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随着岩石钻机刀盘在大涌镇环镇路252号接收井内缓缓露出,历时660余天施工建设、长达11.7公里的大涌镇污水主干管网实现全线贯通,沿线6个村居的污水将通过该条主干管网流入污水处理厂。
本报记者 付陈陈 通讯员 何安怡 左闯
■打通“主动脉” 提高污水收集率
在我市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项目三)中,大涌镇共有16条河涌纳入治理范围。据施工方中国一冶项目经理贺坤介绍,早在2020年8月,项目团队就对大涌镇进行了前期勘察。结果发现,大涌镇人口密集、村庄建设用地较多且分散,排水体制多为合流制,错混接严重,农村污水管网不完善,多为直排入河。污水收集率很低,老城区暗涵较多,既有总口截污措施处理量小。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大涌镇主干道路两旁的居民和企业增多,污水排放量猛增,原有的管网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流入河涌的污水越来越多,导致水质严重污染,建设新的污水干管势在必行。
2020年9月底,大涌镇拟建主干管网全长11.7公里,共涉及井位298个,途经青岗社区、起凤环社区,叠石社区、全禄村、石井村、旗南村、旗北村,将沿线河涌(青岗涌、起凤环涌、鹅毛涌、叠石涌、全禄涌、南村涌)截流污水汇至新建的污水主管,排至大涌污水处理厂,并同步在各社区支路及村道新建污水支管。
当年10月,大涌镇污水主干管网工程正式施工。项目建设团队通过在大涌镇敷设11.7公里的截污管道、2座污水提升泵站,上游新建环镇路主管,两侧连接截流入河排口的支管,下游接入中新路主管直通污水处理厂,打通河段流域片区的污水“主动脉”,提高污水收集率,让“直排河涌”的污水畅通入厂,还河道碧水蓝天。
■科学施工不扰民 苦战砂石攻难关
据施工方技术部部长左闯介绍,建设团队在进场之初,考虑到周围居民的诉求,对占道施工采用分段流水作业、错峰施工形式的结果。同时,项目还采用了“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这种不开挖或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减轻对路面的破坏和对交通的影响。
据了解,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在顶管施工的过程中,工人们也没少遇到难题。“2021年10月,我们在起凤环施工时,由于地面起伏较大,200米的道路上高差接近2米,施工难度较大,部分井位开挖的深度较深,最深的可达13米,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 施工经理黄立召说,如果地下全部是土方,一个工作面一天顶管6至8米不成问题,但石头则难“啃”得多,一天最快仅能顶管50厘米,施工速度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为了抢抓工程进度,工地实行24小时“三班倒”,在部分路段采用两组对顶的方式,整个项目最多时有上百名工人。
“污水主干管网全线贯通,意味着大涌镇截污工程基本完成,接下来我们会推进管道检测与修复工程,查看管网是否还存在问题、漏洞,预计8月底能够正式投入使用。”中国一冶项目经理贺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