现险情,立即向市三防指挥部和中顺大围三防指挥部报告。
5.镇三防责任单位应及时组织人力,各就各位,按已定的抢险方案做好一切准备。
6.由市交警部门印发“防洪抢险特许通行证”,对张贴有该通行证的抗洪抢险车辆,交警部门给予优先通行。
7.在可能出现特大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时,水务部门要及时做好排涝工作,提前开泵预排,确保全镇内河水位在安全水位以下。
8.当进入Ⅲ级响应即莺哥咀水文站水位达到4.0米(铺锦水闸水位达到2.8米)时,所有堤外小围人员要撤离。
9.对投入较大和保养困难的物资实行签订合同、对点挂钩的办法,保障抢险物资到位,如大型的防汛车辆、船只等交通工具,镇三防责任单位在汛期应与有关单位进行挂钩,确保防洪抢险的急需。在汛情紧急时,镇三防责任单位依法有权在管辖范围内调用所需物资、设备和人员,事后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有权作出砍伐林木以及取土的决定,事后补办有关手续。抗洪抢险期间所需的物资、生活用品,必须严格遵守“保障供给、手续清楚”的原则。
10.镇三防责任单位要及时总结抢险救灾的经验教训,根据暴露的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完善防洪预案,提出加强全镇防洪工作的意见,做好损毁水利工程的修复工作,确保全年度汛安全。
11.各级防汛责任人要树立全局观念,服从港口镇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调度,如因思想麻痹、工作疏忽或处置失当造成重大灾害后果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并作严肃处理。
12.遇险安全转移人数和地点:
镇公务员和水利技术员都是三防抢险的指战员,镇领导为指挥员。在大堤出现缺口、塌坡等危及堤内群众安全的情况下,用电视或通信通知群众转移。安全转移的负责人:镇长(三防总责任人),转移人数:6万人。各村(社区)由书记组织群众转移,转移地点:石岐员峰山以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实牢固的三层以上的公寓、民房、厂房等建筑物。
附件:1.各级洪水暴潮预警规定及防御准备措施
2.各等级热带气旋影响及防台风、暴雨防御措施
3.港口镇2024年“三防”期间储备防洪物资及抢险防洪队伍
4.抢险船队和车辆
5.各社区居委责任地段
6.抢险砂石备料场
7.三防物资仓库
8.海堤基本情况表
9.辖区防御重点
10.地下车库情况表
11.机电排灌站(55kW以上固定站)情况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