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 营商环境 社保 医保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助推中山组团式发展,中山市审计局围绕组团式发展重点工作清单,结合审计职能,紧扣重点项目、交通先行、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等关键领域,着重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政府公共资源管理、自然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推进组团式发展中的保驾护航作用。 一、紧扣重点项目,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审计力度。围绕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部署要求,市审计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跟踪审计国家和省、市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着力推动项目落实、资金保障、简政放权、政策落实和风险防范,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组织开展对中山翠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山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等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调查,并对有关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征地拆迁等单位进行了延伸审计调查。重点关注项目建设进度、资源来源和使用以及征地拆迁等情况,及时预防和提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有效促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和落地生根。 二、紧扣民生热点,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围绕党的十九大关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部署要求,市审计局突出抓好农业、智能交通、产业扶持发展和民政等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及时揭示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影响民生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我市种粮直补政策未能覆盖所有种粮大户的问题,督促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确保直补政策落到实处,促进粮食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围绕交通先行深入开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运行管理情况的审计,摸清我市城区交通的现状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运行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影响系统管理和使用效益的短板,分析造成城区交通拥堵的成因,提出完善制度和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智能交通在保障主城区道路交通安全和维护交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紧扣生态保护,稳步推进自然资源环境审计。围绕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部署要求,市审计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审计力度。我市作为全省首个开展镇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地级市,在全面总结去年五桂山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首次利用无人机航拍审计技术,继续稳步推进神湾镇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创新审计手段完成勘测地形地貌,核对土地利用现状,检查耕地保护政策落实情况、岸线整治实施效果和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建设等情况,确保审计工作更加精确、便捷、高效完成,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四、紧扣区域发展,实现有重点有步骤的审计全覆盖。围绕党的十九大关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部署要求,市审计局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提高为目标,组织开展港口镇、大涌镇、三角镇、南头镇、神湾镇等6个镇区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步审计,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揭示和反映了部分镇区存在决策程序不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不完善、工程建设和管理不规范和招标投标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着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强化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同时,立足我市实际探索建立与中山组团式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审计派出机构,延伸审计监督工作链,加大对各片区公共财政资金的审计力度,进一步消除审计监督的盲区和薄弱点,形成覆盖市、镇的全覆盖审计监督网络。 五、紧扣技术创新,推进审计工作跨越式发展。市审计局成立了大数据审计科,构建财政、社保数据联网审计平台以及住房公积金、投资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应用模块,积极推进信息化环境下部门预算单位、地方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年度电子数据的联网审计和动态监督,着力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通过建立400多个审计分析模型,大力推广“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审计新模式,从而快速分析比对审计数据,准确锁定审计疑点,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