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工业在中山市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工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山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和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全面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推进中山工业再上新台阶,按照中山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工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工业战线干部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立市”和“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积极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不断增加技术进步的投入,全市工业迅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提前圆满完成“十五”工业发展计划。
(一)工业发展特点
1、与时俱进营造工业发展环境
“十五”期初,结合当时国内外形势和中山经济发展状况,确立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思想,实施了“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并根据“工业立市”的需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突破了部门、地区和所有制观念的束缚,消除了影响工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构建了大工业的管理架构,为中山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对全市工业实行统一管理、一视同仁地给予指导和扶持,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了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涵盖镇区绩效激励、技改贴息、名牌战略、产业集群、园区建设、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等多个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2、工业综合实力增强
“十五”期间,中山工业实现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从2001年初的738.12(当年价,下同)亿元增至2004年的2004.39亿元,总量扩大了1.7倍,预计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2370亿元;工业增加值从2001年初的157.92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71.99亿元,年均增长21.13%,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3、工业化进程加快
“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我市工业水平的提高,工业结构日趋高级化、合理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1年初的8:54:38发展为2004年的5:65:30,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从2001年初的58.7%增加到2004年的74.99%。技术含量高的支柱产业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五大支柱产业的总产值从2000年的451.17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217.96亿元,年均增长42.5%,支柱产业产值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也保持在60%以上。
4、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区域特色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纺织服装、高新技术、包装印刷、电子、健康科技、五金制品、休闲服装、灯饰、牛仔服装、红木家具、家电、腊味食品等19个产业集群基地,2004年完成产值1490.7亿元,占全市工业的74.37%。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已成为工业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亮点。
5、工业布局有序调整
“十五”期间,我市提出工业发展进园进区的规划,高标准的园区建设,实现了工业的集约化发展,优化了工业布局,发挥了专业化分工优势,改变了原来企业“小、乱、散”、“漫山放羊”的局面,把园区建设成了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工业化的进程。截至2004年9月底,全市已形成40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水平得到充分提高。
6、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通过实施“技改贴息”政策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地推动了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进程。技改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备案的技改项目由2000年的50个增加到2004年的200个,技改贴息总额由2000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3800万元。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工程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仅2004年,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就高达60个;技术中心的建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2004年底,共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
7、名牌带动战略成效显著
通过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举办质量培训和实施水平认证,提高了企业的专业管理水平,提升了产品质量,到2004年底,全市已有49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有1600多家电器机械制造业取得了2300多项3C认证,有79家食品饮料制造业获得85项QS认证,全市10家医药制造业企业全部通过GMP认证。通过实施争创名牌活动,我市获得省以上名牌名标个数从2001年的9个增加到2004年的178个,截至2004年底,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累计7个,省工业类名牌产品64个、省农业类名牌产品16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65个,国家免检产品23个。
8、内外源经济同步发展
内源经济成长迅速,内源经济的工业总产值比重和销售收入比重逐年上升,2002年两者分别为40.58%和42.20%,2003年增长为42.28%和43.68%,到2004年增长为43.32%和44.56%。其中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民营工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373.9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743.1亿元,年均增长49.4%,销售收入从2002年的355.6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670.75亿元,年均增长44.3%。外源经济发展平稳,利用外资质量提高,利用外资量逐年增长,逐步形成了内外源协调发展型经济格局。
9、电力建设缓解能源瓶颈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增大,且“十五”期末出现了全局性的煤、油供给紧张和缺电现象,工业发展受到电力能源的制约。由于我市的电力建设规划早、发现问题早、建设早,所以在“十五”后期制约工业发展的能源瓶颈并没有对我市工业发展带来太大的冲击,这得益于我市电力建设的前瞻性。“十五”期间,我市共新增发电机组容量55.2万千瓦,新建电厂2家:南朗电厂和永安电厂,新建、扩建110千伏变电站27座,主变容量214万千伏安;220千伏变电站4座,主变容量180万千伏安;50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200万千伏安,供电量由2001年的56.62亿千瓦时增加到2004年的103.65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7.68%,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工业的发展。
(二)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我市工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工业结构偏低偏轻;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产业链短、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竞争力偏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偏少,中小企业活力不强;工业运行的要素约束突出,煤电油运供给不足,熟练技术工人缺乏,工业的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二、“十一五”工业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及指导原则
(一)“十一五”工业发展环境分析
“十一五”是承前启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市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来看,世界经济稳步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市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同时,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
从“珠三角”经济发展态势来看, CEPA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中山与港澳商贸、服务业的合作交流。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扩大了中山经济发展的空间。但改革开放的先机优势正逐步减弱,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二)工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原则
依据当前及预测的经济形势,“十一五”期间,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绿色经济增长,切实把经济发展转入协调可持续轨道。坚持以下发展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突出以人为本,突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妥善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关系,突出建设“两个适宜”和谐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社会。
2、坚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以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为中心,使工业发展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效益型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从体制上完善创新机制,实现可持续创新。
3、坚持企业自主创新
既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和专利,又坚持行业间企业合作创新,取得行业共性技术的进步,通过市场化机制共享创新成果。
4、坚持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同步发展,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
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步快速发展,推动工业经济继续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提高竞争力。要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
5、坚持走有中山特色的发展道路
既遵循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密切联系中山经济实际。坚持发展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坚持既发展龙头企业又发展中小企业;坚持既发展内源经济又发展外源经济;坚持既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6、坚持承上启下、创新发展
总结“十五”工业发展经验,客观分析存在问题,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坚持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方法,提高综合调控能力和指导服务水平。
三、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主要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000亿元,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经济总量分别占30%,工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年均递增13.3%。建立各级技术中心1000家,新增名牌名标数量100个。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成本费用利用率、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实现由工业强市向经济强市迈进。
(二)主要任务:
1、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
工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发挥规模经济优势,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及应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培育主导产业,提升优势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转移或淘汰衰退产业,全面提升产业素质,优化产业结构。
(1)培育主导产业
①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尤其是精密装备制造业,把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我市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的主导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依托重点建设工程,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强化政策支持,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医疗设备、电子专用设备、激光技术、发电及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游乐机械、印刷机械、包装机械、环保设备等,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
②信息产业。信息产业产品重点培育微型计算机、数字化家电、数字化视频、光电子信息技术产品、光纤通讯技术和设备、数字微波通讯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数控产品、动漫游艺产品、新一代移动通信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优先发展嵌入式软件产业,研究、细化和落实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强软件工程规范、软件开发工具、软件环境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系统软件、支撑软件的开发能力,推动重大信息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集成;积极推广本市自行开发的成熟应用软件,帮助软件企业开拓市场;依托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和民营科技园等信息产业软件园区,发挥集聚效应,坚持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推进软件业大发展。
(2)提升优势产业
促进我市优势产业的再发展,提升电气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金属制品业及塑料制品业的支柱作用。
①电气机械制造业:依托小榄、东凤、古镇、南头等产业集群区,延伸现有产业的产业链条,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重点发展环保型、高效节能型多功能家用电器。
②纺织服装业:利用“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等品牌优势,进一步把服装产业做大、产品做优、企业做强。继续发挥休闲服装和牛仔服装的优势,积极发展时装和开发服饰配件新产品,变服装加工为服装创造,巩固和发展一批国内著名品牌,实现创建国际知名品牌的突破。
③化学工业:充分发挥我市“国家级精细化工生产基地”的品牌优势,支持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鼓励发展低污染、高效能的化工产品。
④金属制品业:进一步壮大“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和“中国五金制品(小榄锁具)出口基地”的规模。重点发展智能型锁具、高档次燃气具及厨卫用具、高档五金制品等。
⑤塑料制品业:以农用塑料、包装塑料为重点,以工程塑料和化学建材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工业配套和中高档日用品等塑料制品。
(3)改造传统产业
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淘汰陈旧落后装备技术和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推广一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工艺,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设计、制造能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改造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促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以此带动整个行业技术素质的提高。
(4)发展新兴产业
以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基础,通过产学研联合,引进孵化高新技术、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为手段,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高技术环保产业、新型建材业、汽车配套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有一定基础的新兴产业,引进开发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产业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①汽配产业:以提高铸造、锻造等加工工艺技术为基础,加快发展精密锻压、黑色铸造、有色铸造及毛坯、汽车电子产品、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机车门锁、后视仪、车载空调电话,驾驶导航系统、零部件开发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三元催化转化装置等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系统等,以及汽车轻型化新材料。
②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包括农用、医用和建筑用新型、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纳米技术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光学材料等新型材料。
③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快速推进医药制造业的发展。一是重点支持国家一、二类新药的产业化,中药现代化工程、高新技术医疗器械等。二是重点建设生物工程新药、合成新药、天然药物生产开发基地。三是研究开发一批关键技术及制剂,生化药品原料药材的纯化,中草药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发酵生产,口服制剂缓释及控释,渗透泵制剂和透皮吸收制剂,靶向药物,血液代制品,微囊技术,包合化合物技术,利用重组DNA技术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新菌种等。四是培育扩大一批重点产品生产规模。
(5)转移或淘汰衰退产业
转移或淘汰一批落后产品、装备和生产能力。按照《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要求,转移一批高消耗、低产出、技术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淘汰一批落后技术、落后装备、落后产业,建立衰退产业退出市场机制。
2、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以科技成果的转化普及为动力,以产学研合作为组织形式,提升自主研发水平和能力,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承接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孵化器”。结合中山实际,加强对共性技术的研究、推广与普及。
(1)突出企业自主创新
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全方位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合作形式多样的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
从体制创新入手,把集聚创新人才、争取创新实效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采用项目成果奖、新产品新增利润提成、技术折价入股等分配形式,激活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发展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机构,利用创业板资本市场,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机制。
(2)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区
切实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逐步建立以产学研为组织形式、以风险投资为手段,以综合服务为保障的技术创新体系,力求做到形态开发求完善,功能开发求突破,整体开发求提高,全面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建设具有科研——技术开发——产业孵化——规模生产——信息交流——产业化发展功能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
(3)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以增强信息网络通信能力为基础,以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利用为重点,通过引入现代市场观念与机制,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应用, 把企业与企业的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使企业成为网络技术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特别是规模企业、大流通商贸企业建立网上采购系统,从而加快市场反应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益。鼓励生产和外贸企业上网,建立网站,开展国际贸易的网上交易,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逐步实现全球采购,全球分销。积极引导面向中小企业的中介商务网的建立,以信息服务起步,吸引企业上网开展广告宣传、咨询服务,逐步向网上交易、结算服务等深层业务拓展。
积极将信息技术导入传统工业产品,提高产品性能和附加值。推广运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管理信息系统(MIS)、工业过程控制(DC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企业资源计划(ERP)、工业机器人和电子商务等先进手段,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根本性变革,实现操作自动化、决策智能化、管理网络化。
将以壮大信息服务机构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和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为重点,通过引入现代管理观念与制度,加快发展电子政务。
3、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按照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原理,鼓励大型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形成既有大型龙头企业又有中小企业的分工合作、专业互补的关联产业群体,建立起多层次、有特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组织结构。
(1)鼓励龙头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按照专业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进一步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增强龙头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加强政府政策引导,鼓励拥有知名品牌、先进技术的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产重组,通过资本运营发展壮大,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大公司、大集团,使之成为能够在国内外竞争中发挥优势的龙头企业。
(2)鼓励中小企业做精做专
鼓励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会服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完善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培育和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的社会服务体系。引导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走好专业化生产、协作配套、技术创新、市场拾遗补缺、资源的发掘利用等五条发展路子,改变小而全的不合理企业结构。
(3)鼓励产业集群向高级化发展
鼓励企业在集群内部按市场经济原则,走发展创新性集群和低成本型集群道路,增强产业集群的市场适应性和根植性,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通过建立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以区域品牌为核心,以技术为保障,以产品质量、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为支撑,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级化发展。
4、优化工业空间布局
完善园区建设,打破行政区划局限,推进组团式发展;优化区域布局,落实产业战略梯度转移;承接外部产业辐射;合理安排产业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内容详见附本《中山市工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5、突破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约束
(1)人力资源
制定各种激励人才,发挥人才创业的措施和优惠政策,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建立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的激励、考核、监督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推行行业技术工种准入制度,加强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为我市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2)土地资源
盘活土地存量。淘汰、转移一批产业发展目录中限制类的企业,腾出发展空间;鼓励建设高层厂房,提高单位土地的使用面积。研究提出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政策措施。重点研究制定土地收益调节机制,利用经济手段促使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产业梯度转移,推进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倡导“零地”招商模式,鼓励企业增资增产不增地。
(3)资金来源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全方位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资金的有效筹集。一要加快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二要继续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拓宽利用外资渠道。三要在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四要进一步加强政银企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充分发挥金融主渠道的作用。五要不断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不同所有制的投资主体相互参股,进一步拓宽市场融资渠道。六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企业,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资金筹措来源。
(4)电力资源
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加快电网改造,调整优化电源结构,实行电力工业适度超前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逐步建立以节电和提高用电效率为核心的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组织实施政策许可的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等一批重大节能工程。
(5)其他能源:制定重要能源供应应急工作预案,建立基础性、战略性能源的供求监控机制和价格预警机制,建立完善储备制度。
6、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1)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大力提倡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逐步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三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四是大力发展环保型产业。
(2)抓好“五个环节”。
在资源开采(开发)环节,要加强管理,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利用)环节,要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加强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体系。在社会消费环节,要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
(3)构建“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框架
在企业层面,依法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培植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推出污染治理效果明显的典型和研发、推广清洁生产技术、产品。
在工业园层面,抓好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试点工作。鼓励发展园区集中供能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处置系统。逐步建立起企业间、产业间物资能源互换或转换的供求关系。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从生产源头上使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实现区域的清洁生产。
在城市和社会的层面,抓好节约型城市试点和全社会再生资源回收与产业利用体系建设。通过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节约型社会运行机制,建设节约型、生态型社会。健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发展一批区域型的废旧物资再生产基地。
四、主要措施
(一)主要政策导向
1、工业发展政策导向
(1)工业结构调整政策导向
拟制定加快中山市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发展意见,引导和扶持发展重要产业和骨干企业。坚持产业指导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明确倾斜性产业、鼓励性产业、竞争性产业、限制性产业和保护性产业的导向意见,及时发布产业动态信息,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投资方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加大对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继续通过规范上市、发行企业债券、推进资产重组等途径,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和实力。适度提高内源经济的比重。
贯彻执行《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依靠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结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关闭一批产品质量低劣、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生产条件差的厂矿,淘汰一批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着力消除退出障碍。在过剩能力淘汰后的补偿、衰退产业的调整、退出企业的人员分流、新技术和新产业的替代等方面,给予必要的退出援助。
(2)工业技术进步政策导向
以加快推进中山市企业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为主线,着力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实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一条龙项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新产品产值率;引导企业完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建立市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重点产品创新中心。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工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支点,营造鼓励技术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的企业信息技术改造工程。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技术改造投资管理新模式。探索建立企业自主决策和自担风险,金融机构独立审贷,政府间接调控的投融资新体制。
(3)工业产业组织政策导向
着力发展规模经济。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和兼并、联合等重组途径,进一步发展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支柱作用明显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有重点地培育跨国经营的大企业。
从战略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把中小企业政策作为重要的工业发展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上下工夫,;推动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和市场销售网络,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技术开发、管理诊断、信息咨询、工业设计、市场开拓、外贸指导、人才培训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引导金融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金融服务,完善授信制度;开拓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发展创业投资;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主要面向中小企业融资的民间金融机构;加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建立完善信用制度;进一步降低开业条件和企业设立成本。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对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一视同仁,对外资企业和民资企业一视同仁,政策上创造公平环境。
2、工业布局政策导向
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合理布局产业园区。引导产业转移,制定产业转移导向目录,鼓励实行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
开展争创产业聚集示范工业园区活动,进一步推动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园区招商与建设水平,通过制定与产业转移配套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开发准入标准和制度,构建完善园区的土地准入指标体系,为工业产业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提供必要的工业土地开发导向准则,实现优化工业产业布局,达到把产业做大、产品做精、企业做强,产业链延伸的目的。
3、工业经济公共政策导向
(1)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政策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市场的有效有序竞争。强化对酒类、盐业、生猪等商品的市场监管,规范准入制度。运用法律手段,切实维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政策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二)推进工业管理体制创新
1、把握政府、市场与企业关系,定位好政府职能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工业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在全球化背景下建设开放型经济的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工业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和加强管理,把工作重点转到发展战略研究、产业政策实施、技术标准贯彻、经济信息传导上来。
政府职能重在弥补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合理和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克服市场主体在发展中的障碍,减少主要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内容。对确需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特别是在产业政策、空间布局、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尽可能明确职能和义务。凡是市场和企业能解决的问题,主要交由市场和企业去解决;凡是市场和企业解决不了和解决不好的问题,或单靠市场机制难于短期突破和跨越发展的领域,政府积极发挥导向作用。
2、加强工业经济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法制化建设,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运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引导企业适应市场要求,加快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精简政府审批事项,规范审批方式和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做好各项前期性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3、推进经济管理的中间组织建设
加快行业协会建设。为适应加入WTO与世界经济融合的需要,为适应工业管理体制创新的需要,加强行业协会组织建设。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发挥其在实施行业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协调行业发展等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作用。
(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信息咨询、工业设计、市场开拓、外贸指导、人才培训、财务咨询、投资管理、资金融通、技术开发、管理诊断等各类中介服务。严格资质认定,强化行业自律。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继续办好我市的各项大型会展,提高大型会展活动的档次和水平。
(四)加强经贸拓展
1、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为延伸产业价值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把推动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经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举措,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有效途径。鼓励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原料开发基地、国际营销网络和技术开发中心。把境外加工贸易作为“走出去”的战略重点,科学规划,深度开拓。依托优势企业,重点推动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技术、设备和产品出口。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办厂和开展经贸活动的引导、管理、服务。加强行业协调,避免在境外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2、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积极适应扩大出口、扩大内需的政策,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着力推进营销创新,不断提高物流效率和市场占有率。注重保有传统市场,开辟农村市场、泛珠区域市场、东盟自由贸易市场,拓展假日市场等新兴市场;注重细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引导企业从依赖区域性的专业市场,向建立全国性的销售网络提升;从利用有形市场为主,向开辟以网上销售为新渠道的无形市场发展。积极发展连锁制、代理制、配送制和品牌营销、绿色营销、顾客满意营销、感性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逐步发展集工、贸、技和信息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化的综合商社。
(五)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工程
一是精心组织各级工业管理机构,加强经贸办队伍建设,提高经贸工作人员的经济管理知识水平和能力,建立定期培训学习和交流制度。二是突出现代人本管理,加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队伍建设。加强优秀企业家的培养与再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培养职业技术工人,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三是重点完善人才的开发、流动、激励和约束等机制,营造尊重人才、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新机制。坚持竞争择优,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选拔一批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擅长于资本运作、具备技术带头人能力、具有驾驭市场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探索有助于人才能力发展的激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