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中山人都喜欢在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盛大的赛龙舟活动。清同治年间出版的《香山县志》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五月端阳,各个乡村皆以粽祀神,龙舟竞渡,画船彩色,于邑城尤盛行。”
据考证,石岐的赛龙舟,一般以紧邻岐江河边的村最为盛行。过去,石岐的张溪、南下、基边、员峰等被人们誉为龙舟的故乡。在这些具有扒龙舟和深厚历史的村里,龙舟坞里一般都埋藏有数只长龙,每当五月端午前夕,就会将龙舟起出来进行准备。中山人一直将扒龙舟看作很神圣,所以、每个环节都比较讲究: 要赛龙舟,首先是要起龙。每逢临近端午节,各村的龙舟会社就会择一个吉日,在当天早上到供奉龙舟的宗祠、庙宇进行拜祭,然后,参加扒龙舟的村民就会跳入埋有龙舟的河里先洗龙舟水,然后,将埋藏在河床(龙舟坞)里的龙舟抬起洗净污泥后搬上岸,然后用碌柚叶水洗净以示沐浴净身,再从宗祠庙于中“请出”供奉的龙舟头和龙舟尾,重新上彩和点睛,然后在船头安上龙头,在船尾安一龙尾和青绿的树叶,还贴上金花,并请画师在龙舟的船身绘画上龙鳞。当起龙的仪式完成后,就开始进行游龙了。所谓游龙,就是在龙舟重新上油维修好后,选择吉日吉时,召集龙舟手到庙宇宗祠拜祭一番,再合力抬起龙舟放下水中,然后擂起狮鼓铜锣,岸上的村民燃放鞭炮,龙舟手齐声呐喊合力起桨,划出河面,边划边放鞭炮。因为游龙只是作为赛前练习的环节,所以,一般只是在村边的河面上划几圈,然后将龙舟划回下水的地方,将龙舟抬上岸,在荫凉处将龙舟支撑起来,等到五月初五那天正式出击。
到了五月初五,就是万众瞩目、赛龙夺锦的日子了。到了这一天,龙舟手一早起来,就要到庙宇或宗祠进行一番拜祭,然后将龙舟放回河中,到达起步点时便进行烧衣放鞭炮等仪式,然后正式投入比赛了。
赛龙夺锦,是每年五月端午赛龙舟的最精髓的部分。这一天早上,全部要参加比赛的龙舟集中在指定比赛地点,然后,等到比赛开始的信号发出后,集中在一起的龙舟,就会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去,上百艘龙舟在鼓点声、呐喊声中力争上游,奋力向前,场面令人热血沸腾。在经过规定的距离比赛之后,赛龙的最后阶段是最令人紧张刺激的夺标了。经过一个上午或更长时间的比赛,到最后往往是有数只龙舟遥遥领先,而此刻,这些领先者的目标,就是过龙门夺标去。龙门是在河道上用竹子搭成一个跨河的牌坊,牌坊用绿叶衬托,然后在中间吊下一个红色彩球,哪只龙舟首先冲过龙门,就先摘下彩球,宣告赢得比赛的冠军了。赢得冠军等名次,往往有烧猪、烧酒作奖品。
龙舟大赛结束后,还有晚上热闹的龙舟饭。每有赛龙舟,必有龙舟饭款待参加竞渡的健儿,龙舟饭通常是在村中的大祠堂或晒谷场上举行,龙舟饭的菜式,视乎经济条件而定,过去,人们经济条件差,龙舟赛结束后,就由村民你捐一把柴、我捐一把菜地将龙舟饭煮起来;现在经济环境好了,烧猪一定是有的了,另外,还有虾米煮粉丝、眉豆焖猪手之类的水乡风味菜式。吃龙舟饭,不但参加参赛的键儿有份来吃,逢是为赛事出过力的人士,也会一齐前来吃龙舟饭,而村中一些家庭主妇之也会拿着小碗来盛一些龙舟饭回家给自家的孩子吃,图一个快高长大的好意头。
吃过龙舟饭之后,安装在龙舟上的龙头和龙尾就会拆下来重新供奉在祠堂或庙宇中,拜谢神恩之后,就会将龙舟重新埋藏在河泥中,等待来年再起龙,这个环节谓之收龙。
在石岐,邻近河边的张溪、南下、基边、员峰、西厂、南门等被村,每到端午节,都会举行龙舟竞渡活动。在这些村子里,有着一批批的龙舟活动传承人。基边村龙舟会社年过八旬的老人林胜,是中山龙舟竞渡的“见证者”。基边村是中山龙舟活动最活跃的村子之后,村里有一艘龙舟已有70多年的参赛历史,而他的一生几乎是伴随着这艘龙舟走过来的:10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下河划龙舟,数十年来带着本村的龙舟“南征北战”,为本村争回了不少荣誉。
南下也是岐江河畔很活跃的“龙舟基地”之一,南下“老龙舟”杨泔是当地龙舟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他说,最早的时候,南下只有一条长龙,后来,村中一位出埠谋生的华侨乡亲回乡出钱买了一个条新的长龙,并命名为“赵龙”,后来,这条新长龙又随地理名称的更改而改称为“侯王庙”。后来,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南下的龙舟还增加了国标龙和凤艇,并统一标识“南下”出赛,可谓阵容庞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改造,如今,石岐曾经有名的西厂、南门等的龙舟,随着九曲河的覆盖而淡出了历史的河流,然而, 龙舟却以它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继续繁衍。随着岐江河东明河段的日益改善,石岐区近年年年举办大型的龙舟赛事。
值得一提的是邻近东明河段、历史上没有过赛龙舟的岐头村,近年组织了一支由青壮年组织的龙舟队,造了一只新龙舟,请来了熟谙龙舟大赛的专业教练前来进行指导训练,将“岐头村”这面全新的旗帜树起来, 以后来居上的姿态,一鼓作气地在多次的赛事中名列前茅,令人为之瞩目,从而也更加丰富了端午节岐江河龙舟大赛的内容……(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