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1月,四市累计签订合作协议71项,其中27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12月27日下午举行的珠中江阳区域紧密合作第十二次党政联席会议,通报了2017年珠中江阳区域合作的情况。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珠中江阳四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和有关会议精神,以27 个重点合作项目为抓手,推动四市交通互联、产业共建、环境共治、民生共享、对口帮扶,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效。据统计,截至2017年11月,四市累计签订合作协议共71项。
交通
互联互通体系加快形成
大湾区需要大交通。“一桥一通道”两大龙头项目顺利实施。当前,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已全面贯通,深中通道两侧连线动工、西人工岛钢圆筒完成振沉施工,东人工岛及主线堰筑段工程已动工建设。
珠江西岸跨区域高速公路也在加快贯通,包括广中江高速公路二期、中开高速、中山东部外环高速、中山西部外环高速(含小榄支线)、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珠中江阳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与此同时,四市跨界道路正在加快升级和连通。其中,珠中江三市继续加强跨界普通道路建设,中山市加快与珠海、江门之间跨界主干道路的快速化升级改造,南朗快线加快实施。
此外,轨道网络也在进一步完善,港口机场合作进一步深化。西江港口联盟规模进一步扩大,成员单位增至33家,遍及广州、珠海、中山等15个沿江、沿海城市。联通珠江口东西两岸机场、客运港的中山港马鞍港区新客运码头工程已开工建设。
相关项目推进情况
★1、广中江高速:截至2017年11 月底,中山段完成年度投资约 14.5亿元;
★2、中开高速:一期工程中山段已于2017年6月20日动工建设,二期工程正在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工作;
★3、香海大桥:开工累计完成投资 10.09 亿元,占总概算的24.14%;其中香海大桥中山段已提交施工用地161亩(共798亩);
★4、德溪路至珠海边界段与珠海古元大道衔接工程:中山德溪路已开工,珠海古元大道与德溪路对接方案已明确,正在开展方案设计修编。
产业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加快崛起
新速度推动新发展,珠中江阳四市携手参展、招商、共建产业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在第三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珠中江阳四市共签约182个项目,投资额达2073.03亿元。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计划投资10亿元,在阳江建设海上风电整机项目,建设30条风电整机生产线,年产300套大型海上风电整机及配套产品,同时设立风电产业研发中心。
四市之间还加强产业和招商协作。在江门市联合举办第八届珠中江进出口商品展销会,各市企业积极参展。同时,四市深入开展旅游合作,启动珠中江阳旅游专题研究,推动旅游联盟合作的提质升级。四市旅游部门积极参加在珠海举办的2017广东旅游文化节,进一步拓展珠中江阳旅游产品市场;联合组织了将近100位旅游业界代表赴重庆、四川宜宾举办“最美珠江西岸游”旅游推介会。
相关项目推进情况
★1、产业共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提供珠海市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目录,预计2017 年底前发布新增珠中江阳共性技术与服务平台列表;
★2、第六次珠中江阳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工作会议:阳江市已与珠海、中山、江门三市经信部门进行了沟通,拟在2017年底召开第六次珠中江阳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工作会议,有关筹备工作正在推进中;
★3、西江港口联盟建设:稳定西江驳船航线网络。现有运营20条西江驳船快线,新拓展桂平、石龙两条驳船快线;12月20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主题为“西江联桂粤,共建大湾区”2017年西江年会系列活动。
环境
区域生态质量进一步优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同守护粤港澳大湾区的绿水蓝天,也是珠中江阳区域紧密合作的重要内容。
珠中江阳四市共同推进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绿色生态水网、碳汇造林等绿色工程建设,构筑绿色生态屏障。珠海、江门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广东中山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珠中江三市每月对跨市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并互通监测数据。珠海、中山市联合印发了《2017年珠海-中山前山河流域跨界污染联合执法行动工作方案》,制定了《前山河流域污染源监管工作方案》和46家重点废水污染源企业清单。珠中江三市环保部门在中山市港口镇共同开展了一次应急演练,有效提高区域应急资源合作与共享程度。
相关项目推进情况
★1、前山河流域综合提升工程:珠中两市共同编制《前山河流域跨界防洪及河涌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6 月已完成初步成果的提交。制定《中珠联围水质置换联合调度工作方案》和《前山河跨界上下游河段联动保洁管养措施计划》。前山河流域旧村截污、第一批管网和前山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投运,第二批管网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水浮莲拦污栅工程已进场施工,正在协调相关用地问题。珠中两地环保部门已建立 “前山河流域环境保护联络领导小组”和“前山河环境专项行动工作小组”,多次开展前山河流域跨界污染联合执法工作。开展前山河“一河两涌”生态绿堤水系工程前期工作;
★2、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珠中江阳四市完成乡村绿化美化工程270个,新增6 个湿地公园、29 个森林公园,共有 11 个镇获得“广东省森林小镇”称号。
民生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提升
珠中江阳四市已有80家医疗机构完成上线广东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台。中山市与珠海市、江门市食药监局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交流,深入探讨应对食品药品举报投诉、打击食品药品走私、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工作,建立起珠中江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有效交流渠道。大力发展跨市公交,目前共开通21条珠中江互通公交线路,线路总里程超过400公里。
此外,四市还深入开展教育合作。中山纪念中学与珠海一中建立了联考机制;中山委托江门开展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园长培训等工作,与北师大珠海分校合作开展了首届幼儿园园长种子培训班。四市还深入推进警务交流协作。中珠江三地警方在打击犯罪、治安防控、情报共享等方面深入开展警务交流合作,中山警方配合珠海警方成功侦破“2.22”孙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通过人脸动态识别系统协助江门警方抓获1名全国在逃人员。
相关项目推进情况
★1、珠中江阳四地医保即时联网结算工程:已完成。珠中江阳四市已有80家医疗机构完成上线广东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台;
★2、珠中江阳旅游一体化工程:9月19-21日,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地旅游部门联合赴重庆、宜宾举办“最美珠江西岸游”旅游推介会。中山市旅游局邀请了珠海、江门、阳江等地市旅游局参加了9月22日至24日在中山紫马奔腾广场举办的中山旅游文化嘉年华。
对口帮扶
新一轮对口帮扶向纵深延展
珠海、阳江自2014年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并建立了珠海阳江两市对口帮扶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等联席会议领导机制,有效保证了帮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三年资金一年下达”部署,珠海市级财政资金三年投入的16亿元已全部到位,帮扶资金主要用于共建园区、产业及创新、交通基础设施、城市扩容提质、绿色生态、民生社会事务等各项工作。还全面实施各项帮扶。积极提供规划、投资、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区扩容提质、民生社会事业和绿色生态建设。深化区县对口帮扶,统筹精准扶贫,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权威声音
■珠海市委书记郭元强:
研究谋划深化珠中江阳区域交流合作,推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非常重要、非常及时。建议四市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合力打造便捷的公路交通,积极融入国家高铁网络,优化整合区域港口资源,大力促进航空资源共享;全面深化各领域合作,共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共同参与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携手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加强城市建设交流协作;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机遇,推进珠中江阳与港澳深度合作,合力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平台,全面深化与港澳经贸合作,加大制度创新协作力度,携手港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给“9+2”及周边城市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建议珠中江阳四市抱团发展,携手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继续加强四市间的沟通,以专项合作规划、协议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旅游、环境、民生等合作向纵深发展;交通先行,打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脉,重点推动广中江高速等项目,主动对接大湾区中部,推动深茂铁路、深中通道等项目,加快与大湾区东部融合发展;产业协同,提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竞争力,谋划好未来区域合作和装备产业发展共赢的方向,实现产业联动发展,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以及新经济增长极;环保共建,守护粤港澳大湾区的碧水蓝天。
■阳江市委书记陈小山:
珠中江阳四市之间地缘相近、人脉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交流源远流长,加强合作具备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建议四市加强对接,携手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促进区域合作的先导性工程,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突出重点,携手推动产业合作共建,一方面,加强工业合作着重加强工业合作,推动建立跨区域产业链,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深化拓展,携手推动民生领域合作,四市在交通和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拓展民生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加大教育人才方面交流力度,建立民生领域对口部门常态化交流机制,不断提升民生领域合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