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部署,以更宽的视野、更强的定力、更大的担当,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厘清思路、统一认识、真抓实干,着眼长远、立足当下,聚焦打基础、办实业、强后劲、增福祉,全面加快产业平台规划建设步伐,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努力实现“十四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工业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推进转型升级、筑牢产业基础,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产业升级为牵引,大力发展“三大经济”,实现传统经济的“升华”转型。
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依托沙朗片区现有工业基础,借助好来化工、日丰电缆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构建完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条。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引导、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和创新,推动传统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生产流程再造、“上云上平台”等方式,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促进智能制造、5G通信技术、光电、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装备等先进产业发展。立足现有条件,发挥批发市场、小商品市场、酒店等资源优势,升级改造水牛城,做旺城市商圈、集聚人气,推动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中智大药房等企业总部的落户。摒弃和淘汰传统落后产能,此外,在传统优势的汽车销售上,加强该行业的战略布局,紧紧抓住当前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的发展机遇,引入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如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等销售中心。
开拓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加快研究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工业4.0改造,推广数字+服务业线上提升行动。更大程度地推进和优化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挥中联创示范园全市最大互联网产业聚集区的作用,通过引入行业尖端企业和强化本地企业培育的方式,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着力引进和培育大型电商及骨干企业,打造跨境电商平台,带动传统产业通过嫁接互联网等实现“跨界融合”。引导制造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创新生产经营方式,由“统一化生产”向“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方式转变,提高产业链整体协作水平。积极探索数据价值化,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积极探索发展夜间经济。充分发挥岐江西岸沿河景观效应,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实现“醉美夜色在西区”。结合中医养生、烟草、酒类、海鲜批发等特色行业,建设高端品牌的销售中心和区域总部,着力拓展饮食和酒吧文化。发展夜间健身产业,丰富夜间体育业态。挖掘“醉龙”的资源优势,支持文化场馆和文创企业开发经营文创产品,打造集购物休闲、特色餐饮、文体娱乐、演绎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夜态经济聚集区,丰富夜间经济业态。引进高端现代化文创文旅项目,打造集创意产业、旅游观光、文化涵养、旧城再造、休闲消费等“多业融合”的文创园,全面激活城市活力。
激发构建“双循环”内生动力。完善“政府搭台、商会组织、企业抱团、市场运作”的内外贸易发展新机制。支持引导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推动重点外贸企业与大型零售企业、国内优质品牌商对接,开展促销费活动,丰富和扩展内销渠道。积极稳外贸,鼓励支持优势工业企业向外贸企业转变,引导企业利用跨境电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引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企业进出口提供全方位服务;努力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平台,提高投融资和实际利用外资水平。通过“内扩外引”,推动国内大型及优质金融机构入驻,在引进两支产业基金的基础上,加快吸纳更多的港澳、外资金融机构进驻,加快实现地方性金融机构在数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搭建西区投资性平台,为“双循环”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二、坚持推动资源整合、蓄积强大动能,提升经济发展活力
全力整合辖区现有资源,在平台建设、“三旧”改造、土地征收、财政支撑等方面发力,提质增效、深度挖潜,保障西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夯实“三大平台”基础。加快马山片区旧城改造项目涉法涉诉案件处理和钉子户搬迁补偿协议签订的进度,科学做好项目利益分配,确保明年实现突破,为全市城区旧改创出一条新路、树立一个标杆。中联创示范园要以数字经济为依托,积极对接广州、深圳外溢的优质产业资源,招引一批有科技研发实力的企业落户,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等产业;同时加快政策梳理,改变以往“撒胡椒面”的扶持方式,向重点项目、龙头企业倾斜,帮助有潜力有实力的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中医健康养生基地,要借助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的东风,梳理、完善中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市中医院、国家健康促进示范区等优势资源,积极吸引中智、国药、大参林等企业入驻,以高端医疗、休闲养生等为核心内容,形成中医养生健康产业聚集区。
加快“三旧”改造进程。以马山旧改平台为核心,统筹推进长洲、上闸、下闸、广丰等片区和水牛城升级改造、“工改工”等“三旧”改造项目,改出一个新西区。尽快完成长洲“旧改”意愿申报和试点测量工作,开展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等工作,编制社会风险评估报告、经济可行性报告、概念设计方案,力争在2021年启动实施主体招引工作。加快旧厂房改造,完成对工业资源的摸底工作,对全街工业产权进行实地走访、政策宣讲和调查动员,调动企业和个人的改造意愿,继续挖掘辖区连片工业改造资源,为重点项目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破解土地资源瓶颈。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和“十四五”规划,为西区未来五年至十五年的发展提供指引。加快征地、收地步伐,今年完成300亩土地征收任务,做好隆平稻香围、隆昌悦生围、隆昌十六顷经济社征地拆迁安置留用地手续办理工作,增加辖区内土地储备,加快已征土地用地报批手续,破解土地供应不足难题,为日丰增资扩产项目、优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供保障。盘活闲置土地,继续推进沙古路边油站用地、北外环54亩居住用地、金港路边25亩商业地等3宗用地的公开出让工作,整合公有物业资源,尽快推动优格国际商业楼招商工作,加大“工改工”覆盖范围,推动私人物业的改造提升,实现资源的高效、集约化利用。
强化财政收支管理。树立起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少花钱、多办事”的思想,做好明年的财政预算编制,坚决挤水分、压缩开支,减少场所设施的建设支出。合并使用场所设施,社区的场所“进”党群服务中心,非社区的场所“进”公建配套,一场(室)多用。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发行公有资产专项债券、公有企业债券、引入产业基金等方式,注入金融“活水”,为“三旧”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做大做强公有资产,对全区集体物业进行梳理,提高公有资产的盈利能力。
三、坚持强化城市管理、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区功能品质
高标准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和美丽宜居社区,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网格化、精细化,推动区容区貌显著改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焕发老城区的新活力新气象。
不断巩固创文成效。坚持为民利民、久久为功的创文理念,巩固创文成果,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常态化。备战卫生城市复检,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强对主要干道、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的整治,解决群众关心的如停车难、市场管理、垃圾收集等痛点难点问题。瞄准事故易发区域、行业、部位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检查和专项整治,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打造公共服务标杆。协同高效公共服务建设运作机制、强化公共资源的统筹管理运用、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等方面夯实举措,切实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为市政府推进相关工作提供“西区样板”。依托新成立的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在配合省市大力推进“粤”系列品牌服务应用全覆盖运用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智慧政务大厅建设,丰富“不见面、指尖办、自助办”形式,推进数据共享共用,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建设健康宜居环境。持续推动乡村振兴,重点清理人口密集村庄和公路沿线、河道两旁村庄的堆积垃圾,做好窝棚征拆和重建工作,全面推进隆平、沙朗社区美丽宜居村建设、隆昌社区美丽宜居示范村项目建设。时刻绷紧黑臭水体整治这根弦,发挥河长制的主体作用,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加大巡查力度,精细化管理治污设施、水面保洁和岸边绿化,同时巩固西河涌、朗心渠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加快新开涌等6条河涌的主体工程建设,实现河清岸绿水净的目标。在蓝天“保卫战”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全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要求,通过推广普及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科学开展大气污染减排的同时,加强工业源污染治理、移动源污染的管控,全面提升西区的人居环境。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市下达的“瓶颈路”任务为标靶,集中火力攻坚克难,推进金沙路等道路的建设改造,改善居民出行拥堵的问题。开展沙朗社区生活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建设以及广丰、烟洲、后山社区公建配套工程。建成西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体验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七进”宣传活动。投入专项资金开展市政、绿化、路灯、环卫工作,升级改造隆昌中转站、隆平中转站等垃圾收集场地,全面提升辖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四、坚持突出民生导向、增添发展底色,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解决群众关切的紧迫问题,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困,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持续推进民生工程。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集中力量办好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实事,让全区人民享受更多更好的改革发展成果,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强化医疗保障体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常态化疫情防控不动摇,突出做好境外和国内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防控工作,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全力以赴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确保各项考核顺利通过。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互联网+医养”结合,统筹推进居家养老、家庭病床和互联网护理工作,把病床建到社区中去。扎实做好人口监测与统计工作,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加快中泰上镜学校的筹备建设,通过改扩建西区中心小学、西区中学和粤江青少年教育中心,充分利用现有建筑空间和可施展范围,缓解教育空间压力,力争在2年内增加2160个小学学位、750个初中学位,以最少的投入提供最多最优质的学位。加大力度推行新型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快民办学校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打造西区民办教育品牌。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完善集团化办学,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探索中小学管理改革。推动教育更高质量地发展,快速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尽最大努力去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完善区级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机制,配强充实救助专业力量,做实做细低保、特困、支出型对象等救助保障政策。推广“劳动力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扩大岗位信息、职业指导、网上面试等服务供给,开展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活动”,助推就业创业工作落实。完善青年发展平台,助力青年自我提升。落实“破难行动”“关爱儿童、护苗成长”等工作,进一步服务好本区妇女、儿童。持续落实残疾人在就业、康复、办证、保障金等方面的帮扶工作。抓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高质量完成年度征兵任务。继续加强人大代表行使权力,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功能,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商联、工会、统计、档案、方志、物价等工作。
深化平安西区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化”建设工作,加强各部门、社区的协调配合,同时落实“10+N”创建工作要求,协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借力智慧公安平台建设,推动社会治安视频第四期智能图像采集设备、慧眼工程第二期等项目落地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飓风2021”“控网骗、破盗案、打双抢”等专项为主线,强化打击整治电信诈骗等新型犯罪、命案防控、“禁毒两打两控”、追逃等重点工作。以“便民惠民、应援尽援”为着力点,持续开展精准普法宣传活动,加大法律援助的宣传和援助力度,强化矛盾隐患和重点案件排查化解工作,确保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预防为主、红线为辅,推进安全生产知识在企业、群众间的宣传普及,强化专项领域整治工作,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出现。
五、坚持党的建设引领、筑牢发展保障,提升干部队伍精气神
始终不渝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旗帜鲜明讲政治。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能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项目、制定重大政策、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
毫不放松强思想。坚决扛起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全方位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护城河”和“防火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社科、网络、宗教、校园、维稳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突出抓好封堵非法出版物、清理网络非法内容、打击侵权盗版三项重点任务,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加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推广应用。
坚持不懈强党建。强化组织覆盖引领,持续抓好两新组织、居民小区、经济社等领域的“双覆盖”工作,逐步提高薄弱领域的党员发展目标,发挥机关党组织联系作用,使机关党组织成为推进党组织覆盖的攻坚力量。探索党支部与业委会、经济社实现“交叉任职、双向进入”的机制,真正把组织认可、群众信任的人推选入委员会。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平安、文明、乡村振兴三项建设进社区、进小区,开展实实在在的党建惠民活动,提高广大党员的服务意识,提升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深化拓展党建服务品牌内涵。
改进作风强队伍。持续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以推进“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年轻干部培养、人才引育、干部能力建设强化”四项培养工程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能力。科学调配全区干部,严格控制人员经费,在人员不增加的前提下,积极培养引进年轻、专业化人才。加快完善考核激励办法,健全干部考核机制,对公务员、事编人员、雇员和社区干部下达攻坚克难任务,分类考核,提升干部的积极性和“精气神”。锻造“铁城精神”,严守铁一般的廉政纪律,练就铁一般的工作作风,打造铁一般的干部队伍,做到干事热情浓如酒、工作作风硬如铁。
廉洁高效强监管。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综合运用,重点关注纠正“四风”,释放全面从严治党不会松口气、歇歇脚的强烈信号。围绕区中心工作开展系列专项监督检查,聚焦民政资金、乡村振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等多项重点工作。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以“三不”一体理念、思路和方法推进反腐败斗争,推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审批监督等制度建设,深化专项工程项目、区属企业、社区居委会、经联社及经济社等审计工作。深化基层“微腐败”整治,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