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世界上先后发生了多次重大的地震灾害,其中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近海发生的8.7级强烈地震,并诱发特大海啸,造成了30多万人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这次灾害再次唤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但人类在长期的防震减灾实践中,也有不少成功的范例,如2004年9月在日本北海道近海发生的8级地震,强烈波及了大半个日本,但仅造成1人死亡,保持了良好的社会秩序,被世界称为大震级小损失的典范。这是日本政府和国民长期坚持实施切实可行而有效的防震对策的结果。
地震发生不可避免,但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因此,编制中山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对我市今后防震减灾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章 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情况
1.1 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现状良好
1、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是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机构,经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建立了政府领导、统一管理、分部门负责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我市地震监测、地震小区划、五桂山断裂带调研课题等项目立项的决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实践表明,这种机制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是积极有效的。
2、市政府在机构改革中,进一步明确了市地震办公室管理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职责、任务和人员编制。
3、防震减灾工作已纳入了我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4、地震监测能力有明显提高。我市数字化地下流体前兆观测站,通过了省地震局的鉴定验收。并与省地震局联网,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我市地震监测能力。完成了4个强震动观测台的建设,目前4个强震动观测台的仪器已投入试运行。
调整充实了6个群测点。多年来,这些群测点基本上做到了按时报送数据,及时上报异常现象。群测群防已成为我市重要的地震监测力量(图1:中山市地震监测台站与群测点分布图)。
及时更新了我市地震信息反馈系统,扩大了信息量,提高了信息传输速度,可以直观地了解地震信息。
5、国家和省有关工程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法律、法规在我市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市政府颁布了《中山市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
6、地震工作部门参与了城市规划修编研讨,并提出了在新的城市规划中要落实的防震减灾措施、设立避险场所和应急避险标志的建议。
7、2004年启动了我市城区震害预测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开展城区震害预测的立项建议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8、市政府拨出专款开展“五桂山断裂带活动性、危险性和对我市工程建设影响的调查研究”项目,以适应我市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9、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按照省地震局的要求,正在修订《中山市地震应急预案》。根据我市特点和应急工作的需要,基本建成了《中山市地震灾情速报基础数据库》。
10、坚持“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利用科技三下乡、科技进步月、唐山地震纪念日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对象广泛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加强了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组织讲座、观看宣传展板和《迎接挑战—99震灾警示录》等影视光碟;在中山市科技网上宣传防震、避震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2 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市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镇区已基本实现城市化,建筑物密集,生命线工程纵横交错,这就不可避免地成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而中心城区和其他镇区还存在一些抗震防震的隐患,如大量的老旧民房,尤其是那些建筑年代久远、至今仍在使用的大型公共设施,其抗震性能能否达到设防要求没有经过鉴定;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等。
2、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山市地震应急预案》尚未经过防震避震应急演练的检验。地震应急指挥系统还在筹备中,地震应急避险场所的建设也处在规划协调阶段。这几项工作涉及到多个相关部门,需要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协调解决。
3、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面和普及率仍然偏低,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知之甚少,中小学生缺乏比较好的防震避震知识课外阅读材料。
4、农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淡薄,农村自建房的抗震设防要求未完全实现规范管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是防震减灾的难点。
第二章 防震减灾需求分析
历次地震灾害表明,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严重自然灾害,具有不确定性、瞬时性和次生灾害的连发性等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会成倍增加,而且越来越显现出地震对人类安全威胁的严重性。
我省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较活跃地段,是华南地区相对地震多发、灾害严重的省份。我市位于国家和省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珠江三角洲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破坏性地震。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旦遭遇破坏性地震的袭击,将对我市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影响,造成重大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2.1 地震地质环境的需求
我市地震基本烈度位于国家确定的烈度区划图Ⅶ度范围内(图2:珠江三角洲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图3:珠江三角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珠江三角洲历史上发生过4.7—5.7级地震12次,河源、阳江等地6级以上强震及强有感地震对我市都有显著影响,近年来3级左右小震时有发生;我市行政区域内发育多条活动性断裂带,如西江断裂带、五桂山断裂带等(图4:中山市断裂构造与地震震中分布图),都是本区主要的控震和发震构造。综合各方面的地震地质资料,专家分析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仍存在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认真做好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
2.2 城市建设地震安全的需求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指出:首都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地区的城市群,要强化防御措施,提升综合防御能力。我市位处珠江三角洲,是我省重要的现代化城市之一,常住人口250多万,高楼大厦林立,交通繁忙,生命线工程纵横交错,地震安全就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市仍然存在一些抗震防灾的薄弱环节,如1989年以前建造而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能力不足的建筑物占现有建筑物的30%以上;部分重要工程建设场地没有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近年来大量高层建筑和大型基础设施采用的抗震技术和措施尚未经受地震的检验;城市灾害管理和服务功能还不很健全等,一旦遭遇破坏性地震,将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生产秩序和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我市的综合防震减灾能力。
2.3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多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经济增长率始终保持在15%以上,2004年GDP总量已突破700多亿元,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贡献越来越大。据此推算,如果因地震灾害影响而停产一天,经济损失将超亿元。其次,现有或正在兴建的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它们不仅对珠江三角洲、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甚至扩展到整个华南地区,成为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节点,如高速公路、天然气管道、供水供电设施、港口等。这些基础设施往往穿越不同的地震构造带,抗震设防差异大且要求高,稍有疏漏,将造成很大损失,影响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2.4 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求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建设安全和谐社会,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安定,生命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要实现这一目标,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这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并且是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最佳体现。我市要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防震减灾工作就必须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第三章 指导思想、依据和规划目标
3.1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全面贯彻落实2004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大力推进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依靠科技、法制和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全市的综合防震减灾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推进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中山,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可靠保障。
3.2 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和《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的有关要求编制本规划。
3.3 规划目标
到2010年,我市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的地震的能力。
第四章 未来5年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发展方向
按照2004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部署,未来5年,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以及灾害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将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4.1 突出重点,全面防御
大中城市,尤其是城市群,将是“十一五”期间以至更长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大量震害资料表明,发生在城市的地震灾害特别严重,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如唐山地震、日本神户地震、伊朗巴姆地震等。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所造成的灾害越严重。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战略地位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精神,大中城市和城市群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在2020年之前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必须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使防震减灾工作从重点防御向突出重点、全面防御转移。
4.2 依靠科技进步,完善数字化地震监测系统
依靠科技进步,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仪器设备,完善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字前兆台网和数字强震动观测台网,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以及震情和灾情的速报能力。
4.3 建设立体地震监测系统
由于地震成因的复杂性,仅有地面监测手段还不能搜集到完整的地震活动信息,地震监测将更多地向空中和地下发展,运用GPS技术观测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建立地下深井观测,提高观测质量。
4.4 加强灾害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加强灾害管理和应急救援系统建设是未来5年防震减灾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1、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要求预案制订要更加科学、实用,明确应急工作程序、职责和协调机制,做到临震不乱、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有力;
2、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灾情速报系统和应急救灾基础数据库系统;
3、因地制宜地组建专业地震救援队伍;
4、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制度,规划设置必需的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
4.5 社会防灾动员机制建设
动员全社会共同抵御地震灾害,开创防震减灾工作的新局面。防御地震灾害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广大公众的参与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专群结合,提高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的能力,是防震减灾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广泛深入地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学生进行地震科普知识、应急避震知识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基本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旦遭遇地震,能沉着应对,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二是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使更多的群众自觉地投身到群测群防工作或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中,真正实现全社会共同抵御,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
第五章 “十一五”期间我市的主要任务
5.1 加强地震监测能力建设
1、完善与省地震局遥测台网中心联网。建立我市虚拟地震观测台网,实现准实时传输和资料共享,做到随时了解邻近市、县和珠江三角洲的地震活动情况,并提供市领导用于决策参考。
2、加密前兆观测站。增建2个数字前兆观测站,并与省地震前兆台网中心联网,构建虚拟前兆台网,增强我市的震情监测能力。
3、建设深井综合观测站。配合省地震局在我市建设1个深井综合观测站。将地震记录、前兆观测传感器置于地表200米以下,提高信噪比,增强地震异常的识别能力。
4、建设GPS基准站。按照省地震局的要求,在我市建设GPS基准站,监视地壳运动变化,构建空间、地面及地下的立体地震监视网。
5、进一步调整优化群测群防网点。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更新群测群防点仪器设备,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增加2—3个新的群测群防点。
5.2 全面推进震灾预防体系建设
1、认真履行政府职能,强化工程抗震设防工作。进一步提高地震部门的执法监督力度和强化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将地震安全性评价纳入我市基建管理审批程序。计划、规划、建设等部门在审批重要工程时,必须将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作为项目的前置审批条件,确保我市所有重要工程建设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国家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
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必须依法加强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防管理,要求所有建筑均能达到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并按照国家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
2、开展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开展城区(60km2)和东部组团、南部组团、西北组团以及中部组团的大涌镇、沙溪镇的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综合评价我市的抗震能力,找出抗震薄弱环节,为城市规划建设、灾害管理和应急救援提供基础资料。
3、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系统建设。(1)增建4个强震动观测台,进一步完善我市数字强震动观测台网;(2)开展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的地震紧急自动处置平台及示范工程建设。如供水、供电、供气等控制工程次生灾害预防预警措施和对策研究等。
4、开展重要工程、重要公共设施的抗震性能普查。按照国家现行抗震设防要求,由建设、卫生、教育、体育、水利、供水、供电、通讯、交通、公路等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我市现有且建筑年代较早的重要建筑、大型公用设施,如教学楼、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水利设施以及供水、供电、通讯的控制设施和大型桥梁、隧道等进行抗震性能普查,所需经费以业主单位投入为主,省市予以适当补贴。根据普查结果,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或设施,由主管部门要求业主单位采取加固措施或拆除。
5.3 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提升我市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
1、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及应急响应系统。(1)规范地震应急指挥部的组成和启动工作程序,落实成员单位和组成人员的职责(详见《中山市地震应急预案》);(2)运用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做到内容广泛,技术先进,不仅具有灾情快速评估和速报功能,而且能及时为政府领导提供辅助决策建议;(3)建立地震应急响应系统。
2、完善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效能。依法规范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和管理,落实地震应急工作中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监督检查各职能部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通过举办各类应急避震演练,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效能,确保应急预案启动时有效地协调处置应急事项。
3、加强信息网络系统、预警决策计算机系统和通讯保障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地震信息网络系统及预警决策计算机系统、通讯保障系统的建设,确保信息传递迅速,指挥决策发布及时准确。
4、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和应急准备工作。在市政府统一安排下,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和应急准备工作,各灾种的管理部门要相互协调与协商,提出我市救灾物资储备计划报请市政府批准,并责成有关单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5、规划建设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建设城市应急通道和避险场所是地震紧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生地震时,它将是保护民众生命,维持生活的场所,是政府实施灾害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体现。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十一五”期间,地震、规划、建设等部门要相互配合,在城区和镇区选择合适地点,规划建设总面积10--15万平方米的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地点和用地范围由规划部门具体落实。
5.4 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提高农村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1、加强农村民居建设的规范化管理。配合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农村民居建设规程,规范农村民居报建和抗震设计审查。
2、做好农村建房抗震知识的宣传普及。购置或编印通俗易懂、适合农村民居建设中有关抗震设防知识的宣传材料,通过宣传力求做到家喻户晓。
3、培训乡镇建筑工程队人员。建设部门负责分期分批培训镇(区)建筑工程队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农村建筑工匠,5年内培训不少于200人,经考试合格发给上岗证,实行建筑施工人员持证上岗。
4、农村民居宏观基础资料调查和抗震性能评价。调查农村民居的现状,收集有关的基础资料数据,评价其抗震性能,为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5、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农村大量的建筑物是农民自建房,而这些房屋往往缺乏防震措施,抗震性能没有保障,是抗震的薄弱环节。结合自然村的改造,计划选择1-3个拟新建村,开展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地震、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参与新建村的规划编制,监督指导农居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取得经验再后逐步予以推广。
5.5 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贯彻“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经常持久、科学求实”的原则,深入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
1、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市--镇(区)--村(社区)、学校及单位的宣传组织系统,建立以防震减灾助理员、志愿者队伍、群测群防人员为主,专群结合的防震减灾宣传网络。
2、扩大宣传面,提高宣传效果。运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方法,把防震减灾宣传送进机关单位、社区、学校以及农村。要继续办好科普教育基地,不断扩大宣传面,提高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率,要求中心城区达80%以上,农村40%,中小学校100%。
3、编印地震科普宣传材料。从我市实际出发,组织力量编印地震科普宣传材料,“十一五”期间拟编辑印发《社区防震避震知识读本》一套下发宣传。
5.6 加强人才培训与引进
根据我市实际需要,通过进修、培训和举办学术报告会等形式,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力度,并适当引进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进一步提高我市防震减灾工作队伍的素质和工作能力。
5.7 积极完成国家及省部署在我市的重点项目
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完成国家和省安排在我市范围内的防震减灾重点项目。
第六章 重点项目建议及经费概算
6.1 “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
根据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议及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实际需要和“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提出城市地震安全预测预警工程建设、城市地震灾害预防与紧急处置工程建设、防震减灾社会基础工程建设等三项重点建设项目:
备注:带*号为中央或省地震局安排在我市的重点项目并要求我市给予相应配套经费。
1、城市地震安全预测预警工程建设
⑴虚拟数字化测震台网建设
⑵*数字强震动台网配套项目建设
⑶群测群防网点优化与建设
⑷*GPS基准台站建设
⑸数字前兆观测台站建设
⑹*深井地震综合观测站建设
2、城市地震灾害预防与紧急处置工程建设
⑴*城区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
⑵中部组团、东部组团、南部组团和西北部组团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
⑶五桂山断裂调查研究
⑷*地震应急指挥及辅助决策系统工程建设
⑸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建设
⑹*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
⑺地震应急预案修订
⑻法规建设
⑼*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
⑽管道煤气紧急处置平台建设
3、防震减灾社会基础工程建设
⑴*防震减灾意识工程建设
⑵防震减灾专题宣传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⑶编印社区防震减灾知识读本
⑷人才队伍建设
第七章 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
7.1 充分发挥市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
1、坚持重要的防震减灾工作和政策必须经领导小组讨论。进一步规范领导小组的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完善协调机制,提高领导小组的应急处置能力。
2、注重加强市地震工作机构的建设。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按照省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落实地震部门的行政职能、任务、工作经费,把市地震工作部门建设成一支法律意识强,技术水平高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
7.2 把防震减灾工作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
在经济建设同减灾工作一起抓的基本原则指导下,真正实现市防震减灾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市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保证地震部门的日常经费和重点项目经费能够按计划得到落实。
7.3 依靠法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市防震减灾能力建设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以及《广东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实现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容易引起次生灾害的工程都能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切实提高各类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在省地震局的业务指导下,依托其技术支撑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提高地震监测预报和灾害预防管理等方面的科技含量,努力推进我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7.4 搞好示范性工程建设研究
“十一五”期间,持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以及“应急避险场所”建设等工作。这些都是从实际需要出发,为社会为市民办的实事。通过上述示范工程的实施,扩大防震减灾的影响,使广大公众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防震减灾工作,支持并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真正实现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新局面。
7.5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
地震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宽,不仅是自然学科,还涉及到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这样对从事地震工作的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管理人员。我市从事地震工作的人员不多,但任务很繁重。因此,要通过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和培训班,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大家的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逐步建设成一支高效精干的防震减灾队伍。
图5:东南沿海地震带划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