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3年5月18日至7月31日,市委第二巡察组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开展巡察。2023年9月26日,市委巡察组向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反馈巡察意见。按照巡视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党组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高度重视巡察整改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落实巡察整改作为检验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坚持把巡察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以巡察整改实际成效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统一思想认识。局党组在市委巡察组反馈巡察意见后,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巡察整改工作。要求全局党员干部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政治巡察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准确把握市委关于巡察整改的政治要求,聚焦巡察组指出的工作短板、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不回避、不遮掩,不讲条件、不找理由,不推卸责任、不敷衍了事,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扎实的作风、最严格的要求、最有力的举措,不折不扣、有力有序推进巡察整改落地见效。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局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对照市委巡察反馈意见,认真组织学习研讨,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挖掘问题根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一系列学习,局党组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巡察整改始终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做好巡察整改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强化组织领导。局党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统筹,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强化巡察整改责任落实。迅速成立局党组书记担任组长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落实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台账,聚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基层党组织建设等3个方面,逐条逐项分析研究反馈问题,明确整改内容、整改目标、责任主体及整改时限。局党组书记坚决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以上率下、靠前指挥,坚持亲自抓、抓具体、抓落实,主持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会议18次,统筹谋划、研究部署巡察整改工作;领办重难点整改任务。党组其他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主动认领任务,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督促指导分管领域落实整改任务。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带头到企业和工业园区调研,实地了解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园区规划建设等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层层传导压力,一级抓一级,把整改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形成局党组统揽整改全局、各科室(机构)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群策群力、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三)提升整改实效。局党组强化跟踪问效,加强重点督查,确保巡察整改零遗漏、全覆盖、出实效。逐项对账销号,要求各科室(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台账工作,做到一个问题、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册档案,定期跟踪各科室(机构)整改工作进度,整改到位一项、销号一项。强化跟踪督办,要求局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加强日常监督,紧盯责任单位,严把时间节点,逐条对账检查,对集中整改进度缓慢的事项,向牵头科室(机构)发送整改提醒,推动问题加快整改落实。坚持开门整改,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积极听取市纪委监委驻局纪检监察组关于巡察整改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整改举措。
二、巡察反馈重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聚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贯彻落实方面。
1.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
(1)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一是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整改以来,局党组共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3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等,制定落实学习计划,规范做好学习记录。制定进一步落实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的工作指引,明确落实政治理论补学、政治要件闭环落实、加强督促检查等7项具体要求。
二是切实推进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长效化。整改以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章党规关于民主生活会的规定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主题开展专题学习7次。每次学习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开展自学和研讨交流,时间不少于半天。每次学习至少提前2天预通知时间安排,若统计预定时间能参加学习的领导班子成员不足三分之二的,及时调整学习时间。
三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认真实施“周安排、月调度、定期评估”闭环管理机制,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措施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了扎实成效。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成员领学促学示范作用,举办3期共7天的局领导班子读书班,领导班子成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等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集中研讨交流。认真落实局领导班子带头讲党课制度,局党组书记带头,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在全局或分管领域、所在支部讲授“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等专题党课5次。
四是持续健全政治要件闭环落实机制。将新华社、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权威媒体发布以及市委、上级有关部门印发、传达的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政治要件第一时间纳入台账,2023年全年纳账120项。严格落实对账督办、逐项盘点、定期检视要求,督促各承办科室(机构)按期高质高效落实政治要件办理任务,形成政治要件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和上报的工作闭环。
(2)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是认真学习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局党组坚持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内容,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正确导向。安排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列席党组会议,一同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二是深入实施绿色制造。统筹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改造,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产品、服务供给能力,致力构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格局。修订工业绿色发展项目资助实施细则,扩大支持范围,加大支持力度。2023年,新增6家企业入选国家相关部门绿色工厂,14个产品入选绿色设计产品,新增45家清洁生产注册企业,9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目前,累计18家企业被国家相关部门认定为绿色工厂,6家企业被认定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6个产品被认定为绿色设计产品;共建成1家省级节水标杆企业,57家市级节水型企业。
三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以企业为核心,从夯实设备和控制安全、提升网络设施安全、强化平台和工业应用程序安全等方面,指导企业筑牢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基础。遵循体系化和系统化思维,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工作“关口前移”。开展重点企业工控安全自查及检查工作,完成42家重点工业企业工控安全自查,形成19家企业数据分类分级目录。联合电信运营商对83家重点工业企业开展工控安全检查,指导企业对发现的工控安全问题整改。在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实行全部镇街工业企业信息安全每日零报告制度,完成工业企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四是加强局内部网络安全管理。成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开展局各科室(机构)计算机网络安全检查和局政务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检查,督促各科室(机构)进一步加强日常网络安全管理。
2.认真贯彻落实工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
(3)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布局。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局党组会议专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主要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实施路径。
二是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研究制定“坚持制造业当家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中长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举措。对标广东省培育发展“10+10”战略性产业集群、深圳市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立足中山实际、展望未来,以产业生态思维,重点规划打造以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四大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牵头开展“十大舰队”产业集群调研,借助国内外知名智库、产业研究机构力量,深入分析调研中山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面临机遇和挑战,梳理链主企业与重点企业、重点发展项目、招商引资靶向企业等“三个清单”,形成一系列调研报告。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集群专项行动方案,“一群一策”推动重点产业链条化集群式发展加速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增长6.1%,增速排名全省第7;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50.1%、34.4%和16%;工业投资增长47.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约为39.3%,增速排全省第2;产业集群“十大舰队”总产值超7000亿元,其中智能家电、新能源、现代农业与食品、光电光学等4个产业集群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三是广泛开展调研。2023年,局领导带队先后赴北京、苏州、无锡、福州、泉州等地,开展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调研,学习借鉴先进地市经验做法。开展领导干部常态化走访服务工业企业活动,局领导挂点联系各镇街、十大主题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带领各科室每周至少半天走访企业,每季度开展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研,收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困难、诉求、建议,将企业反映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技术改造、用工用地等需求和建议反馈至各部门跟踪处理并在相关政策中吸纳采用。
(4)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立中山市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工作组,构建“1+4+N”政策体系,打造平台支撑和赋能体系,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56%,排名全省前列;推动152家百企攻坚企业完成阶段性建设,取得数字化评测三级以上成绩。中山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获得省专项资金支持。试点示范取得突破,1家企业荣膺全球智能制造领域最高荣誉“灯塔工厂”;共认定10家市级数字化示范工厂、15个示范车间、10个标杆示范项目,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转型阶段的企业提供对标样本,以点带面推动广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推动优质企业加快发展。修订促进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相关政策,优化认定标准,调整专项奖励档次,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大、创新能力突出、具备产业生态引领作用的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实施领军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双培育”计划,“一企一策”支持2家领军企业扎根中山做大做强,认定24家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6家龙头骨干培育企业。5家次企业纳入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入选企业数量位列全省第3。16家企业入选2023年广东企业500强榜单。出台推动中小微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从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数智化改造、用地、优享服务等方面全维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做优。2023年,新增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68家,累计共有“小巨人”企业2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7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506家,均排名全省前列。
三是推动小微企业上规模。2023年,先后3次召开全市性小升规工作推进会,宣贯小升规政策措施,交流各镇街在稳经济、促上规、挖潜力的经验和做法。局领导带队,多次前往重点镇街开展“小升规”工作调研,跟踪服务“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做实做细“小升规”工作。2023年,加大新升规和实现高成长的企业支持力度,奖补资金惠及企业超过15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接近5000家,排名全省第5。
四是提升惠企政策兑现效能。积极落实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免申即享”工作,提升兑现效能。涉企政策出台后,及时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和惠企政策平台同步公开,着力解决企业政策获取渠道不多、知晓度不高、申报不及时、解读不准确等问题,推动惠企政策精准对接市场主体,实现惠企政策“即出即享”。加强惠企政策宣讲,深入镇街、企业、工业园区开展政策宣讲超100场,惠及企业超6000家。联合三大运营商、行业协会成立“数字化转型政策走进产业集群”宣讲团,加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平台联盟和企业间的沟通联系,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氛围。持续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拓展“免申即享”服务范围。2023年共有16项扶持资金项目纳入“免申即享”事项清单,是2022年的1.23倍,资金兑付效率较2022年显著提升。
(5)统筹谋划产业园区建设。
一是加快建设十大主题产业园。坚持规划引领,出台主题产业园相关政策,对园区用地及产业进行规划,确定园区开发模式和开发时序,为产业导入和开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建立十大主题产业园信息报送、运行监测、项目调度等工作运行机制,定期报送大型产业集聚区暨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进展。编印十大主题产业园在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航拍图册,全面展示项目建设进展成效。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推动解决岐江新城智慧港、深中合作创新区、新能源产业园等园区开发建设问题13项。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一批智能电梯装备制造、生物创新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电器智能智造、智能家电研发等符合园区主导产业方向的核心高端项目落户园区。2023-2025年,十大主题产业园计划推进基础设施项目169个、产业发展项目273个;2023年,共新签约项目9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0个),其中,49个优质项目已动工建设。
二是推进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修订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按照集约、适度、相对集中连片原则,划定新的大型产业集聚区范围红线图和起步区红线图。强化资源要素保障,获得省大型产业集聚区专项资金支持,以实收资本注资至园区开发公司。建立项目督促通报机制,每周更新项目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2023年,推动大型集聚区新动工工业项目160个。
三是加快省级工业园建设。有序推进省级园区认定工作,2023年以来,推动广东省中山南朗产业园(省产业园)、板芙经济开发区(省级经开区)、岐江新城经济开发区(省级经开区)3个园区获批省级产业园,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工业园6个;组织三乡、三角、黄圃等镇街积极申报省产业园,其中三乡科技产业园、三角产业园申报认定省产业园材料已报送上级相关部门;火炬开发区的生物医药、光电及电子元器件和南头、东凤、黄圃三镇的智能家电基地分别被认定为省特色产业园。组织相关镇街召开省产业园申报工作座谈会,邀请有关单位到会现场指导。全省产业园区提质升级现场学习交流会暨金融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专题对接交流会在中山召开,中山园区建设工作得到上级相关部门充分肯定。探索研究跨镇街体制机制,成立产业园筹建前期工作专班,实行“领导小组+专班+平台公司”管理体制,统筹园区发展规划、招商等工作。
四是加强深中产业对接。抢抓省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机遇,对标深圳“20+8”产业,规划建设深中经济合作区等一批深圳链主企业专业配套园区。加强与深圳市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无人装备等新兴领域产业对接。吸引深圳多家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平台、优质企业进驻园区。推动深圳企业落地参与中山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推动深圳创新设计行业资源及重点企业与中山产业集群组建产业生态,推动深圳“数字+”“设计+”赋能中山制造业转型升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全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2023年度的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五是完善项目落地服务机制。修订中山市意向供地增资扩产项目准入相关政策,进一步下放项目准入审批权限至镇街,推动项目准入审批提速,引导镇街做好项目准入和落地服务工作。实行项目联络员制度,分片区做好从项目洽谈到动工投产全流程跟踪服务。2023年,新动工建设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
3.充分发挥党组领导作用。
(6)加快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一是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坚持一手抓新项目、一手抓在建项目,推动新项目加快动工、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建立计划动工重点工业项目库和在建重点工业项目库,分片跟进800多个重点工业项目,与镇街项目联络员日常保持紧密沟通,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实时协调解决问题。2023年,新动工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01.7%、115.5%,平均每周有6-7个项目动工。通过定期沟通、走访企业总部、实地调研项目和奖补支持等方式,推动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二是强化项目统筹协调。联合相关部门完善项目落地审批协同管理平台,每周共享项目信息,及时跟进各类项目进展,协调解决项目土地规模、规划报建等问题,推动项目落地提速。建立调度项目跟踪台账,对调度项目做好跟踪服务。
三是激发镇街工作活力。下放意向供地增资扩产项目准入等事权及管理权,充分调动镇街稳经济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项目准入审批效率。完善重点工业项目推进评分指标体系,定期对镇街项目动工率进行考核,督促镇街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深入火炬区、小榄镇、古镇镇、坦洲镇等镇街100多家企业走访调研,及时了解项目推进存在问题,指导相关镇街督促项目方加快建设进度,市镇企三方合力推动项目早动工、早竣工。举办项目推进经验交流现场会,各镇街就项目推进、加快投资进行经验分享交流,助推项目快动工、快纳统。
(7)大力推进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试点工作。
一是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强政策推广,营造良好氛围,围绕中山五金、家电、灯具、板式家具等特色产业集群,先后在镇街举办28场政策宣贯会,同时利用政务官网、媒体平台等广泛开展“一图读懂产业链协同创新政策”等线上宣传。建立培育机制,提升跟踪服务,借助简化材料、容缺受理等措施,采用“先培育后入库”模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坚持多措并举,推进持续升级,结合省相关工作调整及业务实际情况,将协同创新试点工作与“数字化转型百企攻坚”专项行动合并开展,加快中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截至2023年底,已推动300多家企业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转型升级,新增推动517家、累计2773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完善项目验收评审体系。为确保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与政策目标精准衔接,制定项目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专家评审表、项目协同创新性专家评审表。其中,项目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专家评审表重点对项目设备先进性、项目智能化程度、项目数字化程度以及项目效益达成情况进行评价,项目协同创新性专家评审表重点从技术协同(智能制造供应商服务情况)、金融协同(粤财担保及分期付款情况)、知识产权创新、企业能力创新、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为后续项目验收评审提供量化依据。
三是加强政策衔接及资金保障。随着中山市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政策由试点阶段转至延续阶段,及时修订政策奖补比例(资金来源)、担保贷款要求、验收评价标准等内容,优化中山市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部分政策内容,择优扶持已入库项目。
(8)严格专项资金使用管理。
一是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机制。制定产业扶持资金内部审计管理相关政策,成立局产业扶持资金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结果运用、责任追究等具体要求。特别围绕审计、巡察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对获得专项资金的项目开展全面排查,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修订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相关政策,建立专项资金监督机制,对项目单位和专项资金使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重点检查项目实施、专项资金使用,项目绩效等情况。
二是加强项目绩效管理。要求各资金使用科室科学制定绩效目标,切实加强绩效管理,严格把好项目验收质量关和数量关。根据“双随机、一公开”原则,联合镇街定期实地核查项目建设进展和绩效情况。落实项目完工评价制度,组织第三方机构对申报项目的投资和效益情况进行评价。
三是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管理。配合省相关部门开展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配合市相关部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及部门评价工作,强化结果运用。定期开展重点项目绩效监督工作,统计、分析、通报各业务科室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9)提升党组决策质量。
一是严格落实局党组议事决策规则。局党组会议“第一议题”重温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严格要求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作出决策,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领导班子成员对涉及重大决策事项的议题会前充分沟通、充分酝酿、充分思考,会上充分讨论,提升党组决策质量。
二是完善党组议事决策机制。定期发布党组会议预通知,提前收集党组会议议题,确保会前充分沟通。加强对重大决策、易产生分歧事项的跟进,督促经办科室(机构)逐一征求领导班子成员意见。
三是规范做好会议记录和纪要。如实记录每个参会人员发言的主要观点和明确意见。严格落实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内部双审核机制。党组成员联签时,认真审阅发言观点和意见。
4.严格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10)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一是筑牢思想基础。2023年,局党组会议共8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工作安排,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局机关党委(扩大)会议专题学习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全面领会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刻内涵。强化案例警示教育,提升全局党员干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意识。
二是完善制度体系。修订局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会商研判、情况通报等工作机制,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理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机制,明确由专责科室运维管理政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印发局信息发布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发布流程,严格遵守信息发布“三审三校”。
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调研。局党组书记牵头开展2023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调研,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听取各党支部、有关科室(机构)意识形态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全局意识形态领域情况。
(11)加强宣传阵地管理。
一是落实线上宣传学习专栏设置要求。在局政务网站增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栏,积极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局政务微信公众号增设“学习文库”专栏,及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二是建设完善线下党建宣传阵地。指导下属参公单位中山无线电监测站完成党建宣传阵地建设,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及时更新办公场所、公告栏等宣传资料,制定中山无线电监测站宣传管理工作制度,规范落实宣传管理工作。对局机关党建宣传阵地开展全面排查,及时更新宣传展板和学习资料等内容。
三是加强巡网力度。严格落实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强化责任,规范流程,严肃纪律。督促责任科室每日检查、不定期抽查局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已发布内容,确保信息内容真实、及时、准确、安全。
(二)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方面。
5.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12)强化主体责任意识。
一是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局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党组书记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
二是强化内控管理。调整局领导分工,分离财政资金的发放和内审职能,两个职能科室分别由不同的领导分管。修订《中山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制定局产业扶持资金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开展2022年省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内部审计工作,对产业扶持资金项目申报、评审、公示、报批等各环节办理流程进行全面审查,特别是针对健康医药、产业链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实现全覆盖审查,进一步规范科室内部审核流程。
三是完善廉政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围绕工作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重点方面,先后2次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逐科室(机构)排查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建立动态管理的廉政风险防控监督台账。
四是机关纪委自身建设。加强与市纪委监委驻局纪检监察组工作联动,积极参与市纪委监委驻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会商、联合监督、谈话提醒等工作,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协作互动的工作机制。完成机关纪委空缺委员增补工作。
(13)扎实推进政治监督。
一是全面落实党内监督责任。结合主题教育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通过局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中央、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压实党内监督责任。
二是党组加强对机关纪委工作的监督指导。局党组会定期听取局机关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巡察整改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安排对局机关纪委干部开展提醒谈话,督促履行职责。整改以来,局机关纪委书记先后3次、全年共5次牵头召开机关纪委会议,研究部署机关纪委重点工作。局纪委纪委先后修订机关纪委工作制度,制定局党组成员巡察整改提醒谈话计划表、机关纪委巡察整改提醒谈话计划表、2024年机关纪委重点工作清单等,督促各科室(机构)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任务;积极加强日常监督履职,主动开展谈心谈话,及时发出通报提醒,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验收等实地专项检查,列席工业发展资金审核委员会履行资金管理监督;加强与市有关部门沟通,向各业务科室提出工作建议。
三是抓实监督执纪工作。2023年,局机关纪委参加工业专项资金审核委员会51次,共审议3853个项目,切实加强项目评审专家抽取、政府采购、资金项目审核等程序监督。逐一排查信访举报,收到的信访举报件均已按规定程序办结。
四是联合开展监督检查。局机关纪委联合市纪委监委驻局纪检监察组,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监督监察,赴相关企业开展中山市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验收现场督查,开展公共服务平台整改情况监督。
五是完善机关纪委工作制度。修订印发局机关纪委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
六是加强党性教育。组织专题学习上级纪检监察部门公开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观看相关警示教育片。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开展身边榜样学习,开展“赓续红色电波精神、唱响新时代主旋律”无线电科普进校园、参观中山市风清气正干事创业图片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致敬城市美容师”系列展、观看《殷红木棉》音乐剧等党性教育活动。安排副处级干部参加中山市领导干部旁听案件庭审活动,以案为鉴,严明纪法。
6.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14)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监管。
一是复核项目相关情况。对相关企业提交的申报资料进行复核,并对第三方机构出具的专项验收审计报告、审核报告以及相关评审专家等进行审查,对多发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退回财政部门。
二是规避第三方机构服务风险。要求各资金管理科室进一步加强第三方机构遴选工作,严格实行回避制度,保证项目专项审计、组织验收和第三方核算等各个关键节点工作的相对独立性。组织项目申报时,遴选2家以上第三方机构对全部项目分批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再进行第三方机构间的交叉审核,进一步规避审核风险。
三是加强第三方机构遴选。印发局采购管理办法,成立采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若采用综合评分方式进行采购,需组成采购评审小组,对响应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分,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机构遴选工作。
四是提高第三方机构服务质量。明确要求各资金使用科室对第三方工作实施情况和业务质量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加强对第三方服务质量监管与考核。组织相关会计师事务所集中开展项目审核要点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纪律要求,要求第三方机构对核算结果进行内部交叉审核。
(15)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
一是加强政策前期调研。制定局政策文件全周期管理工作方案,把调查研究作为政策文件制修订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部门、镇街、行业协会商会、企业的诉求,学习借鉴先进地市的经验做法,确保出台的政策文件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规范细化政策条款。按照“谁起草、谁负责”的原则,科学制定政策措施,严格文字把关,确保政策措施表述严谨、文字精练、准确无误,提升政策设计和资金使用有效性。根据工作实际,对政策文件进行跟踪评估,进一步优化政策条文,推动政策落地成效。
三是加强政策学习培训。组织开展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法用法专题培训会,结合案例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程序、内容、审核、备案、发布、实施后评估等内容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解读,进一步强化经办人员风险防控意识,提高经办人员业务水平。
四是加大政策宣贯力度。根据惠企政策服务对象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宣讲年度计划。深入镇街、企业,按计划组织政策宣讲会,提高政策知晓率,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各项优惠政策。
五是强化政策符合性审查。指导各科室把好政策关,严格对照政策条款开展实质性审查,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质量。压实镇街属地责任,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16)加强对共建公共服务平台(企业)跟踪问效。
一是开展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履约跟踪问效评价工作。督促指导22家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按照工业和工业互联网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认定管理办法、项目资助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及有关协议,对平台绩效目标完成、运营管理、专项资金使用、目标达成等情况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加强平台单位绩效管理,局领导带队到相关平台公司开展督查,督促平台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提升服务质效。
二是健全制度建设。出台《中山市工业互联网与数字赋能平台项目认定与奖励实施细则》《中山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源池绩效管理办法》,从绩效目标设置、日常考核、整改与动态管理、跟踪服务等方面对平台及平台单位进行跟踪问效。制定中山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源池绩效目标(2023年试行版),完善平台绩效目标管理制度,提升平台监管水平。加强公共服务平台跟踪管理,推动公共服务平台提质增效。
(17)加强专项资金分配管理。
一是强化宗旨意识。局党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在制定产业政策、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中,深入了解基层、企业诉求,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二是强化专项资金分配。全面收集各业务科室资金使用需求,多次召开专项会议研究讨论,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绩效优先、择优扶持”原则,科学制定专项资金预算额度分配方案。
三是强化采购流程管理。制定局采购管理办法,成立采购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流程,加强对业务科室采购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严格遵守回避原则,提升采购行为的公平公正性。
四是防范资金使用风险。指导各科室全面排查专项资金使用风险,制定“进一步规范委托服务等事宜的采购流程”“落实回避制度、交叉审核”等防范措施。印发《关于明确申报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承诺事项的通知》,制定项目申报承诺书(模板),明确项目单位申报专项资金承诺事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管理财政专项资金,进一步防范工作流程风险、岗位职责风险。
(三)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
8.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
(18)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集中整改阶段以来,局党组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强化党要管党意识,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政治自觉,全面落实好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局党组会议定期听取机关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汇报、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评议查摆问题整改落实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机关党建重点工作。局机关第一党支部获评2023年度市“五好”模范党支部,中山无线电监测站党支部被命名为2023年度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
二是建立党建常态化问题收集机制。对上级点、自己查、下级提的问题建立台账清单,及时整改落实。
三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三会一课”年度计划,定期梳理、跟踪落实党建重点工作。机关党委每季度对支部“三会一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提醒整改。
四是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对照党建工作最新要求,修订局党建工作制度,严谨文字表述,增加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等有关内容。
(19)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一是加强党章党规学习,提高思想自觉。指导局机关各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形式,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制度,进一步加强规范落实组织生活的自觉性。
二是加强统筹准备,完善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流程。指导局机关各党支部加强统筹协调,精心谋划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提前通知会议及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局党组成员把准角色定位,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的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学习讨论、廉政教育等学习活动,以实际行动带动组织生活的开展。局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其他党组成员分别到所在党支部带头讲党课,支委班子成员、普通党员积极讲“微党课”,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效果。
三是加强跟踪提醒,完善相关制度。局党组将党组成员落实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列入主体责任清单,列入年度述职述廉的重点内容,局党组书记带头落实,其他党组成员认真落实。
(20)规范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一是筑牢思想基础。局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章党规关于民主生活会的规定要求。
二是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局党组先后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局党组书记亲自主持起草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局党组成员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主动查摆问题,局党组书记对党组成员个人发言提纲进行严格审核把关。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查摆的问题和批评意见主动认领并制定整改措施,达到了红脸出汗的效果,进一步严肃了党内政治生活。
三是规范组织生活会程序。结合举办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邀请市直机关工委业务骨干为局专兼职党务干部讲授机关党建工作业务知识,进一步学习组织生活会相关规定要求。2024年1月,局各党支部召开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每名党员深入查摆问题并开展自我批评,其他党员提出相互批评意见,在此基础上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四是规范党支部会议记录。指导各党支部定期对会议记录开展自查,局机关党委每季度对各党支部会议记录开展检查,督促如实、规范记录支部会议的发言内容。
(21)加强对老干党支部服务管理。
一是加强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局党组会议专题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增加1名熟悉老干工作的四级调研员协助局领导负责离退休老干工作。
二是完善离退休干部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局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落实好离退休干部开展党员活动、上门走访慰问、解决特殊困难等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三是优化老干党支部设置。完成各离退休老干党支部换届工作,结合换届将党员人数较少的老干党支部予以整合调整,便于加强老干党支部服务管理。
9.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22)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规定。
一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学习。专题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等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
二是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将干部人事档案作为干部考察的重要依据,前移审核关口,在分析研判和动议阶段,即开展审核,做到动议即审。在筛选符合资格条件干部名单时,落实双人审核制,严格把好选人用人第一关口。加强与市纪委监委驻局纪检监察组沟通,结合干部平时表现,充分征求意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加强对试用期任职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准确性。
三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制定局干部选拔任用操作指引、干部选拔任用纪实材料清单,进一步规范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完善选人用人考察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选人用人考察任务和工作流程。
四是加强业务培训。安排组织人事科干部先后参加基层培养锻炼干部经验交流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2023年“从零开始学干部档案”系列培训班,贯彻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暨“组工学堂”培训班,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法规制度和机构编制纪律专题培训班等,加强学习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不断提升组工干部的综合业务能力,确保在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10.严格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23)加强对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学习。局党组会议专题学习《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要求。
二是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研究制定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归档、查(借)阅、转递、审核等工作要求。
三是严格落实归档要求和归档范围。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要求,全面、准确、及时地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局组织人事科与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部门建立联系、加强沟通,及时掌握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信息,确保人事档案材料及时归档。严格做好档案散件材料的收集、登记和鉴别,及时归入干部人事档案盒,并按要求规范整理、装订入卷。
四是严格落实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回头看,重点审核“三龄两历一身份”,对审核发现的问题,开展调查核实,并按程序进行组织认定。按时收集各类散件材料,经鉴别无误和登记后归入干部本人档案,确保档案材料规范、准确、齐全,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审核要求,提高档案工作质量。
三、对长期整改任务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一)严格审核项目入库及验收。
一是认真复核有关项目相关情况。加强与市有关部门沟通,梳理健康医药政策固定资产投资补贴专题申报条件,对“新建项目”备案要求和奖补资格进行明确。
二是修订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出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年),聚焦生物药、化学药(含仿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优势领域以及细胞与基因、合成生物、脑科学、核药等未来领域(“4+4”重点发展领域),通过统一产业发展平台、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提升科研平台能级、推动载体设施建设等工作任务,实现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压实业务科室审核责任。印发中山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明确镇街三级审核,局各业务科室至少两级以上审核,进一步加强对专项资金项目入库及验收的监管力度。
四是严格落实内部审计制度。对2022年获得省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开展内部审计,围绕审计、巡察发现的问题,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健康医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实现全覆盖审计。
五是持续推动“免申即享”工作。修订局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实施方案、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流程规定,提高资金兑付时效性、准确性。
下一步,完善项目验收审核机制。制定项目协同创新性专家评审表、项目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专家评审表等,保障验收项目符合政策目标。按照最新审核标准,完成相关获奖补项目的复核验收,确保项目实施、资金使用与政策精准衔接。配合省市相关部门尽快明确省级财政资金退款流程,并通知相关企业完成退款操作。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统筹谋划。
一是压实党组选人用人主体责任。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严把干部选拔任用关的政治自觉。坚持正确选人用人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统筹谋划。下一步,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整合科室职能,开展内部交流轮岗,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二是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开辟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挖掘、引进优秀年轻干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推荐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基层镇街参与工改、治水、巡察等重点任务或专项工作实践锻炼,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平台。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目前,巡察整改工作成效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接下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将继续以锲而不舍的韧劲和驰而不息的精神,持续巩固拓展巡察整改成果,进一步增强党组领导作用,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努力实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以巡察整改实际成效推动中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政治建设,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聚焦“两个责任”,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断完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纠“四风”树新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相结合,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信干部队伍。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扎实推进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聚焦成果运用,全力推进巡察整改工作走深走实。
坚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持续推进巡察整改工作,对已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回潮,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整改成果;对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将持续推进的整改任务,严格按照整改方案,加大整改力度,持续跟踪督办,推动整改到位。针对巡察反馈问题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努力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探索建立管根本、利长远、重实效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聚焦主责主业,奋力开创中山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局面。
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市委“八大重点”争一流、创一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奋力开创中山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局面。在抓贯彻、谋发展上奋力突破,持续推动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地见效;在抓产业、添动力上奋力突破,持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在抓项目、建平台上奋力突破,持续推动有效投资关键作用进一步发挥;在抓创新、促升级上奋力突破,持续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在育企业、优环境上奋力突破,持续推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激发蓬勃活力;在学思想、强党性上奋力突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山实践中不断勃发新气象、干出新业绩。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公开期限:2024年5月11日至25日(共计15日)。联系电话:0760-88260286(工作时间);邮政信箱:中山市东区松苑路1号市政府大楼437室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信封上注明“对中共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关于巡察整改落实情况的意见建议”);邮政编码:528400;电子邮箱:bgs0760@126.com。
中共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
2024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