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山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围绕省司法厅、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为建设高质量发展更加美丽中山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山市全力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经验获省委依法治省办通报表扬并在全省推广。中山市推进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和补偿争议行政裁决示范创建工作经验获司法部肯定。市法律援助处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善平先生普法笔记》获广东省第三届法治文化节新媒体精品评选动漫类第二名。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完善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市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推动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市委常委会会议工作要点,修订《中山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职工作实施意见(试行)》,连续6年组织开展市直机关和镇街第一责任人述法全覆盖。
二是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通知》,组织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暨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活动,举办《行政处罚法》专题学习活动,全市各单位开展党组学习会、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举办第四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出台中山市“八五”普法规划,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三是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各级党组织结对共创重点培育16个为民办实事党建品牌,为群众办理实事1000余件。转作风提效能,打造全面过硬模范机关,8个党组织和10名党员获省市表彰,“春雨普法‘未’你而来”党建品牌工作案例被省党教办作为典型案例刊登。全系统373人参加政治轮训。组织多轮次填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共801份,组织召开政策宣讲会8次。适用“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得当。修订或完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实施意见》《中山市社区矫正权责管理制度》等制度44项。
四是以法治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深入推进“百所千企”之律师进工业园区专项惠企活动,研发“法治体检”线上系统,3月以来,组织律师实地走访600多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民营企业举办各类法治讲座、线上视频170多场,受惠企业达1000 多家。畅通疫情期间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涉及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困难职工、农民工返岗、欠薪等事项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
五是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制定实施《中山市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示范创建工作方案》和《2021年中山市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工作方案》。我市2个村(社区)获得2021年“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
(二)以法治服务保障大局中心工作。一是塑造法治政府“坐标系”。第一批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公示中,我市行政执法监督系统建设、创新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知识产权综合服务3个项目入选,并列全省第一,其中知识产权综合服务项目获省推荐申报全国单项。
二是深度参与服务“工改”工作。制定实施《中山市司法局深度参与服务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提出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等方面的八大举措。提供全天候政府法律顾问服务,派专业能手参与市“工改”专班,为相关政策文件提供法律意见。深度参与未达标水体整治有关工程事宜,加班加点出具法律意见21份。配合市指挥部完善“工改”政策制定程序,快审快查。敢啃历史遗留“硬骨头”,积极与部门、基层联动,依法办理征地历史遗留的行政复议案件。同时,压实部门和镇街事先法律论证责任,从源头上避免增量出现。组织律师行业以“菜单式”“组团式”参与改造低效工业园区,推出24个城市更新法律服务产品,成立法律专家库,协助政府部门起草、修订、审查、解读政策70余次,提供法律意见143次。
三是勇闯法治改革“深水区”。选取《中山市排水管理办法》为评估对象,开展首次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工作,为提供全市污水治理更优制度保障。完善《中山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在全省率先将镇街文件纳入监管。通过大数据交换中心实现行政执法“两平台”与“互联网+监管”“信用中山”等系统数据共享,开展行政执法案卷网上评查试点工作,以信息化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成功争取成为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为政法领域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贡献中山智慧。中山市推进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和补偿争议行政裁决示范创建工作经验获司法部肯定向全国推广。
(三)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草案)》,建立完善涉企立法征求意见工作机制,打造政企互动直通车。编印营商环境法律制度汇编,清理一批阻碍企业发展、法治化营商的“僵尸文件”,废止各类文件226份。
二是推行包容审慎行政执法方式。出台《中山市推行“包容审慎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召开中山首场“包容审慎行政执法”新闻发布会,公布实施免罚清单、行政执法风险评估清单等5类清单,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找准突破口、创新点。工作开展以来,共办理免罚案件8500余宗,300余家企业的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受到处罚,办理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案件60000余件,规范执法减少扰企,清单式监管经验获省肯定推广。
三是打造共建共享公共法律服务生态圈。制定实施《中山公共法律服务共建共享工作方案》,重点打造“AI法律顾问”,设立市律正商事调解中心,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省首家“互联网无人律所”落户东区,在商协会试点共建“公共法律服务驿站”,深入推进“百所千企”专项惠企活动,培育“香山法苑”等一批共建共享品牌。制定实施律师行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双循环”强化涉外法律服务。在全省率先建设“智慧公证”全市统一平台,为大湾区提供远程公证服务。开通绿色通道,协助中小企业拓展海外业务,今年以来,为46家企业赴境外融资和跨境贸易办理授权委托、声明等公证。推出中小企业“备案服务”,在授权有效期内,企业再次公证无需提交相同资料,备案企业已超600家。
(四)维护社会稳定体现担当。一是完善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与市民政局联合印发《“平安家庭”建设联动工作方案》。指导成立“王晓奎调解工作室”和中山市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受理矛盾纠纷5935宗,成功调处5883宗,调解成功率99%。保障特殊群体获得服务,在市镇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开展退役军人公益家庭法律顾问项目,做实退役军人法律服务。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中山市分(支)行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宣传。
二是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率先在全省实现市镇(街)两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制定实施《中山市社区矫正风险研判分析工作规定(试行)》《中山市社区矫正权责清单管理制度》等9项工作规则,规范20余种工作文书格式。积极推动刑罚执行一体化工作,与广东省英德监狱举行合作共建帮教基地。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重新犯罪率居全省低位。
三是确保监管场所安全稳定。强化疫情防控常态化教育矫正工作,监管场所保持“零感染”。抓实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康复训练、延伸帮扶等工作,打造中山特色戒治文化品牌。圆满完成全省实战练兵大比武(粤西片区)主赛场承办工作,并获得片区第一、决赛第五的佳绩。
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但仍存在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委员会履职能力、一线执法力量需进一步加强,急需理顺社矫机构的独立刑事执行主体资格,部门、镇街落实内部合法性审查职责需加强落实,法律服务行业监管需进一步加强,法治专业工作人员紧缺等问题,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二、2022工作设想
上级谋划部署就是行动方向。市委提出要奋力打造“美丽中山、投资热土”,法治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2022年,将立足使中山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彩演绎地、为中山改革铺设好通畅的法治轨道、为美丽中山建设增添法治获得感、使法治成为中山安定有序的压舱石的职能定位,推动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政治统领、党建引领,锻造司法行政铁军。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市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以“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为契机,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以办好司法行政系统政治要件的扎实成效践行“两个维护”。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省委实施办法,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争取上级工作支持,多为基层解决问题。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
(二)落实法治建设新要求,统筹全面依法治市。根据全面依法治国“一规划两纲要”出台中山的规划和实施方案。高位定标培育精品法治项目。全面梳理中央依法治国办的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建立法治实事办理制度,培育种子项目成为法治品牌,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三)以法治推进改革,深度参与中心工作。一是立法要与改革相衔接。加强“小切口”“小快灵”立法,破解水污染、土地历史遗留等制约中山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困难。二是推动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积极处置涉征地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完善重大决策事先法律论证和事后评价机制。开展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构建全市完善执法监督体系。为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三是深度参与服务“工改”工作。畅通“工改”政策绿色快审通道,做好“工改”中违法用地、违章建筑等方面执法争议协调、执法投诉的处理,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四是推动镇街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和司法所建设,理顺改革单位各类权责关系,让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释放更大效能。
(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法治获得感。一是营造“可预期”政策制度环境。加强有效制度供给,研究制定中山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围绕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商事规则等制定制度。二是创新“服务型”行政执法方式。推行“包容审慎”行政执法清单全覆盖,规范执法减少扰企。三是搭建“生态型”法律服务平台。将《中山市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办法》纳入规章审议项目。大力发展现代法律服务业,组建招商引资、镇村低效工业园改造、城市更新等法律服务团队,探索在重点工业园区和产业平台配套建设涉企法律问题快速处置中心,在商协会试点“公共法律服务驿站”,以公益性法律服务兜底,高效响应企业需求。四是加强“浸润式”全民普法工作。举办“法治乡村行”大型普法宣传活动,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以法治文化浸润推动社会形成法治共识。
(五)统筹发展和安全,助推平安中山建设。一是健全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纠纷综合机制。整合人民调解、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仲裁、复议等资源,联动形成“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综治网格员”的基层依法治理体系,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二是推进司法行政领域改革。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设立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的社区矫正机构分别是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社区矫正法实施要求,事关社会安全稳定,将聚焦行政争议源头治理和实质化解,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全力打造社区矫正“四大建设”品牌。三是提升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水平。深化统一戒毒模式建设,推进“智慧戒毒所”创建,完善所外戒毒延伸帮扶工作机制。坚决守住监所疫情“零感染”“零外溢”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