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以警务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在警务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围绕"依法、便民、廉政、高效"的工作思路,切实把信息化融入到执法和为民服务中,努力提升公正执法和服务水平,取得显著成效。
一、应用信息化提高打击违法犯罪效能。大力加强刑事犯罪综合系统信息建设和应用,不断推进侦查方式转变,积极配合全国开展的命案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情报信息的侦查破案效能,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山特色的信息警务之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指纹系统建设。科学规划指纹系统一、二、三级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系统侦查破案效能。去年全市共推广指纹一级操作终端14台、安装了22台指纹活体采集仪;全年搜集十指指纹卡34577份,搜集现场指纹1952起5566枚。通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共查询比对案件1684起4236枚,为侦查破案提供了可靠依据。坚持信息导侦,加强基层案件分析。建立全市范围的案件分析串并机制,各分局设立专职或兼职案件分析员,负责对辖区案件的分析串并,充分利用各类信息为侦查破案服务。
二、应用信息化提高执法水平。一是以深化刑侦警务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规范制度,全面推广刑侦警务系统。以公安部门计算机网络为依托,规范办案流程,提高刑侦工作效率。共录入案件信息859条、人员信息366条、物品信息749条,实现了网上办案,提高了刑侦工作综合效能。二是狠抓刑事法律文书软件开发。以规范执法为核心,强化法律意识和证据意识,通过推广运用刑侦警务系统,完善执法监督程序,提高办案质量和打击处理率。开发了刑事案件受理系统,把刑事案件每个环节输入电脑,极大提高了案件移送速度。三是以息化为主导,强化出入境管理。运用信息化进行管理,用电脑分析把关,审核申请资料是否符合出境条件,一方面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依法防止不该出境的人办证出境。四是以信息化为支撑,提高警务廉洁性、公正性。运用电脑程序设定每个民警的操作权限,把审批过程分解为7个流程,防止一人包揽办证全程;建立和完善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及十条自动检测线等高科技项目,实现了交管与车管资源共享,有效防止了车辆上牌和年审的民警主观行为。
三、应用信息化提高规范化水平。成立攻坚科研小组,研发了第四代智能枪支管理系统,通过指纹识别身份系统,对枪支弹药的保管及出入库实行信息化管理,并通过网络系统对出库的枪支进行动态跟踪,打破"三铁一器"旧管理模式,通过电脑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枪支进行先进、安全、规范管理,解决了长期困扰公安机关枪支管理的难题。边防支队开发应用车船GPS定位系统,做到实时监控掌握船艇海上执勤动态,大大提高了科技管理水平。建立市局、分局及派出所共532个建制单位的三级联网,全面完善配套设施,完成通信基础网络建设,实现了警务活动的信息化操作和智能化监督管理。把交通监控指挥系统、电子警察、流动雷达监测等系统融合到整体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上,建立交通管理的科学接警与处警、警力资源分配与使用、事故预防与救援、车流疏导与控制、交通道路建设评估与决策等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公安交通管理系统的整体效益,有效保证了全市"畅通工程"的顺利实施。
四、应用信息化实现便民利民。户政、交警、监所、边防、消防等窗口部门切实以信息化为先导,规范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水平。实行服务承诺制度、办事指南制度、首问首办责任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和限时办结制度等,及时化解群众办理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开通互联网和热线电话受理出入境申请业务,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办理出入境证照。研发出入境IC智能卡申请系统,把自助受理申请与自动缴款服务合成一体,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