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发展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二)面临挑战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思路
(三)基本原则
(四)发展目标
四、重点领域
(一)战略性支柱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特色优势产业
(四)未来产业
(五)生产性服务业
五、重点任务
(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三)推进制造业企业培强壮大,提升发展能级和竞争力
(四)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五)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
(七)加强制造业开放合作,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八)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
六、重大工程
(一)打造万亩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工程
(二)产业体系重构工程
(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升级工程
(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五)产业链优化提升工程
(六)名企名品名家培育工程
(七)空间载体提质增效工程
(八)优质制造生态构筑工程
(九)新基建支撑赋能工程
(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应用推广工程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政策支持
(三)创新体制机制
(四)优化发展环境
(五)强化监督考评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抢抓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编制和实施好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对于提升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建设制造强市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准确把握新方位、新形势、新要求,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使规划成为未来五年中山市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发展现状
1、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十三五”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山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等各项工作,力促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456.83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39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6.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01.02亿元、利税总额422.57亿元,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5.51万元。
2、转型升级有序推进
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49.4:48.3,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49.3%、15.8%,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灯饰照明、家具、五金锁具、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传统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产业链条逐步完善,拥有23大产业集群,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增至12个,其中千亿级产业集群3个,拥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8项产业集群联盟标准,火炬开发区生物医药、古镇灯饰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山美居、古镇灯饰成为国家产业集群品牌试点区,健康科技产业集群获评首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小榄镇五金制品等9个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火炬区-板芙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火炬区光电产业基地分别被认定为省智能制造示范园。
3、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研发投入占比提高,发明专利授权量逐年增长,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省级以上名牌、名标数量持续增加。积极探索构建“1+1+9+N”(1个平台体系,1个平台联盟,围绕9大板块,引育N个公共技术服务单位)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认定哈工大机器人(中山)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工厂装备集成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共享机器人打磨抛光共性工厂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20年底全市已有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8家。落实《中山智能制造2025发展规划(2016-2025年)》,在家用电器、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等领域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和示范应用,2020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个、省级29个、市级8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104家、市级338家。大力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推进首台套产品投入市场应用,2020年底全市已有160个产品获认定为省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
4、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全市“僵尸企业”已基本出清。积极配合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市各项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打好污染防治、节能增效攻坚战。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单位GDP能耗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2020年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累计达704家,其中应依法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共275家,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共429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企业425家。大力宣传及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市共15家企业、32个产品纳入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名单:其中11家企业被认定为绿色工厂、4家企业被认定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2个产品被认定为绿色设计产品。
5、产业平台和项目建设加快
大力推进产业平台建设和工业项目落地,制定《关于建立中山市重点招商引资产业项目落地推进机制的工作方案》,梳理项目落地推进工作的14个阶段49个环节,建立“一项目一张表制度”,开发“中山市重点工业项目推进管理系统”,加快项目推进效率。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和增资扩产,妥善化解“零供地”增资扩产项目面临的用地历史遗留问题。根据《中山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攻坚方案》精神,发挥市重点工业项目落地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职能,建立高规格常态化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实施市领导挂点联系项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制定作战图、鱼刺图实施挂图作战,建立项目通报制度,每月与镇街召开沟通会,建设市重点工业项目跟踪管理系统,全面加强项目动态管理,举全市之力打赢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攻坚战。2020年,推动重点工业项目动工223个。
6、企业梯队培育成效凸显
实施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行动计划,从智能改造、品牌培育、兼并重组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涌现出明阳智能、木林森、联合光电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2020年全市产值超百亿元企业3家、超十亿元企业75家、亿元以上企业845家,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85家,总部企业64家(其中工业总部企业42家)。实施“小升规”培育工程,推动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39家,2016-2020年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187家,年均增长546家,净增1106家。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截至2020年底,我市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5个,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个,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1个,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11个,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9个,省专精特新高成长中小企业80家。
7、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
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出台并实施《中山市“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专项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山市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山市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中山市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中山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重点推进5G基站、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础设施等建设,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建成5G基站4206座,全市5G用户累计发展183万户。网络宽带服务和用户普及率提升,2020年底光纤用户累计数174万户。
8、两化融合不断深化
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两化融合”试点企业超80家。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和产业数字化,以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集聚区的企业整体上云,引导龙头企业建设服务于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的行业性平台,2020年底已推动235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中山28家骨干企业在智能装备、食品及日化、游戏游艺、LED封装等领域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和行业性平台标杆项目建设。加快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灯饰照明、智能小家电、厨卫行业入选广东省产业集群工业互联数字化转型试点。在全省率先启动建设面向广大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及工控安全支撑体系。
(二)存在问题
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制造业发展层次总体不高。大多数产业仍处于中低端产业层次主导的发展阶段,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市场占有率高的拳头产品较少,工业产值、增加值等指标增速连续多年在珠三角排名靠后。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没能挑起大梁。中山制造业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支撑力度较弱,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实力仍较弱小,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强。市场主体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研发投入强度较低,造成创新研发能力弱,传统产业集群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不强,创新平台、创新人才等创新要素驱动力较弱,关键材料和部件受制于人。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不佳。近几年中山稳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但成效不显著,传统产业发展势头减弱,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强度不高,投资力度大、技术水平高能实现智能制造升级的技术改造项目不多。五是资源要素瓶颈突出。土地瓶颈突出,面临土地资源紧缺和大量土地闲置的双重困境,工业发展空间不足;人才招引难、留人难现象突出,主要产业领域的领军人才、技术人才缺乏。六是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水平有待提高。企业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整体水平不高,数字赋能制造业发展力度不强。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关乎稳住中山“十四五”的经济发展局面,更事关“未来五年定百年”大局。“十四五”时期,必须咬定制造业发展不放松,坚持制造业强市不动摇,奋力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为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表1中山市“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二、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带动全市域对接深圳“西协”战略,规划建设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中山制造业处于升级换挡、爬坡越坎的关键阶段,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1、工业4.0引发新变革
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引发制造手段、服务模式和生态系统等重大变革。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信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引领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创新发展,打破传统制造流程,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工业发展带来“换道超车”的新机遇,有助于激发科技创新潜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引入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重塑中山制造优势。
2、“双循环”战略带来新契机
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十四五”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中山制造业基础良好、民营企业众多、外向型经济特征鲜明,把握双循环战略机遇,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促进国内外市场高效联通,可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推动中山工业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3、“双区驱动”提供新机遇
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入推进,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提速,叠加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以及深中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通车激活中山的交通区位优势,中山工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各类生产要素将在大湾区快速流动和重新配置,一批龙头项目和企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进行产业转移。中山要抢抓机遇,主动承接核心城市创新资源要素外溢,坚持制造业强市不动摇,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在融合互动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4、新基建和数字经济提供新动能
新基建通过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赋能制造业发展,将成为“十四五”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型基础设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对制造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有助于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抓住新基建和数字经济“新风口”,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型基础设施为支撑,促进灯饰照明、五金家具、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存量优化;并通过吸引优质重大项目落户,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推动新基建相关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前沿技术水平提升,打造引领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增量崛起,可激发工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跃上新台阶。
面临挑战
1、国际形势空前复杂
“十四五”时期,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大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世界政治格局、全球治理、世界秩序等面临前所未有大变革,给全球经济增长和投资贸易带来严峻挑战,经济外向度高的中山工业发展面临更大压力。发达国家积极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新兴市场国家凭借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努力承接制造业转移,中山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2、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考验
中美矛盾加剧、新冠疫情的全球扩散和蔓延,加深了产业链上下游及横向传导风险,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甚至“断裂”,加速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本地化、区域化、多元化趋势,后疫情时代产业链重构难以避免,亟需打造空间上高度集聚、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中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韧性、活力和抗风险能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促进中山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
3、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近几年中山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在珠三角的经济影响力趋弱,随着资源要素的日趋紧张、内地发达城市和地区依靠产业优势、优惠政策叠加,不断吸引优质企业集聚,对中山工业发展带来强烈竞争。大湾区背景下珠三角核心区城市、周边城市对重大平台载体、创新资源要素的争夺更趋激烈,中山接受广州、深圳的辐射相较佛山、东莞、惠州少,珠中江城市圈内的珠海、中山、江门三个城市面临同台竞争。随着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大自贸片区的创新发展,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加快推进,在带来“溢出效应”的同时,“虹吸效应”使得各种创新资源要素向珠江东岸城市集聚,中山工业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与威胁。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双区驱动”“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抓住新基建和数字经济“新风口”,促进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做强创新链、赋能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中山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思路
立足中山工业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坚持制造业强市不动摇,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未来产业+生产性服务业”5大重点产业领域,推进8大重点任务,实施10项重大工程(可概括为“五八十”工作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走好智能化、数字化、品牌化、资本化、绿色化发展之路,促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实现增总量、优存量、促增量、提质量,培育中山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竞争新优势,奋力打造大湾区制造业一线城市、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三)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始终将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发挥高新技术支撑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联动,瞄准产业变革方向,优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前瞻培育未来产业,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
质效提升,绿色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力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以质量标准品牌提档升级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产业发展实践中,推动绿色设计、绿色技术工艺、绿色生产、绿色供应链等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融合互动,示范带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契机,促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互动,实现技术渗透、链条延伸。培育打造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等试点示范、应用标杆项目,示范带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
开放合作,区域协同。抢抓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双区驱动”“双循环”等重大机遇,强化与广深港澳产业对接合作,吸引创新资源要素辐射外溢,培育引进一批关系到中山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构筑湾区“大市场”、经贸“大网络”、开放“大平台”,打造区域协同、链接发展新局面。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针对制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营造市场主体蓬勃发展、资源要素高效利用的良好环境。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跃上新台阶,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奋力走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前列,加快建设制造强市、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展望2035年,中山制造业整体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形成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努力成为全国制造业一线城市。
——规模实力显著跃升。推动制造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制造业企业不断做强壮大,制造业规模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到2025年,力争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4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5%左右,工业投资额年均增长8%左右,主营业务收入百亿元级企业超10家、500亿元级企业取得突破。
——质量效益持续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发展效益进一步提高,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到2025年,力争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高于全省水平,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8万元,工业增加值率提升至25%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建设高水平国家级创新载体,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培育若干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到2025年,力争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度参与和融入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4年,力争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0%和25%,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培育形成1个产值5000亿元(智能家居)、1个3000亿元(电子信息)、1个2000亿元(装备制造)、1个1000亿元(健康医药)产业集群。
——数产融合取得突破。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到2025年,累计建成5G基站13300座,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60家开展数字化转型,高效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表2中山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表
四、重点领域
“十四五”时期,立足中山工业基础及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对接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战略,重点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高端升级。
(一)战略性支柱产业
战略性支柱产业主要是指产业关联度高、链条长、影响面广,具有相当规模且继续保持增长的产业,是我市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对中山制造业发展具有稳定器作用。
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支撑全市制造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超高清视频、新一代通信网络、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型材料及器件、物联网、高端软件等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高端医疗装备、光电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部件等领域;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重点发展新药研发、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基因治疗、智能医疗健康、美妆等领域;智能家电产业重点发展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电视、智能燃具、智能吸油烟机、智能电饭煲、智能净水机、智能热水器等智能产品,以及智能家电上游智能家电芯片、移动智能终端芯片等智能终端芯片。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具有前瞻性、战略意义突出、附加值高、技术先进、增长潜力大、产业带动强等特征。
培育壮大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光电光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机器人产业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海上风电、氢能、太阳能电池、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设备等细分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光电光学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光电显示产业、光通信设备产业、激光设备产业和光学冷加工产业等领域;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和制造、工业软件、电子元器件、特种装备及零部件等领域。
(三)特色优势产业
特色优势产业是指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充分利用和发挥地区特有资源,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运营效率高,能够体现和巩固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产业。
做强做优光源照明、五金锁具、板式家具等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光源照明产业重点聚焦新一代光源、电源驱动、产品设计及智能制造等共性环节,擦亮“古镇灯饰”品牌,升级发展灯饰产业。五金锁具产业重点发展上游制锁基础的五金配件、芯片、生物识别技术、云平台以及中游智能锁具的研发与制造等领域。板式家具产业重点推动办公家具、家用家具、酒店家具等现代家具研制,打造中国办公家具重镇。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工业机器人应用,加快特色优势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时尚化发展。打好“数字化+”“标准化+”“品牌+”组合拳,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在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品质提升等方面实现升级突破,加快实现从规模优势到质量优势的根本转变。
(四)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尚处于孕育阶段或成长初期,代表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并将会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具有原创前沿引领性、突破性、颠覆性、未来高成长性、战略支撑性、生态网络属性强等主要特征。
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引领型未来产业,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竞争力。抢抓新基建和数字经济“新风口”,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谋划前沿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前瞻布局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量子互联网、前沿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前沿新材料、前沿卫星应用技术设备、类脑智能、下一代互联网硬件设施等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在未来信息、生物技术、能源、材料、数字革命中抢占先机,拓展未来产业“新蓝海”,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
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信息增值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品设计、制造方式、服务模式的升级换代。培育建设一批工业设计示范企业,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工业设计中心,推动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促进工业设计向创意设计、数字创意领域延伸。根据企业发展需求搭建生产性配套服务平台、检验检测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工业电商平台,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五、重点任务
(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深度融入大湾区新兴产业体系
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建设,瞄准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等战略支柱领域和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光电光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新兴领域,选准产业链中最可能打造成独特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积极与国内外领军企业对接,加强区域内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统筹,促进优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提升国产替代能力,共建大湾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4年,努力在智能家居、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实现四大产业集群规模分别超5000亿元、3000亿元、2000亿元、1000亿元,部分细分领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加快推动灯饰照明、五金家具、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建设全国竞争力强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精准采集并对接用户需求,发展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云制造等新业态,推动中山制造向中山智造转变。到2025年,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发展质量和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
将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协同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等全过程,发展壮大共享制造、协同设计、现代供应链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鼓励制造业向产业链两端高附加值生产服务拓展延伸,实现“制造+服务”“制造+技术”,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共生发展。到2025年,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全面深化,培育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和项目。
(二)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1、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积极对接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战略,按照壮大主导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原则,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智能机器人、新能源、光电光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培育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争创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和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举措,每个集群逐步建立一张龙头骨干和隐形冠军企业清单、一份重点项目清单、一套创新体系、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战略咨询支撑机构的“五个一”工作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差异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到2025年,力争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等支柱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10%,打造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2、推进主导优势产业链培育
围绕主导优势产业,适当控制和强化具有突出优势的核心部分,摒弃或转移不具有优势或优势不突出的非核心部分,做长“长板”,提升产业控制能力,推动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群。对生物医药、光电光学、智能家电、五金锁具、灯饰光源、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进行系统梳理研究,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优势,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由“链长”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以链式思维助推产业发展,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供需循环,促进跨区域优势产业链联动发展。
3、打造标志性特色产业链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着眼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重点打造生物医药、光电光学、智能家电、五金锁具、灯饰光源、新能源等标志性特色产业链。将系统集成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产业拉动作用大的龙头骨干企业作为“链主”企业进行重点支持,支持链主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促进产业垂直分工和相关配套企业集聚,加大相关部件、工序间的紧密联动。通过“一链一图”“一链一策”,推动资源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的高端领域延伸,打造若干拥有关键环节核心优势的产业链专业园区,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地标。
(三)推进制造业企业培强壮大,提升发展能级和竞争力
1、推进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双提升”
实施重点企业规模效益提升计划,遴选一批创新水平高、产业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引领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作为试点企业,配置菜单式的服务资源和提供定制化的政策支持,为试点企业分类开展“诊断把脉”,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试点企业实现规模与效益“双提升”,成为创新标杆企业,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2、推进领军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双培育”
深入实施领军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双培育”计划,“一企一策”引进培育和壮大若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引领打造超千亿级的产业集群,通过营业收入突破、人才服务、技术改造、科技创新、质量品牌、用地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发展壮大。通过落户奖、经营贡献、人才奖励等措施,支持鼓励500强企业、优质上市企业在中山设立综合型总部、职能型总部。到2025年,培育营收500亿级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1家、200亿级2家、100亿级10家、50亿级以上30家。
3、推进规上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双培强”
实施规上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双培强”计划,研究出台关于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增资扩产的若干政策措施,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成长型企业,建立相应挖掘和培养机制,逐步培育成为行业骨干。深入实施小升规工程,全力支持推动小微企业升级上规模。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打造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拥有关键技术和自主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到2025年,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达到5000家,推动100家以上企业认定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全市认定专精特新培育企业100家以上,单项冠军培育企业20家以上。
(四)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构建制造业协同创新体系
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重点产业领域,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关联企业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到2025年,争取创建135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5家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
2、强化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强化共性技术研发投入,支持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工业软件、高端通用芯片、智能传感器、新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开发智能家居、穿戴电子设备、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新产品。编制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路线图,着力突破关键装备、材料和成套工艺,补齐制造、材料和设备环节短板。到2025年,努力争取在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实现一批关键技术突破。
3、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积极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搭建检验检测平台、联合实验室、国际孵化器、加速器、成果转化平台,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支持重大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并实现产业化。鼓励实验室、科研院所和中山本地企业结合,打造集孵化、加速、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于一体的技术创新基地。到2025年,推动形成“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制造业创新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五)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1、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按照“一链一策”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支持企业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开展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聚焦灯饰照明、五金家具、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重点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实施“一群一策”转型升级行动,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建设。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企业,引进培育一批专业化水平高、实力强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一批数字化管理示范产业园区。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构建数字化转型共性支撑平台和行业“数据大脑”,面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行业内中小微企业提供需求撮合、转型咨询等服务,促进全渠道、全链条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力争到2025年,打造40家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60个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推动40家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建设。
2、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引进培育工业互联网标杆平台、数字赋能平台,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数字赋能平台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互联,加快建设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试点区。围绕家电、灯饰、锁具、板式家具、服装、美妆等产业需求,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集群专业平台,引导集群式“上云上平台”。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备较强实力、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赋能平台,争取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转型全覆盖,企业“上云上平台”积极性显著提升,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走在全省前列。
3、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
积极参与广东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立足中山市及各镇街产业基础优势,集聚企业、项目、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数字经济集聚平台建设,建设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立健全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招引龙头企业,引进相关配套企业,构建数字经济生态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
1、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以碳达峰、碳中和牵引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构建高效、清洁、低碳、环保的绿色制造体系。发挥供应链核心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优先支持绿色工厂及绿色产品供应商纳入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培育一批专业化绿色制造服务机构,为企业、园区开展绿色示范工作提供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为绿色制造体系政策推广、信息交流、咨询、培训、评估等提供支撑。
2、推进绿色化改造
大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重点在化工、电镀、印染等行业,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树立标杆。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行动,加快工业固废处理中心建设,以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重点,推广使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打造一批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建立更高的技术准入门槛和制定更加严格的落后产品产能清单,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入驻,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3、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升级,鼓励使用绿色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淘汰落后设备工艺。推进绿色新兴产业培育,不断壮大节能家电、高效照明、新能源汽车等优势绿色低碳产业,强化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发展高效节能设备、绿色建材、绿色涂料,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制造过程清洁化、资源能源利用高效化,推动形成新的绿色发展动力源、新业态和增长极。
(七)加强制造业开放合作,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1、加强与广深港澳的对接合作
抢抓“双区驱动”“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主动对接珠江东岸和广深港澳创新资源,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引进一批高端优质制造项目、促进一批项目落地、建设一批创新平台等“四个一批”,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逐步建立起“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的产业链分工体系,促进产业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培育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2、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
着眼未来精准招商、招商选资,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促进工业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围绕重点发展领域实施产业链招商、强链补链招商、以商引商,着力引进一批技术领先、附加值高、引领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项目,培育世界一流的产业、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产品,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完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协调落地机制,实行重点项目服务代表制度,强化对重点项目引进、投产、运营等全过程的调度和服务,统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打通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坚持“一次受理、一并办理”,切实加快项目审批效能,推动项目加快投产达产。
3、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支持引导企业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制造业线上供应链,推广“云供应”“云销售”等线上新模式。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出口转内销,支持更多市场主体开展工业电商、跨境电商业务,提高“中山制造”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和优质电商平台联动,让更多中山制造业企业成为优质电商平台供应商,由境外拓展为主转向境内、境外拓展并举,推动“中山货”深耕国内市场,升级产业版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合作建设重点经贸合作平台,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境外展示展销中心、国际合作园区。
(八)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
1、提升新型基础设施水平
推进以5G为核心的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商用和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加快实现5G网络全覆盖,建成全光网城市,前瞻布局未来网络。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优化数据中心布局,促进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融合发展,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领域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到2025年,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打造网络强市、数字中山。
2、以新基建助推制造业发展
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为支撑,打通数据链,重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制造手段智能化、产品装备智慧化、场景应用多元化,全面提升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能力、网络化能力、智能化能力,推动制造流程、生产方式、服务模式重组变革,形成新的产业协作、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体系,助推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3、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
推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全面渗透和融合应用,加快产品及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聚焦重点垂直行业领域,推动与虚拟现实、物联网、超高清视频等融合发展,提升产业能级。支持建设供应链协同信息化平台,引导生产端优化生产资源配置,拓展质量管理、追溯服务、金融服务等功能,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融汇,提升敏捷制造能力。到2025年,创建一批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数字化改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商和智能装备系统集成企业。
4、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机制,增强电信网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依托工控安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制造业企业提升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水平。加大无线电安全管理和重要信息系统无线电频率保障力度。
六、重大工程
(一)打造万亩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工程
按照“多规融合、生态优先”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统筹布局现代工业产业集聚区。瞄准芯片、集成电路、机器人、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领域,坚持“定园区产业主题方向、定园区企业准入标准、定园区建设标准、定园区产业扶持政策”的“四定”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超千亩连片现代主题产业园。编制现代主题产业园发展规划,每个主题产业园聚焦2-3个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产出不低于园区的70%),以“亩产税收论英雄”,研究制定园区产业准入标准和建设标准。建设一批数字化园区。战略面向产业载体,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招引一批重大项目,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二)产业体系重构工程
1、重塑产业结构
抢抓“双区驱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重大历史机遇,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产业创新为动力,重塑产业结构,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未来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新型产业体系,激发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促进中山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
2、健全与产业重构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与产业体系重构相配套的产业、财政、金融、人才、用地、用能等政策,强化政策集成落地,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对现有产业扶持政策予以整合,优化资金资助方式,使各种各样的资金和政策引导能够落到重点产业上,推动各部门涉及的产业政策全部集中到支撑产业体系重构上来,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发展壮大,强化龙头骨干企业培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培育和引进、品牌打造、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等。
(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升级工程
1、加快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升级
加强市级层面对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的统筹,安排集群培育资金,按照“核心做强、协同带动”的原则,引导重点项目、关联产业集中布局,鼓励通过“企业总部+生产基地”模式,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提升综合配套能力,增强传统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影响力。发挥灯饰照明、五金家具、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传统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推动集群内企业广泛运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升级,从解决集群企业突出问题、打通关键应用场景出发,为集群企业定制式开发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2、促进产业集群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重点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化发展,每个产业集群组建一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个专业孵化器、一个产业园、一个产业投资基金、一个产业研究院。构建产业集群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强化研发设计、计量测试、标准认证、中试验证、检验检测、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创新转化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打造集技术转移、产业加速、孵化转化等为一体的高品质产业空间。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创新平台,发挥本地科技企业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推动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建设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心,增强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力。
(四)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1、提升工业“五基”能力
围绕关键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工业基础软件等“五基”领域,支持企业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产品,加快工程化产业化,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围绕重大装备、重点领域整机的配套需求,重点发展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强度、长寿命、智能化的基础零部件。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政策,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大力提高关键基础材料的性能、质量稳定性,提升上游原材料、元器件本地配套比例,增强自给保障和产业协同能力。以重点基础产品和工艺的关键技术、产品设计、专用材料、公共试验平台、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的“一条龙”应用为抓手,促进终端设备和集成系统与其基础技术协同发展,建立上中下游分工协作新模式。
2、加强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建设
集聚国家、省、市政策资源,聚焦工业“五基”关键制约环节,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大装备,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大对产业基础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投向该领域重点项目。在数控机床、专用设备等领域,引导整机企业和产业基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构建协同创新、产学研用结合、以市场促发展的新模式,提升重大装备自主可控水平。
(五)产业链优化提升工程
1、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拓链
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开展强链补链延链拓链工作,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加强对生物医药、光电光学、智能家电、五金锁具、灯饰光源、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分布的全面梳理,以产业链的头部企业、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先进标准、关键部件、基础材料等为重点,遴选产业链关键企业,排摸产业链中短板和薄弱环节,提供精准对接服务,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各环节有龙头企业,关键点有核心技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2、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
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在产业链协同创新中的头雁效应,鼓励由产业链关键环节龙头骨干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共性技术创新,形成“系统(整机)+解决方案+关键元器件”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鼓励集群企业协同创新,联合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着力打通产业链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应用转换等环节,加快形成产业链、创新链联动机制。围绕五金、家电、灯饰、家具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省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试点,以“政府政策+龙头企业/智能制造供应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链条模式,提升集群产业创新能力。
(六)名企名品名家培育工程
1、实施“名企”工程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壮大主业、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提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根据企业发展特点,按照总部型、品牌型、协同制造型、绿色制造型、高新技术型5种类型进行分类培育,有针对性选择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造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培育一批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广东省企业100强。
2、实施“名品”工程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综合运用知识产权孵化、检验检测认证、第三方评价、区域互认等手段,指导企业创新业务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培育若干个国内外领先的质量引领型产业,打响“中山质造”影响力。开展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和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宣贯活动,落实好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建立“产品+产业+集群+产地”的区域品牌创建机制,引导集群内企业标准协调、创新协同、业务协作、资源共享。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指导企业建立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覆盖产业链各环节的质量可靠性管理体系。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行业协会牵头制定产品标准、集群产业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瞄准国内外先进标准开展对标活动,努力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创建自有品牌,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从产品生产向品牌经营转变,加快培树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中山名品”。
3、实施“名家”工程
实施企业家再造工程,采取集中培训、研修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造就一批富于开拓、创新、实干、担当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全面增强企业家创新创业、市场开拓、企业管理能力。积极对接省中小企业人才培训计划、新粤商培训工程,以民营企业和服务机构经营管理人员为重点,推荐中山民营企业家到国内“双一流”大学培训学习,免费培训一批民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加强对“第二代”、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增强民营企业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能力,努力培育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和新时代前瞻战略思维的知名企业家队伍。
(七)空间载体提质增效工程
1、打赢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攻坚战
以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按照“2021年建机制、2022年大突破,2023年定格局、2024年发总攻、2025年收官战”的工作部署,以超常规举措,着力破解土地碎片化、低效化问题,努力改出一片宝贵空间、储备一批发展用地、打造一批高端产业载体,坚决打赢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攻坚战。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施策,坚持以“工改工”为主、全面试点,坚持改造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优先支持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服务招大商、招好商,瞄准光电与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走出一条中山特色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之路。
2、规划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
抢抓“双区驱动”“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立足中山工业基础、禀赋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把握省大型产业集聚区政策红利,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中山大型产业集聚区,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引领区、面向全球的战略性产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合作的新高地。积极对接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战略,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集成电路、光电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家电、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强化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信息增值服务等支撑,成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3、培育建设省产业园和省级特色产业园
聚焦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布局,结合中山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努力培育建设省产业园和省级特色产业园,打造一批产业特色突出、产业配套完备的高水平园区,吸引产业、人才、资金、创新等资源要素集聚,创建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创新要素导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方式转变、政策扶持等方面争取上级支持,凝聚合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4、以“3+4”重大产业平台引领制造业布局优化
以火炬国家高技术开发区(产业园)、翠亨新区(产业园)、岐江新城3个核心平台以及中山科学城、香山新城(中山南部新城)、中山北部产业园、中山西部产业园等4个万亩级产业平台为引领,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支撑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做大增量、盘活存量、改造升级,奋力再造产业新中山。
(八)优质制造生态构筑工程
1、强化资源要素统筹支撑
着力破解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瓶颈,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保障。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大力培养支撑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产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工匠精英、创新创业企业家群体。推进产业政策创新,加大科技金融、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产业资本助力精准招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产业集群、产业链重点项目和环节,助推企业由旧产业向新产业、创新型项目转型。加强用地保障,划定不少于250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保护红线,全市每年新增农转用指标中不低于40%用于产业类项目(含项目征地留用地),同时加大闲置土地整治、收储力度,加大力度解决企业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加大“工改工”推进力度,严格限制工业用地转功能,最大限度保护和拓展产业空间。优化园区环境,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和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园区周边交通路网完善,增强对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
2、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支持创新资源集聚、协作配套良好的产业园区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特色载体,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在资本、品牌和产供销体系方面的优势发起成立产业联盟,在产学研合作、标准制定、市场对接、新品发布等方面予以支持,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在创新创意、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资采购、市场营销等方面相互合作,加速区域内外大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市场能力的有效对接,提升产业协同效率,形成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协同共赢格局。
3、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系统
依托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开源开放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中小微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产业链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生态。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对重点产业链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增强头部企业的配套集成能力、共生发展能力。鼓励支持围绕头部企业建立相关的产业链配套园区,推动头部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增资扩产、提质增效、扩大产能,扶持其扎根中山做强壮大,通过提供链式服务、定制化专业化贴身化政务服务、更多的“绿色通道”、“快速通道”,促进产品生产、服务水平、研究开发以及延伸出的物流配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开发等相互关联的生态元素建设,打造共生协同、良性互动、配套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
(九)新基建支撑赋能工程
1、强化新基建重大项目支撑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重点领域,瞄准区块链、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资源支持工业信息化领域新基建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数字新基建应用创新集聚示范区。抓住华为、阿里、小米等平台公司向智能制造环节拓展产业生态的机会,积极争取优质项目落户,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推动新基建领域相关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前沿技术水平提升,打造引领性新兴产业集群。
2、引导企业抢抓新基建赋能
实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引导企业有序推进“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鼓励企业运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制造网络化、协同化、柔性化,增强智能化用户体验设计,依托用户大数据快速感知市场需求,深挖数据资源价值,构建以数据资源为核心的生产服务体系,研发制造智能化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聚焦新基建重点领域需求,积极申报国家、省新基建创新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性能优秀、效果突出的典型案例和行业解决方案。
(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应用推广工程
1、支持培育一批应用示范
推进智能制造、数字制造试点示范,申报认定一批国家、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以及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试点示范项目。根据不同制造业特征、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推广智能生产设备、智能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系统,培育一批具备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能力的专业服务商。开展机器人应用试点示范,放大工业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及传统产业的示范应用,支持智能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实现规模化应用。支持利用5G、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区块链、AR/VR等技术搭建信息消费体验中心,争创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2、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并予以推广
围绕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率先在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定期面向市场主体发布应用场景项目清单,择优评选若干新兴产业应用场景进行示范推广。结合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场景应用,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场景和示范应用标杆项目。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中山市制造强市建设小组领导办公室统筹协调制造强市建设全局性工作,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发展目标、重点领域、重点任务、重大工程落到实处。做好本规划与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衔接,争取省产业集群建设中在中山布局引领性大项目,争取将中山更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纳入省相应规划中,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
(二)完善政策支持
统筹安排市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尽力争取更多的国家级、省级财政扶持资金,加大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重点产业、项目、平台、应用示范等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过桥贷”、“助保贷”等专项资金业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链问题。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导作用,鼓励运用市场化方式,激励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支持产业链发展,提升金融服务企业质效。为在中山各类人才提供子女教育、医疗健康、人才安居等全方位组合式暖心服务,构建“一站式”、“保姆式”服务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加强工业用地管控,优先保障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完善土地整备工作机制,推动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创新产业空间供给方式,鼓励引导村级工业园、旧厂房改造,拓展承载空间。
(三)创新体制机制
构筑起全市一盘棋发展的决策科学、统筹有力、执行坚决、办事高效的管理体制,加快从市镇两级“分头”推进发展真正转到规划、招商、集群产业发展等“大事项”市级全面统筹实施,集中力量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增强集聚辐射效应,激发产业发展活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的专业服务,搭建囊括金融、产业、科技、法律、财税、管理等专业领域的市内外专业团队、专家顾问团,建立对重点产业的持续跟踪机制,围绕企业发展需求,配置菜单式、定制化的服务资源,分业施策,推动高质量发展。
优化发展环境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减负政策,全方位做好政策宣贯,做到“应减尽减、应享尽享”。做好企业服务,全方位关心呵护、高效服务企业,增强政企互信,构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亲而有度,亲而有为”新型政商关系。建立项目扶持会商机制,及时解决产业项目对接、落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服务流程和服务平台优化再造,进一步精简审批,简化审批流程,提供常办高频业务“一件事”主题式服务,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五)强化监督考评
围绕规划目标、重点领域、重点任务、重大工程,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明确的年度实施计划,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和考核,推进各项目标任务高效落实。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并结合未来发展环境的变化调整、完善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规划宣传,增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互动,及时公开规划实施的相关信息,接受全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