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长者助手
您当前的位置: > >

西区街道2024年工作计划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4-02-09 分享: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西区街道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全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加快提升西区街道整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积极为助力中山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贡献西区街道力量担当。

  一、树牢“一个导向”,积极融入和服务发展大局

  牢牢把握深中通道通车历史性机遇,树牢“向湾图强、向高而攀”导向,奋力把街道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融入服务先行地、产业转移优选地。

  (一)奋力在深入推进深中一体化上求突破。聚焦落实市委“六个一体化”部署,瞄准深圳“20+8”产业集群,重点围绕“科技型、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全面开展集群式、链条式招商。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依托“深圳总部+中山基地”“深圳链主+中山配套”“深圳研发+中山转化”合作模式,赋能街道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聚焦智慧城市建设、法治领域改革、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持续推动两地企业居民生产生活便利化。

  (二)奋力在深度融入大湾区城市群发展上求突破。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互通协作,推动产业园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和三旧”改造等,整理更多产业空间,全方位承接大湾区内产业转移。加快构建内联外通交通体系,进一步疏通辖区道路“毛细血管”,努力实现30分钟通达深中通道、1小时通达湾区相邻城市。

  (三)奋力在打造湾区一流营商环境上求突破。持续实施“一号改革工程”,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惠企政策兑现“一站式”服务平台。抓好青年人才中心建设、人才服务港优化升级,用好西苑社区国际人才友好型社区,搭建好充分就业社区平台,让街道成为八方英才向往之地和奋斗热土。

  二、锚定“三大目标”,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强镇兴村“1388”行动方案,锚定“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奋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持续以头号工程力度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路上走在前、作表率。

  (一)坚定信心打好主动仗,让经济发展动能更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实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产业培育、消费提振”四个“一把手”工程,奋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拼经济”的主战场。制定清晰的招商产业目录和目标企业清单,常态开展好园区招商、节会招商、产业链招商,探索开展委托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力争年度完成超15亿元招商任务。二是坚持把项目落地作为“拼经济”的主动力。持续优化“领导挂帅、专班推进、专员服务”推进机制,推动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见效,年度谋划超10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入库。及时摸排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需求,持续激发民间资本活力。三是坚持把壮大产业集群作为“拼经济”的主支撑。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立足日用化工、电线电缆、LED光电、新能源汽车配件等产业链,推进稳链补链强链控链。支持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四是坚持把扩大消费作为“拼经济”的主抓手。优化区域特色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规划,强力推动辖区闲置、老旧物业的升级改造和盘活工程,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销售创新载体,充分发展体验式、参与式、沉浸式消费。全力拓展海外市场,不断壮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

  (二)精细布局描绘新画卷,让城乡面貌底色更美。持续擦亮“文明城市创建”品牌,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美丽城镇建设。一是共绘人居品质提升新画卷。探索将人居品质提升与主题党日、文明星期六等活动有机结合,持续巩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处理,抓好“三线”和户外线缆整治。二是共绘城乡风貌提升新画卷。强化农房风貌管控,加强美丽圩镇“十六个一”示范项目建设,打造更多辨识度强的地标节点和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启动超30个基建项目,加快完成辖区19个老旧小区改造并开启10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三是共绘绿美生态建设新画卷。科学制定辖区绿化空间改造和提升工作年度实施方案,推动实施一批城区和社区增绿项目,年度拟增加绿化面积超5公顷,绿化长度超8公里。扎实做好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开展绿色、清洁、零碳引领行动。四是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深化“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持续加强隆昌社区市级典型村培育,积极打造悦生径风貌展示长廊,全力打造“岭南水乡田园·悦生围”项目,做大做强省级“一村一品”脆肉脘专业村品牌。抓好沙朗社区和隆平社区镇街级典型村培育工作,壮大发展集体经济。

  (三)齐心协力推进社会治,让平安西区成色更足。着力在推动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上创特色,奋力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样板示范区。一是做强综治中心和综合网格。全力做强综治中心和群防群治队伍,完善“首问负责制”“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等配套机制,着力打造矛盾纠纷“大起底”、调解力量“大整合”、调解手段“大综合”模式。二是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加强重点场所、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着力解决各方面风险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耕地保护,强化涉水、重点危废产生单位的监管,守牢生态安全底线。持续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入细致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三是提升民生兜底保障水平。坚持过“紧日子”,强化财政保障,确保公共服务支出占比达7成以上。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建立特殊困难群众分类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四是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格局。支持鼓励社区打造基层微治理特色品牌,充分发挥港澳台侨资源以及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企业群众等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参与基层治理活力。

  三、打造“三个高地”,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现代化新西区

  认真落实“强中心”部署,锚定“产城人文旅”发展定位,为推动中心城区首位度跃升做出新的贡献。

  (一)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一是大力推动“智造园区示范标杆”建设。持续加快250亩智慧产业园建设,加速推动总投资约20亿元的5大增资扩产项目投产达产,打造市级“智造园区示范标杆”。坚持以“工改”赋能街道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努力将超3.8万平方米现代化高标准工业厂房。二是大力推动新一轮智能化技术大改造。加快推动数智转型升级,新增6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新增1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年内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达85%以上。推广重点企业智能化车间,加快建设智能工厂。三是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链建设。聚焦推动新兴产业链优化升级,积极鼓励“龙头”“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升级,形成新的智能制造增长点。

  (二)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一是着力打造“非遗+”文旅地标。做强“中山醉龙”文化IP,创新推出小醉龙形象IP以及联名款文创产品。探索推出醉龙菜肴饮品、醉龙文娱演出、醉龙文化衍生品等。开发适合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亲子家庭短途游的“非遗+”研学游路线,依托荔景苑景区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空间。二是着力打造沉浸式文旅街区。通过修缮富华道及周边沿线老旧小区,盘活周边文物资源,活化利用非遗项目,融合文创元素,打造文化创意街区,重塑富华道“中山铜锣湾”风采。三是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样本。发挥醉龙文化优势,把黄健故居、烟洲书院、黄氏大宗祠,与荔景苑、悦生围、工业文化旅游资源等串珠成链,打造具有特色的农文旅路线,激活酒店住宿、餐饮零售增长势头。

  (三)打造品质生活优享新高地。厚植服务为民的“软实力”,提高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水平,让幸福成为街道最亮的民生底色。一是持续擦亮“国家健康区”品牌。加大“健康细胞”培育力度,增设健康家庭、健康绿道、主题公园。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并以启动改造“智能型”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载体,优化完善“健康大脑+小病慢病不出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底网。二是持续擦亮“学在西区”教育品牌。深入推进教育扩优提质,持续扩大集团化办学效益,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持续擦亮“人民调解”国字号品牌。探索建立平安西区智慧城市项目,着力做强指挥大脑、打造城市快警,提升快速处突和社会面动态管控能力,为品质生活提供“智治”支撑。

  四、实施“六项攻坚”,全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聚焦关键领域,靶向用力、集中攻坚,最大限度破解发展制约因素,为街道发展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提供保障。

  (一)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突破行动。持续推进六污同治,年内完成30个小区和超20个工业厂企雨污分流改造,完成50个城市面源和900亩鱼塘尾水整治。持续推进厂网一体化项目落地,新建管网4公里,检测修复存量管网10公里,整改内涝点13个。完成朗心渠等河涌清淤疏浚,促进街道14条河涌水质持续改善。

  (二)实施“工改”攻坚突破行动。积极推动慕阳一期、金莱二期项目竣工,新增不少于5万平方米高端厂房。推动金昌一期项目竣工验收。坚定企业自改信心,实现2024年250亩拆除整理任务,继续拓展街道产业空间载体。

  (三)实施三旧”改造攻坚突破行动。加快马山旧改攻坚收尾,加快成熟地块出让及片区控规调整。加快二期安置房建设进度,确保按时竣工交付。全力推进马山旧改项目涉及的马山公园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打造坚实基建基础。

  (四)实施企业梯队培育攻坚突破行动。对优质且成长性好的企业及时入库,力争年度新增30家上规上限企业。建立企业梯度成长机制,以“扶持指导”和“修炼内功”相结合路径,力争两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不少于3家。

  (五)实施学位供给攻坚突破行动。制定街道义务教育扩容提质专项工作攻坚方案,加快推进改扩建工程,完成西区小学(二期)工程建设;完成领尚阳光幼儿园、时代美宸幼儿园2所公办幼儿园装修工程。

  (六)实施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建设攻坚突破行动。助力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实施,逐步把彩虹片区打造成集中医诊疗、中医康复、中医养生等于一体的产业功能区。高标准打造1个公立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实现街道中医馆中医阁全覆盖。

  五、突出“五个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不断深化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各项工作,开创以高质量党建护航街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坚持以政治引领凝心铸魂,永葆对党忠诚本色。一是持续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巩固主题教育成果,高质量推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依托党校讲堂、争先创优课堂等多元化学习矩阵,深度构建“1+9+N”全媒体传播矩阵,针对不同受众进行差异化供给,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覆盖基层“神经末梢”。二是持续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提升。优化完善党委议事协调机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和战斗性。三是持续巩固意识形态工作良好态势。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决守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田”。

  (二)坚持以组织建设强基固本,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一是优化机制强统筹。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围绕以上率下传导压力、自下而上彰显组织力完善机制,持续在严密组织体系、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绵绵用力。二是分类指导提实效。结合基层党组织特点,研究分众化、差异化的工作招数,精准指导、精细服务,增强组织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竞标争先树品牌。持续深化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以典型引领带动“一社区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多点开花。

  (三)坚持以严明纪律管党治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一是扛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纳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及时分析研判形势,确保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二是抓紧抓实日常监督教育。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督,发挥纪检监督问责问效利剑作用。坚持严管厚爱并重,推进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三是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深化应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四)坚持以党建引领赋能发展,持续发挥“两个作用”。一是创新实施“书记领航”抓调研促改革项目。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牵头领导班子成员践行“四下基层”,聚焦中心工作开展调研,统筹谋划街道2024年深化改革工作。二是创新实施“书记领航”聚合力攻难题项目。发挥各级党组织书记头雁效应,围绕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等关键领域,构建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党建工作格局,协同攻坚解决影响街道高质量发展、制约城乡区域协调的事关长远的瓶颈问题。三是创新实施“书记领航”链资源促发展项目。继续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书记项目,充分发挥各领域资源优势,引导和调动各方力量,谋深做实帮扶项目,推动“百千万工程”加速提力。

  (五)坚持以一流作风担当实干,提升争先创优能力。持续巩固和扩大作风建设的成果,深入组织开展“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争先创优行动,推动党员干部奋勇创造佳绩。一是以“强化项目管理”推动争先创优。聚焦推动“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争先进位,项目化、节点化制定任务清单,提升争先创优凝聚力、战斗力。二是以“强化协同联动”推动争先创优。协同汇聚各方合力打造一批亮点品牌特色,讲好西区故事,传播西区好声音。三是以“强化督查考核”推动争先创优。用好人大、纪检、督查等多元力量,通过完善督办闭环管理机制、实行进度滞后交办批办事项“亮灯机制”等,激发争先创优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