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群众满意度,11月23日下午,中山市司法局在西区街道举办2023年“司法行政开放日”(基层法治专场)活动。市司法局四级调研员周朝阳,西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方正纲,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企业代表,市司法局相关业务科室、各镇街司法所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站在群众的角度,让小所发挥大作用
基层司法所要如何做好“小所发挥大作用”?“群众有需要,我们可以提供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企业有需要,我们可以搭建平台,提供仲裁,甚至对接法庭。”西区司法所所长胡健仪说,要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让群众在调解过程中感受到朴实贴心的法律服务。
近年来,西区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深入群众开展调研,针对问题主动出击,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确认无缝衔接。此外,创新提出的“三人小组”工作模式更获得了市委政法委、省委政法委认可,被列为省市2023年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实践案例并报送中央参加评选活动。
据统计,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西区街道人民调委会累计调处各类纠纷案件581宗,其中完成诉调对接211宗,为辖区居民挽回经济损失累计2880.9万元。今年10月,西区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观摩交流中,港口司法所副所长黄志楠特别关注西区司法所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西区有胡健仪调解工作室,港口也有坤哥调解工作室,我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西区有一套更完善、更具特色的化解纠纷流程,有专业的调解人员参与矛盾纠纷化解。”黄志楠表示,通过此次开放日活动,能够更深入地交流案件经验,具体到某些类似案件的化解方式,相互取长补短,拓宽化解渠道。“这次交流学习后,回去要借鉴西区司法所的工作思路,结合我们工作实际、当地特点,进一步完善港口司法行政工作。”
市政协委员杨灵芝表示,通过此次开放日活动,进一步了解了司法所职能。其中,胡健仪工作室让她印象深刻。她认为,胡健仪曾在法院工作过,具有坚实的法律专业基础,并通过基层工作与群众建立起信任关系。利用熟悉法律、熟悉群众的专业人员进行矛盾纠纷调解,能够有效提升问题解决速度与效果,值得推广。
因地制宜提升基层法治建设
西区街道西苑社区总面积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万多人,辖区内有住宅小区46个,其中开放式小区21个,物业小区25个。其中,蓝波湾小区曾是“问题小区”,西苑社区党委通过成立蓝波湾党支部,指导选举成立新的业委会,引入社会组织等力量,改善小区业主、业委会、物业三方的关系,探索出“1+3+X”的小区治理模式,实现从“问题小区”向“红色小区”的转变,入选省、市“我为群众办实事”成功案例。
打造红色议事会项目、推行“六位一体”(党支部、社区、公安、物业、社会组织、居民)的基层议事方式、调动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小区管理……近年来,西苑社区积极探索符合城市社区特点的治理模式,找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着力点,获得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西苑社区在基层法治的硬件、软件设施都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西区街道彩虹社区党委副书记郭荣标表示,西苑社区结合“1+3+X”工作模式进行群众接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彩虹社区也有一个“5+N”微治理模式,两者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促进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回去之后,我们会参考西苑社区的硬件环境、先进机制,结合实际不断改善自身,让彩虹社区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基层法治服务。”
市人大代表、企业代表梁洁心表示,从企业的角度看,中山的法治营商环境也随着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社会整体素质和法律意识提升而越来越好。同时,梁洁心从人大代表的角度提出建议,目前村(社区)都有驻点的法律顾问,但更多是电话或现场交流。针对时代发展趋势,年轻人更多倾向于手机操作,希望可以增加线上咨询或线上预约法律顾问的渠道。
中山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目前已开通“中山市掌上行政复议”“中山智慧法援”“中山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小程序,手机用户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在线享受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业务、人民调解、行政复议等公共法律服务,实现群众获取公共法律服务“零跑腿”“随手办”。
据悉,“司法行政开放日”系列活动,是中山市司法局搭建司法行政机关与群众沟通桥梁,让群众深入了解司法行政职能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已开展强制隔离戒毒、社区矫正、公共法律服务及基层法治四场,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